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审计监督的全覆盖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政府审计;审计监督;全覆盖
正文
近年来,社会治理需求日益增加,大量民生类建设项目随之推进,政府投资额趋于上升,资金的监管日益受到关注。政府投资审计作用于政府投资绩效提升、民生推进、廉政工作等方面,对于实现工作资源配置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显得重要。然而,现阶段,政府投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审计深度、审计力度、审计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实现对财政资金的风险防范,因此,探究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策略,改善此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要性
政府投资项目涉及教育、医疗、基建、社会福利等领域,实现全覆盖审计监督,确保审计监督不留盲区,通过此种方式,引导政府改变不适宜的投资,促使审计机关发挥经济发展“安全员”功能,增强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和支持。关于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提升政府透明度
信息的公开有助于公众监督政府行为,实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参与。通过全覆盖审计,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估,明确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效果,保障财务报告涵盖数据信息的全面性,揭示潜在的管理问题和风险,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的透明度要求。全覆盖审计揭示投资项目的具体运行状态,有利于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明确资金应用的流动去向,向民众展会资金利用的透明性,从而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和管理漏洞等问题。
(二)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
政府投资全覆盖审计,确保审计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全覆盖审计能够有效规范不合理资金的使用,让较大金额的公共资金支出在严格监督下,实现对公共资金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审计,有效确保公共投资受到严格监督,从而杜绝非法的利益输送,防止不当行为的发生。通过切实实现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深度、审计频次全覆盖,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督促政府工作人员遵守规范和道德准则,增强政府部门的规范性,发挥其反腐利剑的功能性。
二、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的问题——以C市为例
(一)C市政府投资项目概述
C市作为一个二线城市,C市政府投资项目涉及基建、公共服务等领域,具体如交通网络扩建、环境保护、医疗设施等项目。现阶段,C市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投资,积极建设科技园,促进创新驱动发展。C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工程项目共105项,包含新兴产业、基建、民生,政府计划项目投入比重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C市政府要求投资项目重科学、监督有效性,从而保障投资项目的成功。
(二)C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分析
C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定期发布审计报告,负责审计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同时,配置专业的人力资源系统,能够实现对项目深入、系统的审计。C市政府引进数据分析软件、风险评估模型等审计工具,通过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信息技术,及时识别异常数据,预测潜在财务风险,更为有效地专注政府投资项目具体情况。有助于提升政府的问责力度,民众发挥自身的政府监督职能,增强公众对政府财务管理的信任度,增强政府审计工作规范性。
(三)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存在的问题
1.审计深度覆盖不足
在审计全覆盖的环境下,民众期望通过对审计深度进行挖掘,揭示出项目数据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在C市审计中,专门的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覆盖政府投资项目有所不足,在事后审计项目中,投资审计人由于缺少前期环节的参与,所以,难以涉及前期决策的效益型审核。另外,在人手紧、时间有限的条件下,面对大量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投资人员只能依赖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无法挖掘存在的隐蔽性问题。缺少对项目整体绩效的评估,因此,难以实现对项目是否存在资源浪费、达成社会效益的长久评估。由此可知,审计机构及工作人员不重视项目绩效审计方式,审计人员缺少对项目的深入理解,由此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具体实现政府投资所得到的价值。综上所述,C市政府无法较好处理投资项目实施所存在的相关管理、风险问题,审计结果片面性较为凸显,难以有效应对前期存在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后期改正难度。
2.审计对象及内容覆盖不足
C市政府审计对象通常为大型项目,对小型、地方性项目重视力度不足,忽视了一些关键性项目,导致政府投资整体风险增加。存在部分手续不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小型、地方性项目没有被覆盖到审计计划内。在审计内容上,需重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合规性,审计机构需要在工程项目造价审核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若是出现审计单位欲逃避责任的情况,通常会审计先行,然而决定后行,从而规避管理责任。另外,也存在对于项目效率、社会影响评估存在不足,由此无法激发政府投资绩效潜力。对于以上问题,C市政府审计机构虽然采用了良好的技术工具,然而,由于审计人员利用先进技术工具能力欠缺,难以确定风险和收益,从而采取措施预防风险。
3.审计力量全覆盖不足
现阶段,C市政府投资项目呈现出增长趋势,审计监督全覆盖需要完成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资源的整合,然而,存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缺失的问题。例如,社会审计利用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审计关键及标准上同政府审计机关存在明显差异。中介机构在项目合法性、工程质量关注存在不足。在内部审计方面,政府审计人员数量稍显不足,缺少对内审力量的投入,部分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问题,使得审计工作不能全覆盖项目,如随着政府对制造、环境保护、信息等专业技术领域的投资,审计团队难以深入这些复杂项目中,缺少风险和管理要求的深入了解,致使审计结果准确性缺失,难以实现审计工作全面有效开展。
4.审计全覆盖功能不足
关于审计全覆盖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审计结果应用不足。C市政府所开展的审计业务注重事后合规性检查,无法在实现提供全面的风险评估,审计的风险控制优势不能较好发挥。第二,C市政府审计结果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审计报告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者,对于存的问题难以实现较好地整改。C市审计局所开展的建设审计项目,涉及项目主管部门、设计、监理、施工、代建等内容,这些项目均需要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审计大量的基数数据。在最终审计成果上,需展现工程投资核减额、揭示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然而,由于审计工作的难度增加,导致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针对性解决,还会导致这些存在问题在其他项目中出现。
三、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策略
(一)大数据技术方法全覆盖
