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徐吉花

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 750004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日益更新,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寻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教学方法,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策略

正文


前言

生活情境作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然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和教室。将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数学探险队”,情境引领下的知识发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引入“数学探险队”这一创新策略,就如同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心中对知识的渴望。此策略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一次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它不再让课堂成为单调的知识灌输场所,而是变成了一片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探险领域,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未知与魅力,等待着小小探险家们的探索[1]
    在教授图形认识时,始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图形宝藏岛”探险情境,就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在这个虚拟的岛屿上,隐藏着无数宝藏,而找到这些宝藏的线索则隐藏在各种图形之中,学生们化身为勇敢的探险家,在岛屿的各个角落寻找并识别出不同的图形。他们可能会遇到曲折的曲线,就像是岛屿的轮廓;也可能会找到锐利的三角形,就像是山顶的轮廓;还有圆形的湖泊、矩形的房屋……每一个图形的发现都像是解开了宝藏的一个谜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通过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仔细分析每一个线索,不断尝试和推理。当他们成功找到宝藏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不仅让他们掌握了图形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策略的魅力在于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不再让学生们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有趣的游戏和挑战,他们在探险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创意。这种教学方式,无疑为小学数学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让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够更加快乐地前行[2]

2“生活小剧场”,角色扮演中的数学实践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领域中,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巧妙地引入了“生活小剧场”这一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生活小剧场”中,学生们将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涵盖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3]。比如,他们可以化身为超市的收银员,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络绎不绝的顾客,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位顾客应付的金额;或者他们可以成为一名建筑师,在设计房屋时,需要运用几何知识来计算面积、周长,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与美观;甚至,还可以成为时间的管理者,在规划自己的日程时,运用时间单位来计算和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提升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也能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加减法这一课程,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们将分组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顾客们会拿着购物清单,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并计算商品的总价,而收银员则需要快速地扫描商品条码,计算出总价,并处理顾客的支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还需要学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商品的折扣、优惠券的使用等。这种实际操作的体验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此教学方式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体验,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运算的实际应用,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了数学的应用,这种亲身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探索过程[4]

3“思维拼图”,多元视角下的数学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多元视角,可以精心设计“思维拼图”这一教学策略,强调的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答,更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此策略设计一系列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像是一块块拼图,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并找到最适合的解答方式,在实施“思维拼图”策略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问题[5]。例如,时间管理问题的 课程,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实际上它涉及到时间单位的理解、任务优先级的排序、紧急程度的判断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从每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尝试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答。有的学生可能会运用分数的概念来合理划分时间,有的学生可能会通过排序算法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运用图表来分析任务的紧急程度。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尝试、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方案,这种探索式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也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策略还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做出最优的决策,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思维拼图”策略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多元视角,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4“数学合作坊”,团队协作中的数学探索

“数学合作坊”这一教学策略的引入,旨在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面临着一个源自日常生活的数学挑战,这不仅仅是为了求解一个数学问题,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寻找数学的应用,学生们被置于一个需要他们共同工作以探求解决方案的环境,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融入团队、展开集体探讨,还要各自承担起团队分配的任务,通过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一个满足所有团队成员的解答方案[7]

例如,当学生们遇到一个涉及面积计算的课题时,他们可能会被引导去实际测量一个房间的长和宽,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不同的角色,如一个学生负责测量长度,另一个学生负责测量宽度,还有的学生则负责记录数据和进行计算,这不仅促使他们必须使用数学知识来完成目标,还潜移默化地教会了他们如何在团队中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数理层面上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社交能力上对他们进行培养,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乃至社会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技能。同时,通过相互之间的商讨和有时的争论,也逐步学会了如何达成共识并在共同的努力下实现团队目标。此策略意味着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模式,它是一种更加现代和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数学学习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索,从个体劳作变为团队合作[8]。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在实践中学到数学,在合作中提高社交技能,而这两者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为关键的是,此教学方法将数学从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一种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和感受的工具,它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到的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贴近现实、充满意义的知识。他们在解决每一个小问题的过程中,都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总之,“数学合作坊”的教学策略是一个富有成效的方法,它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育者开辟了新的教学路径,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丰富学习经历的大门[9]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引入生活情境的方法被证明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鼓励他们从多元视角进行数学思考以及促进团队协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此教学方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娟.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36):26-28.

[2]随丽萍.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2):43-45.

[3]刘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0):60-62.

[4]王正伟.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6):53-55.

[5]高曰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129-131.

[6]程祥.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3):63-65.

[7]王毅伟.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32):54-56.

[8]池庆凤.浅谈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135-137.

[9]刘香玉.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可能性”的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3(21):133-1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