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智慧平台在高职旅游管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朱敏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744000

摘要

随着产教融合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将所学专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各学科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实践类课程尤甚。旅游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产教融合方面更是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数字产业发展以及学生对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特点,教学过程中更需要与时俱进,方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从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在分析旅游智慧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职旅游课堂教学中运用旅游智慧平台的若干举措,对当下高职旅游管理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智慧平台 旅游管理 课堂教学 探析

正文

此论文系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一部手机游甘肃”旅游平台在S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探究(2023B-542)的阶段性成果。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高职旅游管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1.课程实践性强。旅游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而旅游管理课程,就更是体现了旅游组织方或管理方对以上行为的服务、引导、营销和管理等过程的教学,其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不能单纯讲理论,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2.对教师要求高。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不似一些传统单一理论课程的讲解,而是更丰富的社会科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字、历史、文化、礼仪、艺术鉴赏、口才、管理等综合的知识,尤其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讲,还要求教师要具备较为丰富的时间经验。相较于其他课程,旅游管理教学对授课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3.知识面覆盖广。旅游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社会学可成,可以说是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要求在日常课程当中就要注重历史文化、科学科技、礼仪理解、口才交际、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高职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

1.学习兴趣不浓。从学生来源来讲,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学习素养不够高,一定程度上,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不够积极的情况,同时,个别同学也存在学习信心不足、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都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实操能力较强。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填鸭式授课十分反感,普遍存在对一些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事务非常感兴趣的特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碰到操作性多的教学活动时,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等方面都非常突出。

3.信息获取多元。当下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都相当多元,抖音、微博、论坛、微信等等各类社交软件及媒体都可获得知识或讯息,高职院校学生对以上渠道获取信息相对更多依赖,基本成了获取信息的主流。但对以上渠道归集一点,就是信息获取的载体大都通过手机方式获取。

4.学习持续性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仅在课堂学习的情况,即学生的所有学习只停留在课堂层面,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巩固等方面基本确实,这样,对不管哪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讲,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三)高职旅游管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培训。当下,高职旅游管理教学课堂的教师配备与传统的成基本一致,教师也一般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教师实践培训不够等诸多原因,造成高职旅游管理课程教师本身旅游管理的实践比较欠缺甚至没有,造成教学效果打折扣。

2.新媒体运用不够。教学活动中新媒体的使用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某种程度讲,对不同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新媒体需求和教学模式的不同,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更要注重不同专业之间新媒体使用的差异和针对性,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类教学设施在同一学校内则千篇一律,虽貌似使用了新媒体,但从专业差异需求及使用效果来看,近乎于未使用。

3.课堂氛围不活跃。由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后的回顾不够等原因,高职旅游管理课程普遍存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偏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的问题。

4.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受教师教学限制、学生实践操作少、课堂教学中没有使用贴合的信息系统较好地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二、智慧旅游平台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好处

(一)平台的针对性强。智慧旅游平台是一款将景区智能导游导览、乡村旅游服务、自由执业导游在线管理及服务等系统的服务平台,其在满足线上+线下方式推荐旅游资源,将手机与旅游完美结合,是一款便捷多维的“出行智囊”。不管是平台针对今后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使用、日常使用,还是就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来讲,可谓是量身定做,非常适宜的。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高职生对实操类课程较为感兴趣的特点,将智慧旅游平台的引入,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旅游管理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进而提高旅游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理论讲解多、实操经验不足对课程教学方面的影响。

(三)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智慧旅游平台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平台设计,将该平台运用到高职课堂,使高职旅游专业课堂讲授知识时,让学生能无缝式、全程式、高度体验式地对旅游产品、旅游知识及旅游营销等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掌握,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智慧旅游的氛围、提高专业技能,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实现“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岗位需求的全面对接。

(四)线上+线下教学充分融合。智慧旅游平台不仅可以使学生及老师通过线上平台对旅游管理知识通过实景展示的方式进行感受,弥补理论知识的讲解的不足,同时在线下旅游管理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讲课堂讲授内容与具体的景点情况有效链接,使课堂的理论讲解有实践支撑,也通过此种方式,辅导学生在使用该平台时能够感受到平台的“门道”。这种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不论是释放老师的教学压力还是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打造“永不离线”课程。因该平台在旅游实务中的操作性、全面性、应用型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该平台,不仅可以起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使用习惯,将其打造成“永不离线”课程,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注重在课后及课程实践中的运用,达到超越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高职旅游管理课堂教学运用智慧旅游平台的举措

(一)强化教师的学习和使用。一是在旅游管理教室培训体系中,要加入对智慧旅游平台的使用,用以弥补教室在旅游管理实践方面的不足,增长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方面的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在日常旅行及生活中要多应用,便于形成对旅游管理综合知识的更深层次认识,以及对旅游管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思维,为教学工作做好日常的储备。三是学校要多组织教师进行旅游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尤其是要结合智慧旅游平台中相关景区的线路设计、景点介绍、导游实务、酒店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的现场观摩,再与智慧旅游平台的对照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学生线上学习使用。首先,应该在旅游管理课程开始之初,给出35个课时的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且便于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全方位感受智慧旅游平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对旅游的热爱以及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热爱,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科的学习奠定较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要结合课本中的理论教学,让同学们在课堂之外,在智慧旅游平台的景点展现中,尽可能找出与本课堂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课堂内容之外的拓展知识点,让同学们超越课堂,即能够在“春风化雨”中学习到理论知识。三是改变传统的布置书面作业的方式,旅游管理课程可以布置学生观看智慧旅游平台相关景点视频、让学生通过在智慧旅游平台"线上旅游"的方式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线下学习使用。一是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引入智慧旅游平台,老师要对讲解到的旅游管理课程知识,对标智慧旅游平台中的“实战”内容,让同学们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联,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的融会贯通。二是在线下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到的内容进行自行设计,再在对照智慧旅游管理平台中景点实务中找差距,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景点解说词的设计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理论讲解内容,拟写智慧旅游平台中有关景点的内容,随后对照、修改,通过不断的训练,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三是在线下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智慧旅游平台中有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趣味性,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

(四)引导学生注重日常运用。不管是旅游管理平台和旅游管理课程,总的目的是要实践,运用于旅游管理实务当中,所以,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运用过程都离不开实践,而要很好的实践的基础便是熟练掌握,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校园内不管是课堂之内还是课堂之外要熟练运用智慧旅游平台,作为学习的工具熟练运用,培养习惯,形成学、用的思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校外时间参与旅游的过程中,站在游客的角度再对旅游管理知识以及智慧旅游平台进行反向评估,从而从多角度得到学习和锻炼,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三是鼓励学生找出平台BUG。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同学们就所学专业知识对智慧旅游平台中的内容进行修正,让同学们带着批判的态度学习,从而激发同学们学习和探究的欲望。结合教学活动,每周或者每月常态化举办智慧旅游平台BUG大赛之类的趣味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同学们加强理论知识的深层次学习。

总之,教学效果的提升是需要教与学双方面努力才会有好的效果,而教学过程中则可采取多种方法加以运用,才会出现综合的效能,本文所述的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中对智慧旅游平台的引入和使用只是笔者较为粗浅的看法,有待后续进一步和研究论证。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