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绿色节能;建筑技术;节能环保
正文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市政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挑战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市政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探讨其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市政工程施工的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本研究也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市政工程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其应用价值显著且深远。首先,该技术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和优化施工方案,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据统计,相比传统施工方法,采用绿色节能技术的市政工程能减少能源消耗约20%-30%,减少碳排放约15%-25%,从而有效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其次,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能够大幅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降低施工噪音、扬尘等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该技术还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材料,显著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增强工程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1]。最后,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城市的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兴起不仅满足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在市政工程中展现了其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环境保护功能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综合能力。
2.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原则与标准
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时,需严格遵循节能环保和资源节约两大核心原则。首先,节能环保原则强调在施工过程中优先选择节能型建筑材料和设备,如节能照明设备和太阳能热水器,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同时,应运用雨水收集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等技术,最大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此外,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排放,通过低尘施工设备、围挡等措施,降低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其次,资源节约原则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如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消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利用率[2]。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确保这些原则得到贯彻执行,国内外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如国内的《绿色施工导则》和国际的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为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依据,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能够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标。
3.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表现
3.1门窗节能技术
3.1.1 新型门窗节能材料的应用
新型门窗节能材料以其出色的隔热保温性能成为行业内的明星产品。这些材料,如玻纤增强聚氨酯附框和高密度聚氨酯附框,不仅显著提高了门窗的隔热性能,减少了室内外温差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而且增强了门窗的密封性,有效阻止了冷热空气和噪音的渗透。此外,隔热垫块作为超低、近零能耗建筑中常用构件,其使用将面状热桥转换为点状热桥,进一步提升了门窗的节能效果。
3.1.2加强连接的封闭性
除了材料的选择外,门窗连接的封闭性也是节能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优质的密封条和密封胶能够填补门窗与墙体、玻璃之间的缝隙,防止冷热空气和噪音的渗透,从而提升了门窗的节能性能。此外,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为门窗节能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自动调节门窗的开合角度和透光程度,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季节和天气条件实现门窗的最佳节能效果。这种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能,还为用户带来了更为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3]。
3.2 屋顶节能技术
3.2.1 屋顶节能材料的使用
为了提高屋顶的节能性能,应优先选择导热性能差、吸水性能弱的隔热材料。常见的选择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聚苯板和轻骨料混凝土板等。这些材料不仅导热能力弱,而且吸水能力低,能够有效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在选材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查材料的导热及吸水性能,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屋顶节能材料的有效应用。
3.2.2 实施屋顶绿化
绿色植物能够遮挡阳光直射,减少屋顶表面温度,从而保持建筑内部温度适宜,减少制冷或制热设备的使用。此外,绿色植物还能吸收建筑物内的温室气体,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研究表明,与一般建筑物相比,屋顶绿化措施的落实,可降低室内温度约2.6℃,地面温度降低3℃~6℃。这种显著的节能效果不仅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还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建筑的绿色、节能目标[4]。
3.3墙壁节能技术
3.3.1 外墙保温技术
墙壁节能技术,即墙体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内保温技术虽然简单,但保温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会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相比之下,外墙外保温技术因其优异的保温效果和不占用室内面积的特性,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外墙处于自然环境中,保温层的耐久性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外墙自保温技术结合了建筑构造和节能墙体材料,通过墙体材料自身的属性(如高孔隙率和轻质)来实现良好的保温性能。该技术不仅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维修改造也相对简单,使用寿命较长。然而,自保温材料由于强度较低,使用要求严格,存在一定的墙体开裂风险[5]。
3.3.2 实施墙壁绿化
在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墙壁绿化成为一种有效的节能和环保措施。通过在建筑外墙种植绿色植物(如攀缘类植物),可以实现噪音阻隔和空气净化,改善城市环境。这种墙面绿化技术也称为垂直绿化,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夏季,绿色植物能够防止阳光直射墙壁,减少热量传递,同时保持建筑内部温度稳定,实现绿色节能。墙体绿化的效果如图1所示。通过直观展示,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墙壁绿化对城市环境和建筑节能的积极影响。
