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可视化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摘要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融合教育
正文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因而将思维可视化教学有效融合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从思维可视化教学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入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思维可视化教学理论
思维可视化教学理论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旨在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强调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在思维可视化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协助者[1]。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和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学习成效和思维能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尽管新课改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方式也在逐步变革,但仍有教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参与感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课文时,教师可能只是单向地讲解文字的意义和结构,而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探究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如果教师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会对课堂内容产生厌倦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难以持久。特别是在语文这一学科中,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重要的发展目标,而传统的讲授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思维发展。
(二)课堂教学气氛缺乏活力
另一个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气氛缺乏活力。在一些课堂中,教学氛围可能显得沉闷和单调,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活跃的学习氛围。这种情况通常由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引起。例如,课堂上缺少生动的教学案例、实际的语言应用场景或有趣的互动活动,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2]。然而,缺乏活力的教学氛围则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和课堂参与度。
(三)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随着社会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新媒体的普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多样化和碎片化,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花费时间在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空间中,而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还可能影响到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整体态度和价值认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文字的学习,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交流,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思维可视化教学融合策略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思维可视化规范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融合策略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通过图示化和构建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首先,思维可视化教学强调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调整教学重点。在课前预习阶段,思维可视化教学强调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调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预习导图或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和主题。预习导图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还能在课前为他们提供一个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机会。学生通过填写导图,不仅能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为课堂上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预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活动,还能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课堂教学阶段,思维可视化教学展示了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应用场景。以学习小学语文课文《观潮》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展示潮水来临前、潮水到来时和潮水退去后的情景。这种可视化方式帮助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逻辑思维,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的情节和背景。通过观察和分析导图,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语言和情景的记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意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在课后巩固评价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通过绘制导图,学生能够自主地梳理和整理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逻辑关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促使他们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和弥补理解上的漏洞。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导图,了解他们的学习思路和理解深度。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评估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数据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导图的详细分析,教师可以识别出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应用上的强项和弱项,有助于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和互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这种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朝着更加深入和有效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和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
(二)简化教学程序,拓宽学生思维视野
在当今教育领域,简化教学程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旨在优化教学流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减少繁琐的步骤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精炼和高效,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和学习深度。
教师在实施简化教学程序时,可以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其中包括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习惯。例如,通过思维导图、图表、概念地图等可视化工具,教师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和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这些工具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框架,还能促进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学语文中的“夏天里的成长”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生活场景和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夏天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思维导图或图表,展示夏天的自然景观、气候特点等,以此激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思考和感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夏天的景色、气温、活动等,还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此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彼此对夏季的经验和印象,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理解[3]。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夏季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简化教学程序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成效,还能通过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和学习深度,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以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创新潜能的引导者和激发者。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这些工具包括思维导图、概念图、流程图等,它们不仅有助于将复杂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通过教学实践和案例分享,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工具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自主探索和创作。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需求和困惑,并及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在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创作时,可能会面临如何表达复杂思想、选择合适工具等挑战。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指导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引导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失败和挫折,教师需要通过正向鼓励和建设性反馈,帮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持续探索和创新的动力。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创新活动如创新思维大赛、可视化作品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和分享创作经验的平台[4]。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比较,学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可视化工具和方法,抽象的语文知识被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像和图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完善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助力他们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余雅清.基于思维可视化构建小学减负增效新课堂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2,(18):1-5.
[2]尹坤香.思维可视化工具对学力提升的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22,(01):13-15.
[3]刘亚慧.思维可视化在小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23):161-163.
[4]张红霞,杨丽娜.思维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2021(04):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