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调查评估及后续工作建议
摘要
关键词
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建议
正文
1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园是各类企业的集中聚集地,可作为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重点管控对象。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对园区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2 园区LDAR工作开展现状调查评估
调查评估园区渉VOCs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开展效果,掌握园区渉VOCs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真实情况,了解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现状,为指导园区企业开展好LDAR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1 园区企业评估抽样
1.分类型抽样
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重点发展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行业。经基础调查,园区涉及VOCs排放企业共有153家,根据园区企业LDAR工作开展状况,将园区渉VOCs企业LDAR工作开展情况分成三类,第一类为已至少完成一次LDAR工作的企业,共计21家;第二类为企业渉VOCs的管线与组件密封点可能大于2000个,而未开展LDAR工作的企业,共计18家;第三类为企业渉VOCs的管线与组件密封点数明显少于2000个,共计114家。
2.覆盖园区全行业抽样
为了解园区内相关企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情况,掌握园区相关行业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严重位置, 本次抽样调查在分类型的基础之上,覆盖园区全行业进行抽样。
3.重点行业企业抽样
结合园区入驻企业实际情况及企业LDAR工作开展情况,综合企业规模、行业类别、生产年限等因素,着重对园区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抽样。
根据以上企业抽样原则,通过前期调查和现场核查,并与长寿经开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园区企业抽样结果。园区企业第一类企业21家,抽取30%(向上取整),约7家企业;第二类企业18家,抽取50%(向上取整),约9家企业;第三类企业114家,抽取30%(向上取整),约36家企业。
2.2 园区企业评估内容
1.资料审核主要内容
项目建立(资料收集、装置适应性分析、设备与管线适应性分析、受控密封点分类及计数、密封点台账信息等);常规检测(检测器材配备、环境条件及环境本底值检测、检测位置及方法、检测频次等);泄漏修复与复测(泄漏维修时限、延迟修复条件、修复效果评估(复测)等 );质量保证与控制(常规检测及复测的质量保证与控制、检测仪器及校准气体的量值溯源、相关记录内容及审核等);LDAR运行管理(LDAR管理规定、法规标准适用性、人员培训、记录及LDAR报告管理、LDAR数据电子化管理等)。
2.现场核查主要内容
人员情况考察(企业LDAR项目负责人或管理人、项目建立人员、检测人员、维修负责人或管理人员、数据库使用操作人员);现场抽样检测(密封点台账与现场设备一致性抽查、密封点泄漏水平抽查)。
2.3园区企业评估结果分析
1. LDAR工作资料审核
抽取第一类已经至少完成一次LDAR工作的重点企业7家,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家,医药制药业1家。其中6家企业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LDAR工作, 1家企业自行开展LDAR工作。
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LDAR工作的6家企业,常规检测本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泄漏维修与复测有1家企业存在延迟修复情况,质量保证与控制1家企业存在仪器无校准记录,LDAR运行管理方面记录、LDAR报告保存完整,同时建立了数据电子化管理平台。1家自行检测企业,常规检测检测位置、检测频次及台账信息不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检测仪器无鉴定证书及校准记录,LDAR运行管理方面记录、LDAR报告不完整,未建立了数据电子化管理平台。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LDAR工作的企业比自行开展LDAR工作企业LDAR工作开展相对规范,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2.现场抽样检测
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对企业生产过程涉及VOCs原辅材料、容易发生泄漏的环节、设备及管线组件进行现场抽样核查。
现场抽样检测第一类企业7家,只有1家企业未发现泄露超标情况,整体运行良好,其余6家均存在泄露超标情况。
现场抽样检测第二类企业9家,密封点超过≥2000个的企业6家,应开展LDAR工作,有2家企业存在超标泄漏情况。
第三类企业抽查36家企业,24家企业存在VOCs泄漏情况,泄漏企业中6家企业抽查区域存在超标泄漏情况。
超标泄漏企业的行业类别主要是化学产品制造及涂料制造,泄漏区域或者设备主要涉及高温反应釜、原料储罐、搅拌器。
3 园区LDAR工作常见问题剖析
3.1 LDAR检测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园区大部分企业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LDAR常规检测工作,工作开展情况基本符合要求。个别第三方服务机构存在台账建立不完整、检测仪器无校准记录等问题,第三方服务机构LDAR检测技术水平存在差异。自行检测企业因自身技术能力不足,在LDAR常规检测工作中存在装置、设备与管线组件适应性分析不全面,密封点台账建立不完整,检测位置不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检测频次未按要求实施,检测仪器无鉴定证书、无校准记录,LDAR工作开展相关记录和报告保存不完整,未建立数据电子化管理平台等问题。园区企业LDAR工作检测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3.2企业人员不熟悉LDAR工作相关标准
园区企业因相关人员对标准中涉及装备、设备与管线组件适用性分析相关要求不熟悉,不能正确地分析装置内设备与管线组件是否涉VOCs物料,设备与管线组件是否符合豁免条件,导致密封点计数遗漏。普遍存在企业涉及VOCs密封点明显≥2000个,却未按要求开展LDAR工作的情况。企业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基本未参加过涉及LDAR工作的相关专题培训。普遍存在企业项目负责人或管理人员不熟悉LDAR相关标准、工作流程、LDAR工作管理和整体运行等问题。维修人员仅熟悉部分LDAR泄漏维修流程及技术要求,泄漏维修处理方法仅限于拧、换。
3.3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重复泄漏几率高
