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视域;初中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正文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相对新颖且高效的学习方式,将它引入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同样可以发挥出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突破传统无需思考、直接等待结果的被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任务群的探究中,所以能充分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让众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究后深刻感悟文本想要表达的内涵。
一、学习任务群概述
所谓学习任务群指的是,在真实的情境下确定与语文要素生成发展和提升相关的各类主题,并且设定大量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意见表达、梳理等自主活动后体会文本描述的环境,逐步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形成完善的语言运用系统。学习任务群具备以下的特色,首先,有明确群的概念、是一个有着严谨逻辑的结构,从数学角度出发去理解,它代表的是代数结构,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去理解,它代表着内部的任务有同类的意思。其次,任务的概念。群的载体是任务,在学习任务群中将与文本相关的碎片知识整合在一起,将它们按照线性方式汇聚起来,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就是基于知识点各项工作而生的,如阅读、鉴赏、表达等等。总的来说,学习任务群的各个任务间必然会呈现出彼此关联的状态,而且它们还能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被排列出来。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学习任务群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目标在于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他们提供指导,让大家可以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简言之,教师要结合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来实施教学。设定任务群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必须贴合学生不同年龄学习阶段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与他们诉求维持统一的任务,让大家在完成任务探索后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素养,这样看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群的设定价值维持高度和谐,这就是推进两者融合教学的重大意义体现。
具体来说,在阅读课堂上构建学习任务群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因为任务群能带领着学生从文本中出发逐步寻找答案,在此期间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词汇完成积累,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另外,任务群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总结解决各项问题。其次,任务群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任务群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必须以团队的形式来学习,所以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大家在相互交流、彼此支持后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个人的团队配合能力。最后,任务群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欲望的驱动下发挥个人力量、接触并探索新知识,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好习惯。
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围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学习任务
在初中语文教学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学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设定任务群。具体的流程如下,先吃透教材和课程要标准,然后再分析学生的实际诉求,接着围绕着核心素养考虑学习任务的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设定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再次,教师还应该结合着教材文本的重点按照双线并行的方式设定任务。
举个例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初中课程体系的第一个单元,在小学与初中阅读学习中发挥出衔接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该单元的阅读任务群设定。建议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需要之后,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任务,1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建立想象和文字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构建出文章描绘的情景,领略作者想要传递的景色之美。2美词积累,先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掌握词语的含义,了解汉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备丰富内涵的事实。3重音及停连的把控,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汉语声韵的美感。4做好课文语言的揣摩,深层次体会在文本中作者所采用的比喻、拟人等不同的修辞手法,明确这些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效果。5作文仿写,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在归纳写景散文具备基本特色后,将它们内化于心,尝试着撰写与春夏秋冬等主题相关的写景文章,并且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文本中。在展开单元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将以上任务清单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前对阅读想要实现的目标任务一目了然、形成清晰的认知,如此安排在未来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参考任务完成学习,知道在完成一项任务后下一步应该怎么走,理顺个人的阅读思路,充分体现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2.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想要释放出学习任务群的最大化价值,教师应该突破传统以个人讲解、学生听讲为主的模式,试着将其升级为教师全程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模式,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深度的思考,大量接收消化各类新知识点,真正获得课堂的主动权。举个例子,在《马说》中应用任务教学法展开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醒学生看阅读的提示,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在提示和注释的辅助下,学生应该能大概地理解文章内涵,接着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对标个人分享的学习任务群认真地研读三个问题,1在文章开头两句话将伯乐和千里对举,作者是怎样向大家阐述两者间内在关系的?为什么这篇文章被命名为《马说》而不是《伯乐说》?2而在作者看来,千里马身上的最突出特色是什么?为什么在文本中作者会反复强调千里马的这一特点?3在结尾处作者运用了设问这样的修辞手法,按照自问自答的方式去论述,请问它在全篇中发挥出怎样的价值?“不知马”这个结论有什么内在含义?虽然以上任务是以提问方式导出的,但其实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快速明确未来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留出时间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自主合作探索,借此促进个人的深度思考,提高众人的自学能力。
3.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实践活动
语文教与学的一大主要特色都体现在实践上,之所以过去有些教师会陷入对语文的一般性分析、浅表性讲解,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语文实践的本位特色。语文课设定任务群能很好改变只注重填表诵读、不注重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的问题。具体来说,学习任务群可以建立多个阅读实践任务,让学生逐步从2D过渡到3D状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个人的阅读素养,提高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举个例子,在围绕《君子自强不息》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定一个“我的精神小屋”的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以6~8人的小组为单元,借助书籍或者网络渠道收集一些与自强不息这一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汇总在古今中外众多名人对自强不息的看法,在班级内交流“应该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应该怎么调整自己才能做到自强不息”等话题。接下来要求大家收集自强不息的典范人物,通过采访他们撰写采访稿,并且在班级内展示的方式去交流看法。最后,围绕着青年当自强不息的主题组织班级内的小组演讲比赛,在结束比赛后,由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评出表现最优秀的几个小组并给他们颁发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等不同奖励。当然如果时间有限,那么在实践活动任务群的设定上,教师可以简化一些,选择如朗读、情景对话、现场报道、辩论、演讲等形式也不错,总之只要确保这些实践活动任务群是服务于学生阅读需要的即可。
4.关注学习过程,构建科学评价方法
在学习任务群的模式下,教师应该将任务群列为课堂的基本组成,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评价学习任务群的落地成效可以了解过去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还能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水平的发展改变,因此在学习任务群的点评中,教师要将多种不同手段融合在一起、打造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绝不能只体现结果,还要关注整个过程。另外,建议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加评价,按照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得出更客观科学的结论,在自评的过程中得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好反思和总结,在互评中则要求大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给出的建议,明确未来的调整方向,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表现得更优秀、更规范。
比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涉及的主题是戏剧,戏剧本身就需要以群体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在该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构建学习群,突破以往阅读、写作、交际、综合性学习割裂的状态,为学生打造综合且开放的实践活动平台,以整个大单元作为活动任务,在系统中将各个部分列为独立的活动任务单,然后让学生以任务群的方式完成戏剧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做好分组讨论、责任分工,而且还应该共同探讨设定适合的剧本,在持续排练后在班级内完成戏剧演出,最终得让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展开自评、互评,在组外进行自评互评,确保最终大家都可以获得更完整的评价体验。
总的来说,学习任务群打破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通过各类任务群的设定,可以让学生完成“教师要我学”到“我要主动学”的正向转变,此举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上的效果非常突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后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应用学习任务群手段,在课上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众人的鉴赏以及思维辨析等多元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公务员期刊网,2019.
[2]李丽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素质教育报,2020.
[3]曾明华.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32):42.
[4]齐丽君.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32):36.
[5]顾春淼.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7(15):279-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