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广播电视媒体;新闻媒体;岗位胜任能力;培养
正文
在当今的改革背景下,新闻编辑队伍的建设成为了提高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闻编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方可在岗位上创造更高的绩效也受到了高度关注。胜任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工具,研究新闻编辑的岗位胜任能力对于优化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关于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课题,尽管在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胜任能力的理论、模型构建进行了充分探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关于媒体转型阶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通过深度分析、编辑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能力,能够为媒体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岗位考核与激励提供有力依据和技术工具。
1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几个维度
1.1 信息采选能力
在目前的融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多元化倾向使得新闻编辑的采选工作面临着更为高的难度,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一项岗位胜任能力就是信息采选能力,对于信息的采选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新闻价值标准,并且新闻编辑也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杜绝虚假新闻,充分满足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
1.2 加工重组能力
如今,受众的信息获取难度并不高,他们可以便利的通过各个渠道搜索到所要的信息,对于新闻编辑而言,需要使得新闻报道朝着正向的角度发展。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良好的加工重组能力,改变传统意义上千篇一律的报道局面,走创新性发展战略,依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来整合新旧信息,提升报道的宽度和深度,做出特色与风格。
1.3 专题策划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尽可能避免破碎的展示新闻事件,需发挥出传统媒体优势,为受众深度、全面的展示新闻背景、相关链接、名家评论等,这要求编辑在组织策划时需要具备良好的专题策划能力,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甄选内容,增加信息的深度,做出精深的专题性报道与分析,客观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新闻编辑除了要担任好传统的“历史记录人”,也要努力成为“未来预测者”和“时事分析师”。
1.4 舆论引导能力
当前的大众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不再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也慢慢削弱,整体的新闻传播气候变得错综复杂。在全媒体时代下,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受众的从众心理也被逐渐放大,在这个舆论分散的时代下,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舆论引导能力,强化舆论领袖能力,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整合新闻资源,潜移默化的帮助受众了解真实事件,避免谣言滋生。
1.5 稿件加工能力
稿件加工能力一直都是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基础所在,尽管借助于“中央厨房”可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辅助编辑人员进行工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新闻稿件中文字的占比依然是最高的,因此,新闻编辑不能忽视基础能力,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稿件加工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主动涉猎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保障每日的报道质量。在此基础上,新闻编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和挖掘力,文字加工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新闻编辑需要在稿件的章法、结构、造句上进行仔细揣摩和分析,及时识别稿件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指导记者进行修正。
1.6 标题制作能力
新闻标题具有概括内容、评价新闻、吸引受众、美化版面的作用,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下,标题也成为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项制胜关键。标题的制作除了要清晰阐述新闻事实,突出其中的新闻要素之外,还要彰显出新闻报道中的变动,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标题还要能够揭示新闻的本质,这就会使得新闻报道的标题变得更加立体、具有针对性,能够迅速抓取受众的眼球[2]。
1.7 全媒体编辑能力
全媒体编辑能力是面对当前全媒体时代挑战下新闻编辑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岗位胜任能力,如今的新闻报道已经突破了媒体的局限性,可以实现全媒体同步报道,针对广播电视媒体中的新闻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工将其发布至新媒体平台,这就对新闻编辑的全媒体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编辑要具有网感,能够熟练使用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根据不同媒体的要求优化报道内容,以最大限度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1.8 良好的敬业精神
新闻行业的职业特点决定新闻编辑也需要具有献身精神和敬业精神,如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难做好编辑这项工作,纵观那些出彩的新闻作品,无不是在新闻记者和编辑的配合下不断磨合而来,身为编辑,需要过好几道关卡,即事业关、苦乐关、家庭关、名利关。
2 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策略
2.1 个人方面:主动学习,夯实专业能力
2.1.1 主动提升专业能力
在前文提到的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几个维度中,信息采选、加工重组、专题策划、舆论引导、稿件加工和标题制作都是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基础胜任能力,要提高上述能力,关键在于新闻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新闻编辑,要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能力[3]。一方面,要夯实新闻专业知识,主动回顾所学内容,积极在岗位上进行总结和创新,在处理稿件时需要认真推敲、严谨仔细,主动学习关于采访、写作、剪辑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一名全才;另一方面,要拓展知识结构,新闻编辑应当是一个“杂家”,知识面要广博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新闻编辑要主动通过多渠道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包括法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个方面,避免编辑的知识面狭窄导致新闻报道失实甚至假新闻的出现。新闻编辑还要努力成为几个方面的行家,如今对于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重点在于脑力,新闻报道内容要包罗万象,这自然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编辑要广泛吸纳百科知识,先达成知识广博的要求,再朝着几门专业学科来专攻,争取成为相关领域的行家和能手。
