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王慕举

​菏泽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7400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首先,针对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内容的明确问题,提出了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环境保护要求、文明施工行为规范、质量管理要求、监督和评估体系、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改进与学习等对策。其次,针对施工人员安全文明培训的加强问题,提出了制定培训计划、多层次培训、实战演练、定期培训评估、安全文明文化建设、持续跟进和反馈等对策。最后,针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识的提升问题,提出了领导示范与倡导、持续教育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监督与反馈、宣传与沟通、技术支持与创新应用等对策。通过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安全文明 施工管理问题与优化对策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显。安全文明施工不仅关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和环境品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施工现场事故频发、文明施工行为缺失、管理监督不到位等。

 

一、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问题

安全文明施工意识不足

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安全文明施工意识不足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事故风险增加:工人和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可能会忽视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缺乏文明施工意识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例如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同时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 影响形象和信誉:不文明的施工行为可能会给业主、监理单位以及公众留下不良印象,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1]

4. 法律法规问题:不符合安全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可能会面临处罚和法律责任。

5. 工作效率低下:施工中因为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而频繁停工或调整工作流程,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二)缺乏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安全风险增加: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增加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风险。

2. 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缺乏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施工标准不符、工艺不到位等,影响工程质量。

3. 责任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可能不清晰,一旦发生事故或纠纷,责任难以界定和追究。

4. 成本增加: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导致事故频发或质量问题,进而增加维修和补救成本,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5. 法律风险:不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能使企业难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面临罚款、停工等法律风险[2]

 

(三)员工安全综合素质较低

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员工安全综合素质较低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安全事故频发: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和技能,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和事故,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2. 施工效率低下:安全素质低下的员工可能无法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可能需要额外的监督和指导。

3. 质量难以保证:安全素质低下的员工可能无法正确执行工艺标准和施工规范,影响工程质量和完工时间。

4. 管理困难:需要额外的资源和精力来培训和管理安全素质低下的员工,增加管理成本和工作复杂度。

5. 法律风险:员工安全素质低下可能导致企业难以符合安全法规的要求,面临法律风险和处罚[3]

 

(四)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不够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安全管理漏洞:监管力度不足会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增加事故风险。

2. 施工质量下降:监管不够严格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无法有效监控,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完工标准。

3. 违规现象增多:监管不力容易导致施工单位或个人违规行为增加,如无序堆放材料、违规操作等,进而影响施工环境的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

4. 公共安全受威胁:安全文明施工监管不力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如施工噪音、污染等影响。

5. 法律风险增加:监管不到位使得施工单位难以符合相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可能面临处罚和法律责任。

 

二、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优化对策

加大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

在优化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加大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是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

1. 加强监管部门的组织和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管组织和管理,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包括优化监管人员的配置,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责。

2. 技术手段的应用: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监控摄像头、传感器技术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反应速度。

3.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流程:制定详细的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通过标准化的流程管理,确保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4. 加强监管与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建立监管部门与施工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形成监管与被监管单位的合力。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会议和现场指导,提升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文明施工意识。

5.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处罚力度:对违反安全文明施工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确保法律的威慑力和执行力。这不仅能有效减少违规行为,也能促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法规,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

 

(二)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在优化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是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关键一环。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

1. 制定全面的管理规定:建立详细、系统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操作手册,覆盖从施工前准备到施工结束的全过程。这些规定应包括安全生产标准、作业流程、应急响应机制等,确保施工各环节按规定执行。

2. 明确责任与义务:确定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相关责任主体的安全文明施工职责与义务。例如,施工单位要明确安全生产的首要责任,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3. 强化安全培训与教育:实施全员参与的安全培训制度,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降低事故风险。

4.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设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配备、作业程序执行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确保施工安全与文明。

5. 推行奖惩制度:建立奖励优秀和惩戒违规的安全文明施工奖惩制度,激励施工人员和单位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和文化。

6. 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7. 促进行业协作与交流:建立行业协会或平台,推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分享。吸取他人成功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

 

(三)明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内容

在优化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明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内容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和环保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内容要点:

1. 安全生产标准:确定并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安全生产标准。这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要求、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等,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 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噪音、震动、扬尘、废水、废气等排放控制标准。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境保护法规。

3. 文明施工行为规范:明确文明施工的行为规范,例如施工现场的整洁度要求、作业人员的礼貌待人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文明施工不仅关乎施工单位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印象。

4. 质量管理要求:确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材料选用、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质量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5. 监督和评估体系: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明确监督的频次、内容和责任主体。监督评估应包括现场检查、定期报告、事故回顾等,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和整改要求。

6. 技术创新与应用:鼓励并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以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技术创新不仅包括施工工艺的创新,也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7. 持续改进与学习: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总结经验、汇报问题,推广成功实践。通过行业交流会议、技术培训和案例分享,促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的更新和提升。

 

(四)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文明培训

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优化对策中,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文明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

1. 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全面的施工人员安全文明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周期等。培训计划应涵盖施工安全知识、文明施工行为规范、应急处理等方面,确保施工人员全面了解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要求。

2. 多层次培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安全操作培训等,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岗位和水平的培训内容。

3. 实战演练:安排实地演练和模拟场景培训,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安全文明施工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情景。通过实战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增强他们在实际施工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定期培训评估:定期进行培训成效评估,检查培训效果和施工人员的学习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安全文明文化建设:培养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围和文化,通过安全文明活动、主题教育等形式,引导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和文明施工意识。建立施工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帮助机制,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

6. 持续跟进和反馈:建立施工人员安全文明培训的持续跟进和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后的经验交流和问题解决,及时纠正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和不规范行为,保持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提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优化对策中,提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实现:

1. 领导示范与倡导:领导层要树立安全文明施工的典范,积极参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文化建设,通过言传身教推动施工团队形成共同的安全文明管理理念。

2. 持续教育和培训:不断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教育和培训活动,包括定期的安全文明施工主题教育、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全员的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奖励措施,鼓励积极参与安全文明施工的员工和团队,例如表彰先进个人或集体,激发施工人员的自我管理和责任感。

4. 强化监督与反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通过实时反馈和改进措施,提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实效性和执行力度。

5. 宣传与沟通: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的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外界传递企业文化和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同,推动安全文明施工理念的普及和推广。

6. 技术支持与创新应用: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如智能监控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提升施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安全文明施工的可操作性和效果。

 

结语: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问题与优化对策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确立明确的标准与规范、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管理意识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改善施工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的施工目标,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议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共同合作,全面贯彻落实本文提出的优化对策,不断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霄.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21):163-164.

[2]朱亚楠.论建筑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1,7(15):178-179.

[3]郑良奋.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探讨[J1.居业,2020 37(4):173 -1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