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优势与挑战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周奉生 罗学生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应急管理局 邮编:343900

摘要

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林业工程对森林防灭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主要是以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优势与挑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详尽分析,阐明了我国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优势与挑战。研究发现,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林业设备和技术在火灾探测、火灾预警、火源控制、火灾扑灭和火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为森林防灭火工作立下赫赫战功。但同时,林业工程在应对灭火力量配置不合理、火灾波及范围扩大、气候变化加剧等挑战面前,也面临一些困难。鉴于此,本研究提出,林业工程必须迅速应对这些挑战,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防火效率。建议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并加强林业人才培养以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和恢复能力,使得木材可持续供应,实现防火与发展的双重目标。本研究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林业工程在防灭火任务中的作用,也提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思考和推进。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森林防灭火; 火灾预警; 气候变化; 林业科技;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林业的工程化、现代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林业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然而,与此同时,林业工程在防灭火工作中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如何更有效地配置灭火力量,防止火灾波及范围的扩大,也包括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多样化的防火环境。因此,研究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优势与挑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林业工程在防灭火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我们寻找应对这些挑战的新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森林防火效率,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提供给我们今后的研究一个新的考虑的方向和角度。

1、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优势

1.1 现代化林业设备和技术的贡献

现代化林业设备和技术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先进的火灾探测技术,如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能够迅速、精准地识别火源位置和火势发展,为防灭火行动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这一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火灾反应时间,还降低了对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灭火效率。

火灾预警系统的进步同样不可忽视。现代化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气象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早期预测火灾风险区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警系统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精确的火灾高风险区域图,协助制定科学、高效的防火策略[2]。这种技术手段在防止火灾发生前期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作用,从而减少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在火源控制和火灾扑灭方面,现代化林业设备如高压水枪、快速灭火车和空中灭火设备等,提升了扑火的效率和安全性。高压水枪和快速灭火车装备不仅能够快速抵达火灾现场,还具备强大的灭火功能[3]。空中灭火设备如直升机和飞机,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覆盖广阔的火灾区域,还能在地势复杂、地面交通不便的地区发挥关键作用。现代化智能控制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火灾扑灭过程中,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显著减少了人员伤亡风险。

火后恢复工作依赖于现代化设备的支持。例如,机械化清理设备和再植树苗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恢复被毁森林生态系统。这不仅加快了森林的自然再生,还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高精度土壤修复技术在减少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现代化林业设备和技术在火灾探测、预警、火源控制、扑灭和火后恢复等多个环节中均发挥了显著优势,为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2 火灾探测和预警在防灭火中的重要性

火灾探测和预警在防灭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先进的火灾探测技术,能够在火灾初期阶段准确捕捉到火情信号,极大缩短了火灾的发现时间。使用无人机、遥感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火情,提供精准的火灾位置和范围数据。智能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能够全天候自动化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升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火灾监测的覆盖范围,还增强了火灾监控的精细化程度,使得防火部门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做出反应,有效遏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通过整合各种探测和预警数据,可以实现火灾信息的综合处理和科学决策,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防灭火措施。这种现代化、科学化的火灾探测和预警体系,显著提升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1.3 林业工程对火源控制火灾扑灭和火后恢复的影响

林业工程通过先进的火源控制技术,能够迅速识别和隔离火源,有效防止火灾扩散。在火灾扑灭方面,现代化的林业设备,如航空灭火系统和地面消防器械,显著提高了扑火效率。火后恢复工作中,林业工程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加速受灾区域的生态重建,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生物多样性。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使森林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2、林业工程在应对森林防灭火挑战中的困境

2.1 灭火力量配置不合理对林业工程的影响

灭火力量配置不合理对林业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浪费、救火效果低下以及协调难度增加等方面。资源浪费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灭火力量配置不合理,有时在非重点区域投入过多资源,而重点区域却严重缺乏人员和设备。火灾现场的实时情况变化莫测,一旦火势蔓延,如果灭火力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便会降低整体救火效率。

救火效果低下的关键在于无法迅速响应和集中力量扑灭火灾。灭火力量配置不合理会导致消防队伍无法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迅速集结,有效扑灭火源,甚至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火灾应急响应的时效性和迅速调动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灭火成效,当灭火力量配置存在缺陷时,火势控制将面临更大挑战。

协调难度增加同样不可忽视。面对突发火情,灭火力量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确保火灾快速扑灭的前提。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各部门常常需要重新进行调派,进一步提升了协调难度,甚至可能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行动指令混乱等问题。这不仅降低了灭火效率,还可能增加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灭火力量配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中的表现。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灭火资源,对于提高火灾扑救效率、降低火灾损失和确保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 火灾波及范围扩大对林业工程的冲击

