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周明锋 余栋钦 骆学院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云台街

摘要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桥梁建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其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及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我国现行的桥梁施工技术为基础,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探讨了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我们梳理了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然后,针对现有的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可以大大降低桥梁施工期间的风险。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使用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效果。因此,本研究结合全面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提出了一套更加优化的施工管理策略,以期为我国桥梁施工安全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桥梁结构; 施工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 安全措施; 管理策略;

正文


引言

桥梁建设对交通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施工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数据显示,约70%的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和风险评估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变得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风险评估,可以显著降低安全风险。然而,当前的传统管理方式存在不足,如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本研究以现行桥梁施工技术为基础,探讨了安全管理模式和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科学的风险评估,可以大大降低施工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效果。最终,本研究提出了一套优化的施工管理策略,为桥梁施工安全提供参考和指导。

 

1、桥梁结构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1.1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中尤为突出[1]。桥梁作为连接各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其结构复杂且环境条件严苛,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潜在风险。据统计,桥梁施工事故频发,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安全管理不仅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也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与成本的控制。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统筹考虑,包括施工环境、工艺流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等各方面。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如高空作业、水下施工、复杂地质条件等,均需制定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工艺流程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例如,遵守合理的施工顺序、严格把控每个施工环节的操作规范,都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

人员操作的安全培训也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对于操作复杂设备的人员,还需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其具备对应的操作能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则需要制定严格的检查与监管制度,任何设备故障都可能成为事故隐患[2]。必须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与保养,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更能保证工程按时保质完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1.2 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高空作业是桥梁施工的常态,高度超过一定限制的作业会增加坠落风险[3]。施工设备的使用,如起重机、脚手架等,若未按规定操作或维护不当,易引发设备故障或坍塌。施工现场的电力设备和线路也存在触电、火灾等电气安全隐患。自然环境如风、雨、地震等外部因素,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干扰,增加安全风险。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如地基不稳或岩土性质变化,可能导致地基沉降或塌陷[4]。施工材料和化学品的管理不当,比如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不规范,也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以上这些风险需被全面识别和妥善管理,以确保桥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1.3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旨在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确保施工工程顺利进行。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系统管理,科学规划。预防为主要求在施工前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系统管理涉及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监控,确保每一环节都处在可控状态。科学规划则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并确保其落实。目标是实现“零伤亡、零事故”,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推动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2、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措施

2.1 现行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现行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主要包括制度建设、管理流程、技术手段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在制度建设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了施工企业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责任。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行为,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在管理流程方面,现行的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施工前期,项目团队需进行详细的风险识别,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随后,通过风险评估确定这些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5]。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需不断监测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IoT)和无人机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帮助施工团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人力资源管理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方面。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力量。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现行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科学的管理流程、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桥梁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现代化管理手段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当前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是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采用3D建模、BIM等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优化。还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安全隐患。

是智能化装备的使用。在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高精度自动化设备,如无人机巡检、自动驾驶挖掘机等,提高施工过程的精度和效率,有效降低人工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还可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复杂作业进行仿真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能有效提升桥梁施工的安全水平,为确保施工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3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现场安全培训与教育,强化施工设备与材料的检查和维护,实施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和预警系统,推行标准化的施工流程。需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手段实现施工安全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3、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与优化策略

3.1 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定性评估通常通过专家咨询、德尔菲法等方式,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这种方法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可以快速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是桥梁施工初期预警的一种高效手段。定性评估的结果往往缺乏数据支撑,有可能导致风险估计的不准确。

定量评估则更多地依托于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以概率和数据分析为基础,量化评估施工风险的程度。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有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等。故障树分析通过逆向逻辑推理,将系统失效原因逐层分解,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源;事件树分析则通过正向推理,评估在各种突发事件下系统的状态变化及其可能后果;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模糊数学的理论,对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科学的评估结论。

运用这两大类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识别和评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不仅弥补了彼此之间的不足,也能有效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精确性,进而为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3.2 科学风险评估对安全管理的强化作用

科学风险评估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的风险评估能够系统、全面地识别和分析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将潜在风险量化于可控范围内,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工程师能够通过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施工计划和应急预案,预防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科学风险评估方法还能够提高施工团队对风险的感知与警觉性。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培训,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明确施工中的危险环节和高风险操作,增强其安全意识,从而有助于在日常施工中更好地遵循安全规程和操作标准,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

科学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的透明和沟通的效率。通过风险评估报告的发布和交流,施工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增强协同作战能力和整体应对能力。

总的来看,科学的风险评估不仅可以量化和预警施工风险,还助于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文化,推动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3 优化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优化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与建议如下: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确保各级责任明确,管理职责到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再者,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例如实时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动态监测施工现场的风险因素。除此之外,应该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范。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能有效提升桥梁施工的安全保障水平。

结束语

我们研究了如何在建桥过程中更好地保障安全。通过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我们想出了一些安全措施。在实践中,这些措施能显著地降低建桥时的风险。我们还设计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评估风险,帮助我们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果。我们的工作不仅解决了现在桥梁建设中的一些挑战,也想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供未来的研究参考。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局限,包括未来技术发展的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对突发风险的处理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利用新科技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度,长期监控建桥风险的管理,以及推动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等等。我们期待未来通过这些努力,能在桥梁建设的安全保障上提供更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贺.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7):0397-0397.

[2]于洪霞.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中华建设,2019,(29):0194-0195.

[3]余代翔.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J].砖瓦世界,2021,(23):152-153.

[4]宋管.桥梁结构安全评估与维护管理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3,2(10):81-84.

[5]鹿健,蒋泉,王海燕,顾雪宁.大型桥梁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2):145-1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