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医护生助力健康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
关键词
湖南乡村;高职医护生;健康乡村建设;现状;影响因素
正文
引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卫生健康人才短缺,乡村医生的数量不足,质量相对较低。高职院校医护生群体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医护生助力健康乡村建设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下不去、留不住”等,导致健康乡村建设的人才缺乏[1]。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湖南高职院校医护生参与健康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影响医护生助力健康乡村建设的因素,以期为高职院校医护生参与健康乡村建设提供依据。详细内容如下。
一、“健康乡村”建设背景
1.国家战略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健康乡村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2]。
2.医疗卫生体系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依然较大,农村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已成为新时代下“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湖南省高职医护生的培养现状
1.对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国家层面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全面部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卫生领域也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其中,对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乡村振兴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量上,要满足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在质量上,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更高的学历、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服务上,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要向农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服务[3]。
2.乡村振兴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
一方面是要求其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当前,虽然湖南省高职院校培养了不少农村地区急需的医护人才,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毕业生缺乏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要、农民健康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
3.高职医护生的生源状况
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以每年6000人左右的规模为主,这意味着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从湖南省近年来的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招生时会将部分生源地不在省内、但有在本省就业意向的学生作为目标生源。以湖南中医药职业学院为例,该校护理专业每年的招生计划都会面向本省,但具体到每个专业,每年的招生计划则会根据省内各地市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4]。因此,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该校护理专业每年所招收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湖南省内除了少数几所具有“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外,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为“乡村振兴”培养相应人才的计划。而在湖南省内,对于其他医药卫生类专业而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等方式离开了本省。由此可见,当前湖南省内的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主要还是分布在省内各地市。但从长远来看,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湖南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医护生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医护生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建设水平较低。全省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备不全,部分医疗设备配置无法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使用需求;二是人才短缺,队伍不稳。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滞后,全科医生缺口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弱;三是管理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乡村医生”管理不规范、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等问题,工作效率低;四是思想观念落后,服务能力差。大部分村民认为乡村医生可有可无,认为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就是看病的,没有把乡村医生当成自家人;五是服务意识薄弱[5]。乡村医生对“健康中国”战略认识不到位,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六是服务能力较低。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诊疗水平较低等问题。
四、影响高职医护生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乡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1.专业的选择
目前,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开设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专业,但与农村地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相比,这些专业的招生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就业预期
据调查,很多农村地区医疗机构认为高职医护生是“来了就走”、“来了就用”的,这不利于留住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因此,如何提高高职医护生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农村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乡村生活环境和条件当前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很多人并不愿意到农村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因此,如何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成为吸引高职医护生扎根基层的重要因素。
4.个人因素
有关资料显示,在健康乡村建设过程中,医护生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自身的专业兴趣与意愿。当前大部分高职医护生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缺乏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只有当他们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乡村医疗卫生事业[6]。
2.社会因素
(1)民众对健康乡村建设的认知不足
大多数村民对于健康乡村建设并不了解,主要原因是乡村卫生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许多村民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另外,部分村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也不了解,认为这是村里的医生应该做的,而不是他们应该做的
(2)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实力不足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举办、承担政府卫生管理职能的农村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层预防保健以及基本医疗服务等工作。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实力不足会影响其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和开展适宜技术推广[7]。
3.学校因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影响学生职业发展、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的、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健康乡村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医护生正是适应健康乡村建设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医护生在助力健康乡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从而推动健康乡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医护生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医护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在毕业后从事工作时存在临床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8]。另外,高职院校医护生缺乏对乡村文化及乡村居民心理特点的了解,对如何助力健康乡村建设也没有清晰的认识。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湖南省“健康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完善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其医疗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拓宽乡村医生的晋升渠道,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三是在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四是在管理上进一步规范。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9]。
3.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口流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为乡村医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健康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
4.以“互联网+”为依托,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发展壮大农村健康事业
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群,这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乡村医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加强乡村医生对新型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5.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二是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责任制度等;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和激励政策[10]。
6.重视文化引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较低,通过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推广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鼓励公众参与健康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同时,还需要通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文化活动、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实施特色文化活动进家庭等形式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湖南省健康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着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基层人才资源短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就必须要重视和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会吉,薛桂霞,陈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民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9169份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12):214-225.
[2] 汪田骏,黄泽钰,邱露纯,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助力乡村医疗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4):4.
[3] 杨桂龙.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基于福贡县101名乡村小学教师的调查分析[J].云南教育:视界, 2022(13):69-71.
[4] 屈炎林.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荷叶镇辣酱产业为例[J].南方农机, 2023, 54(15):129-133.
[5] 唐瑶,易宣辰.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调查数据—基于湖南省的调查数据[J].现代农业研究, 2023, 29(6):48-51.
[6] 骆鹏,张瑞碧.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疆三地州的微观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34(7):124-127.
[7] 周爱民,黎敬章,王添,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株洲农村籍职教学生返乡就业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 2022, 53(21):91-94.
[8] 邓洁,申明达,尹芳园,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3, 36(1):15-20.
[9] 许泳培,柯文迪,林泽涛,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粤菜师傅"工程的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5):4.
[10] 余铭轩,许敏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政策优化--基于湖南省澧县农民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23(19):5-8.
作者信息:杨玲(198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护理教育、护理心理。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ND232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