图1 墙体绿化建筑
3.4地面节能技术
近年来,泡沫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地面保温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泡沫玻璃以碎玻璃和废玻璃为原料,通过加入发泡剂和改性剂经过焙烧而成,具有多重优势。首先,其密度小、导热系数低,能够有效降低地面热能损耗,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其次,泡沫玻璃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易受潮变形,克服了传统保温材料遇水膨胀、耐久性差的问题。此外,泡沫玻璃还具备吸声、耐腐蚀的特性,能够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最重要的是,泡沫玻璃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其原料来源广泛,且可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
泡沫玻璃的技术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显示了其优异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通过合理应用泡沫玻璃材料,不仅可以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提升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还能体现地面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价值。泡沫玻璃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的节能性能,还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表1 泡沫玻璃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 | 指标 |
吸水量/gm/m2 | ≤500 |
抗冲击强度 | ≥3.0 |
耐冻融 | 表面无裂纹,空鼓 |
水蒸气湿流密度 | ≥0.85 |
不透水性 | 试样防护层无渗水 |
耐久性 | 表面无裂纹,剥落 |
4.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4.1防治扬尘技术
现场施工中,扬尘现象较为常见,如土方开挖、爆破施工等都会伴随扬尘出现,对此,应采取现场覆盖措施。使用塑料薄膜或草帘等材料覆盖地面,以减少土壤因风吹而扬尘。同时,还可以通过喷洒水雾来减少施工现场空气中的灰尘含量。通过设置喷淋系统,将水雾喷向施工现场的扬尘源,或在道路、材料堆场等处增设喷淋设备,提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降低灰尘浓度。此外,还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周围设置风向屏障,如固定式或移动式屏障,降低风力,阻挡扬尘的传播。相关数据表明,湿化喷淋系统通常能够降低施工现场的灰尘浓度约30%-50%,显著提高空气质量[7]。
4.2减振降噪技术
在施工前,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噪声敏感区域和施工规模等因素,合理规划布置施工场地和作业区域。并且要优先选择低噪声、节能环保的机械设备,如新型的静音施工机械、低振动搅拌站等。在此基础之上,应加强噪声监测和控制。通过设置合理的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噪声分布情况和声级水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使用隔声罩、减振垫等装置,降低噪声的传播和振动。此外,还可以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声屏障设施,如围墙、隔音罩等,有效阻挡噪声的传播。相关数据表明,使用低噪声设备能够将施工噪声降低约10-20分贝,显著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隔声屏障措施通常能够阻挡噪声传播达5-10分贝,可有效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4.3水资源和水污染防治技术
在绿色建筑技术中,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水资源管理技术通过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和循环水系统,实现了雨水的高效利用和废水的循环再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收集储存雨水,用于非饮用水用途,如植物浇灌和冲厕,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同时,循环水系统则通过回收和处理废水,将其再利用于冲厕、冷却等场景,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其次,水污染防治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如生物处理池和沉淀池,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有效防止了水环境污染。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保护了水环境的健康。
4.4科学应用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在节能方面的应用主要聚焦于节能材料与设备、节能设计与系统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首先,节能材料与设备的使用是节能的基础。选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玻璃,以及使用节能型设备,如LED照明和高效空调,能够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其次,节能设计与系统优化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进一步优化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自动调节空调和照明的运行,从而节省能源,强化节能效果。
4.5建筑垃圾和污染物治理技术
在建筑垃圾和污染物治理方面,绿色建筑技术采取了分类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染物减排等措施。首先,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制度,将建筑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例如,废弃的混凝土和砖瓦可以通过破碎处理作为再生骨料使用。其次,采用低尘施工设备和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设置噪音屏障和隔音设备,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建设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如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和污染物的产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市政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采用减震降噪、水资源污染防治以及建筑物垃圾治理等绿色施工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能够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市政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蓓蓓, 谢飞. 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1, (23): 79-80.
[2]张勇. 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21, 48 (22): 67-68.
[3]潘传龙. 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J]. 建筑与预算, 2021, (09): 107-109.
[4]元凯. 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 居业, 2021, (09): 48-49.
[5]崔荣建. 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 砖瓦, 2021, (07): 63-64.
[6]吴祖富. 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21, (05): 92-93.
[7]孙刚. 刍议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J]. 建筑与预算, 2021, (05): 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