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及创新性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史雨竹 、周燕北、梁艳青、吴化林

沈阳化工大学 110142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适应时代需求,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并进行创新性实践,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策略。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创新性

正文


一、引言

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优秀人才的导向性选拔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裹挟而来,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不再单一,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落实,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复杂且微妙的变迁。尽管党建工作在高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内部机制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该领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党建工作方法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契合度不高。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参与式、互动式的体验。然而,许多高校的党建工作依然延续传统的方式,如定期的理论学习会、报告会等,这些方式往往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导致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脱节,影响了他们对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理解。

2.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滞后性问题依然存在。尽管高校在低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意识有所加强,但仍未能完全解决低年级无党员、毕业突击发展的现象。这反映了党建工作对新生适应期引导的不足,使得新党员往往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锻炼,影响其后续的党性修养和素质提升。

3.党建工作与学生需求的对接不够精准。在当今社会,学生的价值观和兴趣多元化,对党的理论学习有着不同的需求。然而,党建工作往往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特质,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教育,导致党建工作未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传统的党组织活动往往以讲座、报告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在当前竞争激烈、兴趣多元的校园环境中,这种形式的活动往往难以激发学生对党的热情和参与度。组织活动应更多地结合学生关心的话题,开展讨论、实践项目,让党建工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非额外的负担。

5.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程度不足。在强调专业教育的今天,党建工作的教育往往与专业教育割裂,未能发挥其对专业教育的引领作用。理想的模式是,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过价值引领和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暴露出了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从更新工作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丰富活动形式以及深化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等多方面着手,以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创新性研究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在当前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一些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和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1.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对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和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通过创新性研究,可以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其参与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党组织,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2.创新性研究有助于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和质量。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党员的发展机制,优化发展过程,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新党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党的理念,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创新性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高校,党建工作不仅仅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它也是学科交流、专业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性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将新技术、新思维融入到党员教育和组织发展中,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深度交流,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创新性研究还有助于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通过创新性研究,可以寻找更好的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其吸引力和实效性,有效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工作。

创新性研究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可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模式探讨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变革中,保持党组织的吸引力,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了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节将探讨针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需要开展的创新模式和策略,为创新性研究提供思路。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创新党员发展机制。过去那种低年级无党员,毕业突击发展的现象,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未能完全消除。这不仅可能导致新党员缺乏充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还可能影响党员队伍的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高校应将党建工作纳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中,提高低年级学生对党的认识和认同,提前引导和培养其加入党组织的意愿,使党员发展更加均匀、有序。

2.要创新党建工作教育方式。过去传统的集中授课、理论学习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开展多样化的党员教育活动,如在线学习、互动讨论、实践项目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党建工作需要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高校应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个性化定制党建教育内容,提供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4.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传统的党组织活动往往缺乏深度和创新,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校应结合学生关注的话题,开展讨论、实践项目,让党建工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5.党建工作应与专业教育融合。高校应探索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价值引领和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党建与专业教育的双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的探讨,旨在寻找适应新时代的党建工作路径,以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落实,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良好环境。

、创新性研究方案设计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和学生需求。因此,在研究新形式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时,设计创新性研究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1.研究方案应该包括明确的研究目标。基于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研究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对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理解,优化党员发展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及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确定目标后,研究方案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2.研究方法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性研究可以通过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寻找党建工作与学生需求的契合点。定量研究则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党员发展机制、教育方式、活动设计等进行客观评估,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3.研究方案的步骤应该是有序且合理的。首先,进行现状分析,全面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党员发展机制、教育方式、活动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创新性策略,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方式,优化党员发展流程,丰富活动形式等。最后,设计并实施创新性研究项目,通过实践检验新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优化。

4.预期效果应该是提高学生对党的理论和实践的认同度,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研究方案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吸引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性研究方案的设计,应当注重与党建工作实际相结合,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研究和实践,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创新是解决新时代挑战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这个环境中保持党组织的吸引力,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了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过去的一些传统党建工作方法和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之前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和启示,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实现提升和改进。

1.我们要将研究成果有效传播。这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会、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等方式进行。这些活动能让我们与同行进行交流,同时也能让更多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接触到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从而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2.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创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通过设计和实施创新性的党建工作项目,我们可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工具、方法和策略,帮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3.要支持和鼓励创新实践。在推广创新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尝试和创新。这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资源,例如设立创新基金,推广优秀案例,提供培训和指导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在创新中持续发展。

4.要持续评估和改进。推广创新成果并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我们应当通过收集反馈、评估效果,以及进行定期回顾等方式,对推广成果进行跟踪和改进。这样可以确保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使之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将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通过有效的传播、实际操作、支持鼓励以及评估改进,我们可以将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党员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总结而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活动,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当持续关注这些问题,以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徐迪菲.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 (05): 92-94.

[2]齐常辉.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发展趋势、挑战与应对[J]. 高校后勤研究, 2022, (07): 21-24.

[3]吕怡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策略研究[J]. 林区教学, 2021, (06): 11-14.

[4]何林建.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实践创新研究[J]. 时代报告, 2021, (04): 44-45.

[5]黄键裕.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1, (02): 87-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