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的编写特点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赵云

卓尼县申藏中心小学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600

摘要

教材的编写对于学生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材编写中,知识启蒙是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解决对应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问题解决的编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利用数学思维完成数学题目的解答,逐渐建立正确的数学逻辑,促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本身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科书

正文


引言

在当下的小学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主动挖掘问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当中,问题解决需要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逻辑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来进行数学课程总目标的设定,全面落实问题处理的要求,渗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编写的问题总结

(一)问题解决内容的分布以及数量

问题解决内容的安排对于开展数学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义教人教版教科书的设计过程当中可以明显的了解到,教科书内对于学生问题解决的引导相对较少,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出内容设计的价值所在[1]。在当下的教科书问题解决编写工作当中,需要加强对于问题解决内容的安排,充实教科书内的内容以及数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锻炼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图形、几何、统计等知识都是学习的重点,从教科书内的问题解决内容安排来看,这些重点的知识内容多数都是概念知识为主,问题解决的内容安排较少,学生在了解基础概念知识之后,无法从教科书上进行深入的问题探索,且知识内容与生活的关联不足,当下需要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实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利用教科书内的内容编写,增强问题解决内容的比重,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能力锻炼。

(二)问题解决内容独立存在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当中,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独立存在于各章节之后,教师在教学时,完成前期的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章节的练习进行问题的解决。在当下的教育发展过程当中,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不应当是独立存在于章节之后,而需要全面贯彻在章节的学习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在了解概念知识,直接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索,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在知识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加注重的是方法的选择以及问题思维的设计[2]。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思维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在问题处理的过程当中,并未建立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最终的问题解决存在有误差的情况,无法达到最佳的解决效果。

(三)问题解决内容的涉及范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教育中的重点,通过教科书内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充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效保证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通过对目前数学教科书编写现状性分析,发现问题解决内容所涉及到的范围较窄,并未包含所有的重点知识内容,这导致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知识的巩固效率不高。例如,基本运算、口算知识,简易方程等是重点的知识内容,教科书内的问题解决内容设计,只是针对了其中一个知识面进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问题解决。另外,在问题解决的设计过程当中所占比重不高,学生无法从教科书上的问题解决,快速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当下的发展过程当中,应当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内容的编写,加重所占比例,引导学生在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及时探索出问题的核心,利用自己所理解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问题解决,充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的编写特点及优化内容分析

(一)加强问题解决编写的所占比重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概念以及问题的分布应当均等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概念知识的了解,逐渐打好数学基础,利用问题解决锻炼自身对于概念知识的掌握能力。从目前的教科书问题解决内容安排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的专题内容分布量较少,学生无法从教科书的学习中,充分锻炼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3]。在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当中,问题解决的编写应当充实章节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基础概念知识的学习,认真探索问题核心,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逻辑,准确完成问题的解决。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教科书编写的质量,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首先,需要加强问题解决编写的所占比重,综合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索和解决。例如,在四则运算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包含加减乘除不同的运算形式,且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当中,加减乘除融汇在同一算式当中,要求学生梳理好其中的计算逻辑,准确完成计算。在进行问题解决编写的过程当中,设计不同的四则运算方式,加重所占比重,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之后,通过充足的四则运算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计算逻辑的掌握,充分展现出了问题解决编写的价值所在。

(二)将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全面贯彻于教科书之中

在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当中,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是重点,学生可以通过章节之后的问题解决内容,锻炼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而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不应当是独立存在于章节之后,应当将内容的设计全面贯彻在教科书内容当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对于知识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例如,在简易方程的学习过程当中,许多学生对于方程逻辑的掌握不够全面,进而导致了方程的解答错误率较高。在进行问题解决内容的设计过程当中将重点的方程概念与简易方程问题进行综合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方程概念来树立正确的方程解答逻辑了解方程中字母的表示含义,整理好方程解答的过程,这样可以进一步确保问题解答的准确率,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问题内容,充分锻炼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另外,在问题设计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充分关联生活数学知识,强调知识运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关联生活实景,拓展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应用的核心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丰富问题解决编写的内容

随着当下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视,在进行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当中,加强了问题解决内容的编写,要求在编写的过程当中丰富问题解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教科书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设计多样性的问题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问题类型,从而开发自身的数学逻辑,准确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的编写过程当中,具备多元性、多样性等特点,全面贯彻在教科书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展现出设计和编写的价值所在。多边形的面积是重点知识内容,在面积公式的学习中,通过概念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于多边形以及面积公式的认知。在进行问题解决内容的编写中,不应当固化编写的逻辑,可以从生活方面获取灵感,创新编写形式,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分析过程当中,快速找到问题的核心,准确列举出对应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科书的创新编写对于教育教学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科书编写过程当中,问题解决内容的编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当下的教科书问题解决编写过程当中,应当具备多样性、完整性、充实性等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水平,建立严谨、正确的数学解题逻辑。

参考文献:

[1]翟春梦. 中美小学数学教材“问题解决”比较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21.

[2]刘霞,刘福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非常规问题解决题编写的分析和建议——基于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教科书[J].求知导刊,2016(13):20-21.

[3]陈丹丹,于波.小学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的编写特点分析——以人教版、西师版、苏教版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3(20):59-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