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个性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差异;探索
正文
引言
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差异,影响了班级学习氛围的建设,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自身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年龄阶段学习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心理差异的合理存在,改革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更加有效,促进班级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保证学生个性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下更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概述
差异化课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培养学生个性的各种具体生活情境和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明显不同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效地、主动地自主学习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因兴趣和能力不同而产生的学习阻力,使学生有效地建立语文学习的基础,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语文的人文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同时,差异化教学符合现代开放教育的需要,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得到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确立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1]。
二、加强教学情境创设,满足学生阅读理解需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时处于不同的状态。感兴趣的同学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紧跟教师学习语文知识,能力强的同学很开心地完成了阅读理解。反之,学生不愿意开口,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获取有效知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情境中获得与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在主动、自主的探究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效率。比如在经典课文《鸟的天堂》一案教学中,教师只需根据课文,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关于鸟的天堂的经典故事,就可以作为一个教学情境。小学生对这种形象的故事感兴趣,在观看的过程中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当教师再次教学时,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他们也能有效地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语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多元化
如果真的要在课堂和教学环境中兼顾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对前期教学活动的充分阐述和设计。在每一个主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中,都要充分考虑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实际需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术措施,然后逐步组合运用。教师要善于做出正确、科学的学生角色定位,努力实施对话教学、讨论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合作教学等。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指导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相互适应和协调。当然,要真正以引导学生思维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科学的教学过程[2]。
四、开展弹性组织管理教学
为了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给予差异化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采取多重柔性管理,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有效避免教学失控的局面。比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小木偶的故事》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生也可以自己站起来读喜欢的段落。对于主动站起来朗读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可以点名要求内向或不活跃的学生朗读,给学生展示自我、锻炼勇气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朗读,对学生不能朗读的部分给予委婉的指导,并在学生正确朗读后进行点评。通过全面的多角度分析,正确帮助学生及时设置正确的朗读信息,从而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帮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五、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
在教育实践和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学活动或课堂上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其实都是以一种有规律、常态的形式出现的。这个时候,往往意味着学校的教师都要主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及时的调查和反思,拿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和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要总结自己在教学思维管理方法上的经验,反思其他关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得失。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它看作是对教师自己的一种教育实践的理论批判性分析和反思,更重要的是指出教师必须学会把真正在教学实践行为理论分析或思考的对象,对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行为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过程后,及时、深刻、全面地进行了总结和反思[3]。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早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能尽早积极采取各种教育改进措施和教学措施。这样可以帮助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改善在自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形成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它将进一步使教师能够确保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理念行为模式,如积极准确地监控课堂个体、分析学习问题、分析、评价和解决其他学生的问题等,能够在整个课程和教学过程中得以成功实施。事实充分说明,在教师组织实施的差异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的自我有效学习和及时系统的学习反思,也是这样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同时也恰恰说明了教师有效的学习反思对实现差异化教学过程和过程化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在学习和思维层面要面对许多不同方向的不同个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学习问题。同时,所有这些差异也需要教师开展差异教学研究工作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才能在学习差异化课程的教学研究中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
六、根据学生特长,提升学习效率
语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涉及很多不同的学习领域,可以细分为写作、阅读或者基础知识。这三个领域知识点的记忆学习,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复习效果。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由于记忆学习能力基础较好,对于那些课堂形式的基础知识点,很容易达到难以忘怀的学习境界,所以记忆简单的语文知识点对他们来说应该不会太难。但是,有时候他们课堂上的写作可能是他们的弱项,而他们在课后学习写作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写作练习的思路。所以有些教师需要在课后练习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整体式的训练,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减轻学生自己课后学习的负担,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提高这些学生课堂写作的学习效果。
七、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小学生更在意教师的评价,小学生容易对受到批评的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建立这样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评价,让学生随时充分发现自己的一切优点,努力摆脱自己的一切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无形中培养和强化每一个学生的文化自觉。在目前实施的小学语文特色教学项目中,虽然成绩不是唯一的基本教学目标,但多样化的个性教学和评价方式从多方面有效评价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情况,有助于建立学生自身的语文自主学习和自信,保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性。多元化评价可以从学习状态、成绩、主动性三个方向进行评价,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发展。
结束语
虽然教学方法很多,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最需要把握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自知活动规律,制定出一套适合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方案,帮助所有学生得到有效发展。积极有效地实施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小学教育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和课堂教学实践,为小学现代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贡献更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程思佳.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实践策略探赜[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3):69-70.DOI:10.13525/j.cnki.bclt.202103022.
[2]王柏力.差异化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110-112.
[3]严丽明,郑岚.情境教学法的差异化应用与语言能力培养——方言区小学语文与对外汉语教学对比[J].教育导刊,2017(10):78-82.DOI:10.16215/j.cnki.cn44-1371/g4.2017.10.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