园区企业因日常管理不到位,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的设备与管线容易发生VOCs泄漏。抽查的7家第一类企业其中有6家企业存在密封点超标泄漏情况,企业在LDAR工作正常管控下,企业再次出现超标泄漏的几率为86%,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重复泄漏几率高。
3.4园区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严重
本次调查共抽查园区企业52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企业31家,占抽查企业的59%,其中超标泄漏企业有14家,占抽查企业的27%。从现场抽查情况来看,园区企业普遍存在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情况。
3.5医药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占比最高
本次抽查52家企业,存在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企业有31家,其中医药化工企业16家,占泄漏企业的52%,其中超标泄漏企业有14家,其中医药化工企业11家,占超标泄漏企业的79%,抽查企业中医药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占比最高。
4 后续工作建议
4.1推名录,强化LDAR检测技术水平
园区企业缺乏第三方服务机构资源,且第三方服务机构之间存在技术水平差异,导致园区企业LDAR工作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园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时应多方面比较,选择LDAR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且具有相关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自行检测企业应根据相关标准评估是否配置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及能力,按要求开展LDAR工作,保证LDAR工作开展质量。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可通过整合资源,筛选出LDAR技术能力强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推荐名录,供园区企业参考比较,选择技术能力强,服务好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4.2强培训,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园区企业对LDAR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人员参加LDAR相关专题培训机会少,专业技术能力差,企业LDAR工作开展效果不好或未按要求开展LDAR相关工作。园区企业可派专业人员参加涉及LDAR工作相关专业培训,加强学习LDAR相关标准和维修技能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4.3定制度,完善LDAR运行管理
园区企业在LDAR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日常排查周期长、检修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重复泄漏几率高。企业应完善LDAR工作过程管理规定及制度,定期对涉及VOCs设备及管线组件进行排查检修,对容易发生泄漏或重复发生泄漏的设备及管线组件(法兰、阀门)缩短检修周期,提高检修频率,降低设备及管线组件泄漏风险。同时完善LDAR运行管理记录及报告管理制度,做到记录全覆盖,可追溯。
4.4建平台,强化环保管理
园区生产过程中涉及VOCs无组织排放的企业较多,部分企业生产规模不大,对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管控不到位。园区涉及VOCs无组织排放的企业普遍存在泄漏情况,且部分企业异味明显,嗅阈值低。园区企业应承担主体责任,加强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在此基础上,提高工艺自动化水平,减轻恶臭物料的无组织逸散,主动积极地加强生产过程中废气收集及治理,强化环保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可建立LDAR统一管理平台,为园区涉及VOCs企业提供免费平台,强化园区企业环保管理。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可利用统一管理平台对园区企业LDAR建档情况、检测与维修情况、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实现对园区企业的“科技监管、精准溯源”[2]。
4.5抓重点,建设示范项目
园区涉及医药化工行业的企业较多,医药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VOCs的原辅材料较多,高温、高压环节较多。本次抽样核查结果显示园区医药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占比最高,因此园区医药化工企业的管控是园区LDAR管控工作的重点。对园区医药化工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专项治理方案,建设示范项目,树立行业先进典型,宣传行业优秀案例,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以点带面促进园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3]。
4.6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因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能力不足,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对企业LDAR工作开展情况监督还不到位。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VOCs监管能力建设,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定期联合执法部门开展重点行业企业VOCs专项执法行动,在LDAR开展情况、开展频次、废气收集及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密封点现场随机抽查等方面进行执法检查,依法依规严格处罚,加大执法力度,形成有效震慑作用,推动LDAR工作有效开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园区管理部门加强引导;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才能使得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落到实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诚,江苏某化工园区VOCs废气的管控现状及后续工作重点[J] 环保与节能 2021.01.025:50-51
[2] 徐宝平 何丹 朱剑玲,江西省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管控现状及建议[J] 江西化工 2021.05.005:15-17
[3] 毛丽娜 杨竟宪 张冰洁等,常州市重点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防治探讨[J] 绿色科技 2021.12.044:123-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