火灾波及范围的扩大对林业工程的冲击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火灾波及范围的扩大直接增加了林业工程应对火灾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一现象使得火源控制和扑灭的工作不仅需要应对更大的面积,还必须迅速调整灭火策略,以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4]。大范围的火灾使得传统的灭火设备和技术难以迅速、有效地覆盖所有受灾区域。

火灾波及范围的扩大大大增加了林业资源的损失风险。大规模火灾不仅对树木、植物等植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造成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林业工程在科学规划和实施火源控制和扑灭措施时,必须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火灾波及范围的扩大对灭火力量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面积火灾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团队的共同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灭火力量的不足或不合理配置将直接影响火灾扑灭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高效的通信和指挥系统、快速响应和调整能力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火灾波及范围的扩大对林业工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在现代化灭火技术和科学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任务。

2.3 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工作产生显著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干旱加剧了火灾的频发性和规模,使森林火灾更加难以控制。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变化导致森林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改变,增加了可燃物积累,进一步提高了火灾风险。气候变化影响了灭火资源的调度和分配,使得林业工程在防灭火过程中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气候变化还对火灾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了林地恢复的难度。

3、对林业工程面临挑战的应对策略

3.1 林业工程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林业工程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在应对森林防灭火挑战中具有关键作用。现代林业工程需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以提升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效率。从火灾探测技术来看,遥感技术、无人机、卫星图像和热成像技术已成为精准监测火灾的有力工具。这些技术可以实时提供火情数据,助力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显著提高火灾处理效率。

在火源控制方面,智能化、自动化的防火工具逐渐得到应用[5]。例如,智能灭火机器人和自动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出动,缩短响应时间,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火险隐患,制定科学的防火计划,提前采取措施,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火灾扑灭策略方面,现代林业工程引入了高效的灭火剂和装备,例如水基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和高压水枪等。创新的灭火手段,如利用风力灭火、快速建造防火隔离带和动用空中灭火力量,都在实际操作中展示出巨大潜力,提高了扑救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火灾后的恢复工作也离不开技术创新。生态修复技术如人工造林、生态工程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在火灾后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新型材料和种植技术,可以加快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为林业工程应对森林防灭火挑战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方向,助力建设更为安全、稳定和可持续的林业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林业工程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森林火灾,不仅提高了火灾防控效率,也为恢复生态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2 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在面对愈发严峻的森林防灭火挑战时,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显得尤为关键。加强林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提升林业人才素质的基础,需结合现代林业工程技术内容,针对性地增加防灭火相关课程与实训环节。在职培训也是提升现有林业从业人员技能的重要途径,需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使从业人员熟悉最新的防灭火设备与技术。通过引进高端林业人才和专家顾问,强化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有效推动防灭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注重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激励具备林业、生态、气象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加入,有助于综合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林业部门还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职称评定、奖励和晋升等多种形式,吸引并保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不断提升林业工程在应对森林防灭火挑战中的能力。

3.3 林业工程和其他学科交叉,制定合理的防火与发展策略

在面对复杂的森林防火问题时,单纯依靠林业工程技术已难以全面有效地应对火灾挑战。跨学科合作成为关键,通过与气象学、生态学、遥感技术等学科交叉,有助于提升火灾防控和后期恢复的效率。例如,气象学的应用能够准确预测火灾高发时段,提供精准预报;生态学则帮助评估火灾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指导恢复措施;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森林火情,提高预警和扑救的及时性。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不仅拓宽了林业工程的技术边界,也为制定科学、全面的防火策略提供了坚实基础。跨学科协作不仅能有效提升火灾防控能力,还能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防火与发展两者的协同推进。

结束语

本研究全面梳理和分析了林业工程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分析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本文详细揭示了林业工程在火灾探测、预警、火源控制、扑灭和火后恢复等防灭火环节中的优势。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林业设备和技术正逐步显示出其在森林火灾防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林业工程在应对火灾力量配置不合理、火灾波及范围扩大、气候变化加剧等新的挑战面前,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此次研究强调,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森林防火效率,林业工程需要采取多学科交叉、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并加强林业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和恢复能力,实现可持续供应木材,达到防火与发展的双重目标。此研究的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林业工程在防灭火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也期待更多的同行者和研究者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去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推动我国林业防灭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傲,毛江艳,姜丹.乡镇林业护林防灭火工作的探究[J].农家参谋,2020,No.658(12).

[2]陈嵘.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在林业中的作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09):0067-0070.

[3]魏吉锋.普威林业局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J].绿色天府,2020,(12):15-15.

[4]莫志群.现代林业新型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4):162-163.

[5]唐晓丽.现代林业新型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1,(08):0301-03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