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的适用条件探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杨正远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550001

摘要

在现代隧道建设中,特长隧道的施工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通风问题尤为关键。通风竖井作为解决深埋隧道通风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施工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在特长隧道施工中,采用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的适用条件,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特长隧道;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适用条件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现代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的建设日益频繁,隧道穿越复杂的地质结构,深入地下数百米乃至千米,为人类的交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然而,隧道施工过程中,当隧道长度大于5.5km时,洞口的纵向供风已不能满足运营需求,如何有效地进行通风和排烟,已成为隧道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通风的方式主要有斜井及竖井两种模式,斜井解决通风排烟及增加工作面的需求,但通常里程较长,因隧道走线较低,难以选择低于设计路线洞口,大多反坡施工,排水困难,运渣难度大。通风竖井作为隧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通风排烟通道,按出渣方式分为正井法和反井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开挖方式尤为关键。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原理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是一种创新的施工技术,尤其在深埋隧道中,它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的局限性,展现出高效、安全、环保的优势。本节将详细解析通风竖井反井法的施工原理,以及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反井法施工的原理基于钻孔和爆破的结合,首先通过深孔潜孔钻机施工导向孔,这个导向孔是反井施工的起点和导向。接着,使用反井钻机沿着导向孔进行反向钻进,钻机的钻头在地下反向旋转,扩大导向孔,形成一个溜渣通道。这个过程中,钻机的下钻和提升动作交替进行,使得渣土能够通过溜渣通道排出,避免了传统降挖法中渣土堆积的问题。

施工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导向孔施工:利用深孔潜孔钻机,按照预先设计的路径和倾角钻入地下,形成导向孔。导向孔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反井钻进的准确性,因此,需严格控制钻孔参数。

2.反提扩孔:反井钻机沿着导向孔下钻,钻头在地下进行反向扩孔,扩孔的同时,岩石碎片通过溜渣通道排出。扩孔过程中,需根据地层特性适时调整钻进参数,以保证扩孔的效率和质量。

3.钻爆法开挖:随着反井钻机的提升,上方的岩石通过爆破法破碎,新的岩石被破碎后,通过扩孔形成的溜渣通道排出,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4.围岩支护与结构施工:随着竖井的加深,应及时进行围岩支护,防止地层失稳。同时,安装通风、排水等设施,确保竖井的功能完善。

5.溜渣系统管理:溜渣通道的维护与管理至关重要,需确保通道畅通,防止阻塞,影响渣土排出。

6.安全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安全监控,包括对地下环境的监测、施工设备的检查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由于渣土即时排出,减少了工作面的干扰,加快了施工进度。此外,它能有效应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如在软弱地层或者含水层中,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能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同时,相较于传统方法,反井法对环境影响较小,尤其是在噪音控制和尘土排放方面。

、适用条件分析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在深埋隧道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然而其应用并非无条件。本节将基于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经济成本工程技术及主洞施工进度等多个维度,对反井法的适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

1. 从地质条件来看,反井法施工在多变的地质环境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它对灰岩地层适应性较强,既保证了施工中的正常钻进,又能避免产生较大面积塌方,地层岩性可通过先导孔在钻进过程中提前预知,可在开挖前对地质不良段进行注浆加固处理。然而,对于极硬或极破碎的地层,如花岗岩或片麻岩,反井钻机的钻进效率可能会降低,此时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施工方法或改良钻进技术。

2.施工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反井法施工对通风和排水要求较高,以保证地下工作面的空气质量,防止积尘和有害气体积聚。在高地下水位的环境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确保工作面干燥,同时降低施工风险。此外,环境敏感地区,如城市中心或生态保护区,反井法施工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采用低噪音设备和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经济性是决定施工方法选择的关键因素。反井法施工设备投资较大,包括深孔潜孔钻机和反井钻机的购置和维护成本,以及较高的初期施工准备费用。然而,其高效性有助于缩短施工周期,从而降低总体成本其利用主洞出渣,减少了运输通道及弃土场成本,在考虑经济性时,应综合比较反井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的直接及间接成本,以及可能的工期延误和安全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4.工程技术可行性是另一个影响反井法选择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对导向孔的精确控制,反井钻进参数的优化选择,以及对地质条件变化的动态监测和调整。反井法施工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和丰富的经验,对施工组织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施工现场的空间限制也可能影响反井法的实施,特别是在城市地下空间,需考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

5、主洞施工进度是实施反井法施工的必然条件,反井法施工的关键点为向主洞出渣,所以竖井施工前主洞必须掘进至竖井位置,并具备开挖联络通道条件。若拟选竖井位置距两端掘进贯通点较近,竖井完工晚于主洞贯通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的适用条件广泛,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隧道工程。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经济成本工程技术可行性及主洞施工进度综合考虑,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案设计,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四、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隧道工程的日益复杂,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技术也在持续发展和创新。这些创新不仅体现在施工工艺的优化,还包括施工设备的升级、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的施工方案。在本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创新,分析当前的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施工工艺的优化

