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张璐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农业生产综合服务队

摘要

在当前全球畜牧业发展的背景下,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的有效性成为确保畜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养殖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兽医服务不足、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以及管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持续性。因此,深入分析和有效解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善设施设备、加强技术培训、优化管理流程等措施,提升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的水平,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策略性思路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废水处理;兽医服务;专业培训;规范管理

正文


引言: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在许多地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当前,许多基层养殖场存在基础设施陈旧、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动物疾病频发,养殖环境恶化,养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影响了科学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此外,环保意识薄弱,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还对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亟需采取综合性对策来提升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1.提高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的意义

1.1提升畜牧产品质量

优质的畜牧产品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畜禽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符合标准,从而提升肉、奶、蛋等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精心管理的养殖过程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减少药物残留,还能优化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技术支持和科学指导,可以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如有机养殖和优化饲养管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升产品质量不仅增强消费者信任和市场竞争力,也为畜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增长[1]

1.2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良好的管理实践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和废料,优化资源利用。管理的规范化和技术化不仅提升了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农户稳定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推广高效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如精准养殖和智能监控系统,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劳动成本,从而增强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效的畜牧养殖管理不仅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也有助于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2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养殖场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污水无法有效处理

废水处理在畜牧业中至关重要,因为养殖活动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质,如果未经过适当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养殖场废水的主要问题包括处理设施的技术不成熟或落后,处理能力不足以满足养殖规模的废水处理需求。常见的废水处理设施包括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系统。物理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沉淀、过滤、氧化等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部分有机物,适用于处理水质较差的废水;而生物处理则依靠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机物,适用于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有效的废水处理设施需要根据具体养殖场的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处理技术的成本效益以及环保法规的要求。在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施的操作维护、运行管理及技术培训,以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处理效果[2]

2.2兽医服务不足,导致对畜禽疾病的预防

兽医服务在畜牧业中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畜禽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养殖过程中,畜禽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如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等兽医服务不足导致养殖场无法及时诊断和预防这些疾病,进而可能导致疫情爆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养殖品质下降。良好的兽医服务不仅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还需强调预防和控制措施,如疫苗接种、健康监测和合理的饲养管理实践。兽医服务的不足往往源于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医疗资源匮乏和兽医专业人才缺乏等多种因素。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一些养殖场难以获得及时的兽医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不仅影响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潜在威胁,解决兽医服务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兽医资源的分配和培训,提升基层养殖场的兽医服务水平,从而有效保障畜禽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3]

2.3养殖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有待提升

在许多养殖场和农村地区,管理人员虽然具有实践经验,却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科学训练,这限制了他们在日常运作中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的能力。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养殖管理人员在动物疾病预防、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和养殖成本的增加,提升养殖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动物福祉。

2.4养殖场缺乏规范化管理,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不足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面临着严重的规范化管理不足和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许多养殖场所存在着设施老化、资源配置不足、场地布局混乱等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和动物福祉。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了养殖场内部管理制度的混乱和执行力度的不足,使得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饲料浪费、能源浪费以及动物疾病传播等问题,养殖场设施建设的不足也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水源供应不稳定、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仅影响到生产效率,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4]

3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3.1改善养殖场废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传统的处理工艺如化学沉淀、物理过滤等虽然简单易行,但难以彻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尤其在处理高浓度、大量产生的养殖废水时效果更为有限。为应对这一挑战,引入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及其变种如SBR工艺等,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能够有效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污水中COD、氨氮等污染物的浓度,从而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养殖场还应考虑运用分离膜技术、光催化氧化等新兴技术,以提升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标。

为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管理与监控的完善显得尤为关键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管理体系,包括严格的操作规程、定期的设备检查维护以及员工的专业培训。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废水的处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处理策略,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其持续高效运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与养殖规模相匹配,避免处理能力不足或过剩的问题,也是保障废水处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3.2加强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现阶段基层养殖场往往存在兽医服务供给不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如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效率造成严重影响,而缺乏及时有效的兽医服务则限制了对疾病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因此,加强兽医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提升兽医队伍素质入手。通过加强对兽医人才的培训与引进,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使其具备更好的疾病诊断、防治和紧急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养殖场疫情爆发和疾病防控挑战,建立完善的兽医服务网络和信息平台,促进兽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提升基层养殖场对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确保畜禽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兽医诊疗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有效的药品供应,而部分基层养殖场在设备更新和药品使用上存在不足和滞后,推动兽医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适合基层场所的便携式诊断设备和实验室设施,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处理的及时性,为兽医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的药品采购与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防止药物滥用和抗药性问题的发生,保障畜禽养殖的健康生产。

3.3开展养殖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技术与管理能力

在解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养殖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其技术与管理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当前许多基层养殖场存在管理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的现象。养殖管理涉及繁殖、饲养、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而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容易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和环境风险增加展针对性的养殖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可以有效弥补知识和技能的缺失,提升其在养殖过程中的操作水平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养殖技术最新进展、科学饲养方法、疾病防控策略、环境保护要求等,理论学习和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殖品质。养殖管理涉及到大量的实际操作和问题处理,单纯的理论培训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培训过程中应加强实地指导和案例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培训,让管理人员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技巧和策略,建立养殖管理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平台,案例讨论和行业交流,促进管理经验的共享和积累,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和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和学术讲座,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视野,保持其对养殖行业发展趋势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

3.4规范养殖场管理流程,优化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

养殖场管理流程的规范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运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当前许多基层养殖场存在着管理混乱、流程不规范的情况,例如饲料供给、疾病监测、废物处理等环节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严格的管理流程,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场管理流程至关重要。管理流程应包括从养殖前期规划、中期操作管理到后期检测评估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养殖活动按照规定程序有序进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养殖数据管理系统和实时监测平台,实现对养殖场各项活动的追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现阶段部分养殖场设施老化、功能单一、配套不完善,无法满足现代化养殖的需求,例如通风系统不畅、消毒设施不足等问题常见,通过技术改造和设施升级,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技术,提高设施的节能环保性能和操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风险,合理配置养殖资源,包括饲料、水源、药品等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推动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履行,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养殖标准,促进养殖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结语

通过本文对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对策的探讨,我们可以明确,改善废水处理、加强兽医服务、提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规范管理流程等措施,是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显著促进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改进废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养殖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健康。加强兽医服务,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疾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知识更新,能够确保科学养殖技术的普及和正确应用。规范管理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养殖场的运行效率和生产力。

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推动畜牧业现代化转型,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市场挑战。政府应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政策法规,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科研机构应加大研究力度,推动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多方协作,共同推动畜牧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其在全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畜牧产品,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马希瑞,张婷婷.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08):165-166.

[2]杨绢绢.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畜牧业,2023,(10):32-33.

[3]季新语.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21,(19):119-120.

[4]张亚玲,付沿东.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现状与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09):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