2.1.2 养成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普利策曾经提出:“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这放在编辑身上同样适用,新闻编辑的工作繁忙,需要负责多项工作,面对如今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新闻编辑还要着眼于全媒体报道,满足不同分发渠道的稿件制作要求,这无疑对编辑的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身为编辑,一是要要过好事业关,发自心底的热爱新闻事业,将编辑作为自身的终身事业,用强烈的事业心来驱使自己不断在编辑岗位上积极创新。编辑绝不能将这个岗位当做求取名利的跳板,否则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很容易放弃;二是要经历苦乐观,编辑的工作辛苦无常,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编辑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练就顽强不拔的意志,处理好苦乐关,建立强大的精神支柱;三是过好家庭关。新闻编辑的岗位特点要求其时刻处在备战状态,在出现突发新闻之后要立即到岗,与记者配合完成新闻报道,这无疑会与编辑的正常家庭生活出现冲突,因此,新闻编辑还要处理好家庭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四是要经历名利关。新闻工作其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为了名利,因此新闻编辑要在岗位上有更多的建树,还需要处理好名与利,时刻坚守职责,真真正正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国家的新闻事业而服务。
2.1.3 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是新闻编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是社会对于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提出的客观要求,新闻工作本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在整个社会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设中都占据着重要作用。新闻编辑在履行职业责任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守职业准则,严格杜绝各种不正之风,恪守职业道德准则,时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真善美、抵制假丑恶,避免为了迎合少数受众的低级趣味而博取眼球,也要避免盲目追逐热点。新闻编辑要主动学习新闻宣传政策,严格把好政治关,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严格按照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定期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升道德约束力,以主动负责的态度来面对新闻事业[4]。
2.1.4 注重提高知识力
从知识管理理论来看,编辑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成,新时期各类信息和数据迅速增长,新闻编辑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还必须以知识力来带动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首先是提高知识内化能力,编辑需要具备用户思维、跨界思维,了解大数据分析、AR、VR等技术的应用方式,从浅入深的了解相关内容,用行动来践行,实现知识的同化,强化知识的顺应过程,善于梳理已有知识结构,将每个知识点按照专业化要求进行层次化分析,摆脱思维上的惰性,建立全新的知识图示;其次是增强知识外化能力。知识外化能力就是用显性概念和语言描述隐性知识的一种方式,对于新闻编辑而言,这种知识外化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横向角度,需要积极打造内容品牌,围绕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建立起有特色的广播电视品牌。在纵向上要具备提前规划能力,能够根据报道内容找到好的切入点,进行后续策划,吸引更多受众的观看。
2.2 媒体方面:优化考核,完善育人机制
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需要编辑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媒体的共同参与,对于新闻媒体而言,需要充分认识到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有效方式来加强人才培养。
2.2.1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编辑,媒体需要有意识的组织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工作,这与编辑个人角度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差别,站在媒体角度,其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新闻工作团队,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提高媒体的整体竞争力[5]。因此,需要针对编辑的成长需求组织一系列的培训和分享活动,与时俱进的引入线上培训机制,使得内部培训逐步的形成制度和规范,在媒体内部进行推广,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编辑队伍的各项能力。
2.2.2 完善奖惩机制
在组织角度来看,为了提高编辑的岗位胜任能力,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与人才培养机制具有联系,此处的奖惩即根据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评估来予以奖励或者惩处,对于在岗位上表现优异者,提供对应的奖励,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以进一步激活编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违反新闻操守的编辑人员,则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惩处,形成良性化的奖惩环境,让编辑的工作能够时刻处在监督中,推动编辑不断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2.2.3 强化跨界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下,网络几乎对每个媒介产生了影响,各个传统媒体也在借助网络技术来提高传播效应,在与互联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对于编辑的综合岗位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每个媒体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跨界融合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着一些水土不服。立足于媒体层面,需要继续强化跨界融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为编辑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让编辑有机会参与继续教育,在业务和学习中掌握多种技能和知识,并鼓励编辑之间的协作,为其开拓思维,使之能够从多个层面获取经验,在高层次上体现出自身的劳动价值。还需注意的是,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新闻媒体需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根据时代发展对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来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让编辑能够在岗位上不断的成长,这对于媒体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 结语
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下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岗位胜任能力也带来了全新要求,从传播流程来看每个环节需要的岗位胜任能力不同,各类能力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贯穿在编辑的岗位工作之中。为了提高新闻编辑的岗位胜任能力,还需要发挥出个人与媒体之间的合力,个人方面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并通过学习来夯实基础能力;在组织层面,新闻媒体要重视编辑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并创新培育方法,使得新闻编辑可以在岗位上得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庭玉,孙昌朋,林萍,等. 自我效能感视角下医学期刊编辑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5):653-659.
[2] 任芳芳,闫然. 出版社数字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人卫电子音像社"四维"培训体系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3):208-210.
[3] 潘虹. 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创新发展方向[J]. 记者摇篮,2023(3):123-125.
[4] 刘立华. 报社新闻编辑的价值取向定位研究[J]. 记者摇篮,2024(2):45-47.
[5] 汤丽. 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构建路径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2):157-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