在反井法施工过程中,导向孔的精准控制和反井钻进的参数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遥感技术的进步,导向孔的导向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GPSGIS和惯性导航系统的集成使用,使得导向孔的定位更加准确,减少了偏斜的风险。同时,通过采用二阶重力效应理论修正纵横弯曲模型,研究人员提出了控制导孔偏斜率的计算公式,使得钻孔过程更为科学和高效。在钻进参数的选择上,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钻进试验,系统分析了钻头类型、转速、推进速度和泥浆参数对钻进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施工参数提供了实证依据。此外,光面爆破技术在反井法施工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精确的爆破设计和施工,有效控制了爆破对围岩的破坏,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噪声和粉尘的排放。

2.施工设备的升级

随着设备技术的革新,反井钻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型反井钻机采用了更先进的液压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质条件,同时减少人工操作的误操作风险。设备的智能化也使得施工过程中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更为便捷,有助于实时调整施工策略,提高施工质量。

3.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在施工管理层面,BIM(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施工过程的管理更为精细化。通过BIM,施工团队可以模拟施工过程,预测潜在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如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监控施工环境参数,如地下水位、地应力和有害气体浓度,确保环境安全。同时,施工数据的实时上传和分析,有助于管理层做出快速决策,提高施工效率。

4.绿色环保的施工方案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环境友好型施工方案成为反井法施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噪声、尘土和振动,以及对施工废弃物的合理处理。例如,采用低噪音的钻进设备、优化爆破方案以减少尘土扩散,以及开发更环保的钻井泥浆,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五、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反井法施工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反井法施工设备将进一步智能化,实现钻进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及施工过程的自主监控。

2.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地质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深化对反井法施工机理的理解,推动施工工艺的持续创新。

3.绿色施工: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环保型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将成为反井法施工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实现更小的环境影响。

4.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针对极端地层,如超硬岩石、深水地层等,反井法施工技术将面临新的挑战,研究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和设备,以适应这类复杂条件。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正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些改进不仅将提高深埋隧道建设的效率,还将对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分析

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的案例分析是实际工程成果的展示,通过具体项目的经验总结,可以直观地了解反井法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列举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案例,以展示其实际应用和所取得的成果。

1.案例一:当金山隧道通风竖井

当金山隧道位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石硬度较高的地区,采用反井法施工通风竖井,该工程实例充分展示了反井法在硬岩地质中的应用优势。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反井钻机和优化的钻进参数,有效克服了地层硬度高带来的施工困难。反提扩孔后的溜渣通道保证了渣土的即时排出,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风险。整个工程中,通过科学的地质监测和实时数据反馈,成功规避了地层塌方和涌水等问题,确保了施工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工程完成后,竖井的开挖精度和支护质量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后续的隧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案例二:镜岭隧道通风竖井

镜岭隧道地处岩溶发育区域,地下水位高,施工环境复杂。在通风竖井的建设中,应用了反井法,通过精确的导向孔定位和反井钻进参数的调整,成功穿越了富含地下水的岩溶地带,避免了可能的塌方和突水事件。同时,反井施工的高效性使得竖井的开挖进度远超传统施工方法,大大缩短了整个隧道的建设周期。在环境控制方面,反井法的封闭式施工工艺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噪声和尘土的排放控制,满足了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参数和地质监测的持续优化,镜岭隧道通风竖井的建设不仅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也提升了隧道的环境质量,为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案例三:子母岩隧道通风竖井

在建子母岩隧道通风竖井井深428m,将主洞分为2591m4816m两段,竖井出露的地层岩性有:第四系残坡积黏土,主要分布在竖井地表,厚00.5m;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灰岩、灰岩夹泥质条带,局部有少量灰岩夹泥岩及泥岩夹灰岩,底部含炭质泥岩及煤线,竖井地表出至深度165米段;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竖井深度165米至竖井底部段。采用反井法施工,定向钻孔偏差54cm,精度达到1.3,施工过程中无塌方、突水突泥现象,掘进岩壁完整,光面爆破效果较好,施工中安全可控。

通过上述已完工及在建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在不同地质条件和环境下的良好适应性。尽管反井法在技术要求和初期投资上较高,但其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对环境影响的控制能力,使得它在深埋隧道通风竖井建设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以上案例中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在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下选择反井法施工提供了有力的实例支持,同时,这些案例也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如地质勘查的精度、施工参数的优化以及现场管理的精细程度。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有助于未来施工中更好地实施反井法,提高隧道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深埋隧道通风竖井的反井施工法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空间限制较小且对施工效率有较高要求的项目。同时,施工前的地质勘查、设计优化和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监控是保证反井法成功实施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深埋隧道建设中,能够看到更高效、更环保的通风竖井施工方法的出现,推动隧道工程迈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刘石磊, 童谣, 王树刚. 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中竖井风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2, 42 (S1): 104-111.

[2]史育峰. 公路隧道大直径通风竖井围岩压力计算及施工优化效果研究[D]. 长安大学, 2022.

[3]徐伟. 隧道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技术研究[J]. 中华建设, 2020, (07): 130-1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