现阶段,由于投资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存在差异,投资审计涉及监督范围较广,如果缺乏联网审计手段,则不利于数据传输信息化,无法为构建高效政府投资管理体系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应用大数据技术,其通过对财务数据、项目进度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使得审计人员了解项目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从而使得审计效率以及审计质量得以提升。同时,采取深度数据分析,对历史数据与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帮助审计人员识别数据异常,有助于审计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获取经济、社会、环境数据,为政府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使其成为提升投资审计效果的助理。在实现大数据技术方法全覆盖路径上,可以构建审计管理平台,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设置不同的数据格式,而针对相同类型的数据可实现接口标准统一,实现工程建设信息的统一管理。总之,现阶段,应加强投资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大数据技术方法全覆盖,政府审计部门应强化树立“科技强审”的理念,将投资审计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从而提升投资审计效果。
(二)项目管理方式全覆盖
关于项目管理方式全覆盖,可针对项目早期、项目开展阶段、结束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审计团队在投资项目的早期阶段,需开展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的审查,审计团队参与其中,分析市场走向、技术发展方向,使得投资项目符合整体财政规划。随着审计项目的实施,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团队持续监督和反馈,保障投资项目根据预计计划持续开展,防止出现资源的浪费。团队之间建立沟通机制,促进项目管理的高效率。项目结束后,需要对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估。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全覆盖的审计方式,完成预定目标和标准执行。除此之外,在对于重点项目上,应实施全过程审计,即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交付,同时,针对项目的合法性、质量控制、资金使用等环节开展审计,从而做到投资审计全覆盖。深入推进审计工作两统筹。在政府投资审计中,需要实现审计项目与审计组织方式的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强化审计机关的联动,发挥整体合力。针对不同规模的项目,应由不同的审计机关负责。例如,政府投资数额较大的项目,相应的审计工作应由审计机关负责;对于投资数额中等的项目,应由投资审计中心负责;对于投资数额较小的项目可以交由社会中介机构,由审计中心进行备案,抽审复核。
(三)人员组织方式全覆盖
关于人员组织方式全覆盖,第一,提升审计团队人员素质。审计团队人员需具备多元化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审计专业知识储备,同时,把握相关领域需求。针对科技创新项目,审计人员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以及领域风险。基建项目,审计人员需明确建筑材料价格、建设周期。随着政府投资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加剧,审计机构需注重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给予相关培训机会,如专家讲座、培训会,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掌握科学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团队的高效性。总之,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审计团队,从而提升政府投资的管理效果。第二,加强对中介机构人员的指导监督。为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需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规范其投资审计行为。在具体方面,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纳入社会审计力量,完善中介机构筛选机制;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对审计项目中的权利和责任;完善中介机构审计质量考评体制。第三,强化对内审人员工作成果利用。结合审计情况,揭示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对于审计成果充分运用,对于纠正不及时的问题,督促整改。
(四)审计结果运用全覆盖
为了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迅速响应,政府需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如审计报告已经明确提示项目在执行或财务管理存在问题时,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流程。加强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对于审计结果及审计整改情况需要向社会公示,提升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效能,推动廉政建设的发展。加大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关于整改机制需要整改时间表、整改进度跟踪,建立在线平台展示后续整改进度。提高整改质量,深入调研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严格依法查处违规问题。除此之外,政府要健全审计结果转化机制,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建立相关专业团队,提取关键信息,从而作为管理改进措施。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强化与各部门联动,通过交流,提升整个政府改进能力。强化项目管理信息披露,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开展业务总结培训,总结以往项目审计经验,通过经验总结工内审单位学习参考。
结语
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面覆盖作为政府资金透明使用的关键,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日益庞大,实现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有助于提升政府透明度,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估,明确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效果。同时,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实现对公共资金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审计,有效确保公共投资受到严格监督。通过对C市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审计深度、力量、内容及对象、全覆盖功能还存在不足。针对存在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策略,即大数据技术方法、项目管理方式、人员组织方式、审计结果运用等全覆盖,期望有助于政府改进现阶段审计监督方式,提升地方政府投资效益,优化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何康.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策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4,(04):66-70.
[2]唐瑶.政府投资审计中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N].财会信报,2024-01-11(005).
[3]张耀珍.构建政府投资审计监督新模式的探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3,(09):22-24.
[4]包剑平.以研究型审计理念破解政府投资审计难点[J].财经界,2023,(11):135-137.
[5]和秀星.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方式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9(12):27-31.
作者简介:徐子珺(1989.10)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现任职于山东省临沂市审计局,大学本科,审计师。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13号市审计局徐子珺收
手机:13853938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