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煤矿;机电技术;自动化
正文
引言
现阶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相对较高,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煤矿生产效果并不理想,在煤矿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发展形势良好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重视,以机械方式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有利于提升采矿效率和质量。
1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应用特点
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应用具有高度智能化。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机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监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矿井各种设备智能监测、分析和控制。智能化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并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方案,从而提高矿山生产智能化水平。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应用具有高效性。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快速、精确操作和控制,从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例如,在采掘设备中,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矿机的自动导航、自动掘进和自动卸载,减少人工操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采煤效率。在矿井通风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矿井气体浓度和流速变化,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矿井空气的质量和流通,从而提高通风效果。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应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矿山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定制。不同的煤矿还可以根据规模、工艺流程和资源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个性化应用。同时,随着矿山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自动化应用还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和技术更新进行系统扩展和升级,与时俱进。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应用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自动化应用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浪费,提高生产质量和产品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通过精确控制设备运行和能源利用,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现状
分析部分煤矿生产现状,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问题,包括煤矿生产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少先进的观念,风险管控理念落后,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治理和及时处置关注不足,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缺失。在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实践中,由于人员的观念落后,技术落伍,导致了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等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甚至有可能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究其根本,这都是由于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在机电技术的管理工作中,知识面狭窄,操作设备不规范,维修管理缺少技术支撑,增加了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概率。在煤矿生产中,管控工作落实不到位,落后的管控模式下,人员的责任意识、综合能力不足,忽视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了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增加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这些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改进的问题。
3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应用路径
3.1改变管理观念
为了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在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工作实践中,管理人员要结合现状进行对落后管理工作方式加以改造和创新,加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加机电设备与维修领域的资金投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管理人员要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灌输新理念,促使煤炭行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强化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行为规范,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3.2煤矿提升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提升机承担着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的地上地下运输工作。由于煤矿提升机需要不断地将矿井内所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运送至地面,因此要利用自动化系统控制其快速循环运转,保证煤炭运送路线准确,运送过程安全,这样才能充分解放人力,提升机械运行精确度,切实保障运送安全。目前,煤矿提升机自动化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不仅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对矿井内部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实施有效监控。还能利用控制系统,实现操作台远程作业。
3.3电牵引采煤机与矿井监控技术
在煤矿作业中,采掘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煤矿井下的瓦斯、粉尘等各种元素,会对煤矿开采工作带来不同程度干扰,甚至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自动化技术在采掘设备中的应用,可以对上述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比如,在应用电力牵引采煤机时,与液压牵引机对比分析,电力牵引采煤机的优势较为明显,牵引特性比较优越,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不断优化牵引采煤机的性能。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整和优化采煤进程,保证设备的合理利用。在检测环节,如果发现采煤机出现下滑等问题,可以立即启动自动化控制系统,避免下滑。采煤机在投入正式运行时,并不需要设置任何防滑装置,有利于煤炭开采率提升,同时还可以缩减人工成本投入。煤矿生产工作基本上是在地下完成,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稍有不慎,会引起事故,无形中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无法保证煤矿的稳定发展。要想分析和处理现有问题,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对煤矿生产监控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促使煤矿在监管方面朝着一体化趋势转变和发展。现阶段一体化监控系统在应用时,整体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系统并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较大,可以对井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展开全方位监控,同时还可以对传输、防爆等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应用时,一旦矿井内出现危险事故,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立即将相关数据信息上传,确定事故位置。自动化通信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还可以准确判断事故原因,为救援以及事故防范处理等各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3.4升级机电设备
对老旧、落后的机电设备要进一步的升级,及时更换已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机电设备设施,机电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受恶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隐患多、风险高,设备的磨损程度各有不同。针对已经发生安全隐患和设备磨损问题的设施,要及时更换、更新设备,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操作技术要点,增强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降低设备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提高生产效益。企业需要将充足的资金投入到设备设施的更新和改造中,加强对老旧设备问题的排查、治理,更换掉性能不佳、磨损严重的设施,解决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优化设备性能,打造高质量的机电设备运行系统。
3.5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
首先,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上。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集成控制,就可以实现对井下传送设备的自动调节和操作。例如,在煤矿井下,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输送带的启停、速度调节和物料分配的自动控制。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物料需求和输送带状态,自动调整输送带的速度和运行模式,确保物料顺利传送和分配。同时,控制系统还具有故障检测和排除功能。如果传感器检测到输送带的异常振动或张力问题,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自动停机,防止出现损坏设备的现象。此外,系统还可以自动识别故障点的位置,使维护人员能够迅速定位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停机时间,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效率。其次,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涉及安全监测和保护应用。在井下传送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在传送设备上安装安全监测装置,如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冲击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过载或堵塞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保护措施,如停止输送设备运行、启动紧急停止装置等,以此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最后,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还可以应用于物料监测和管理。通过安装物料传感器和称重装置,可以实时监测传送设备中物料的流量、含水率和质量等参数,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传输到数据管理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借助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物料的精确计量、质量监控和库存管理。同时,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优化物料的传送和分配,提高传送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物料利用率。
结语
总之,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为了更好的提升生产效率与经营利润,应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各系统之间的配合程度,最大程度的保证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多个领域的灵活应用有效提升了煤炭资源的开采率,降低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能够更好的保证井下人员的安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认识到了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的与时俱进,将自动化与煤矿机电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实际应用管窥[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07):173-174.
[2]段加攀.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及运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2):131-133.
[3]秦雷.探讨煤矿机电自动化集控的发展与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1):140-141.
[4]张俊峰,马忠强,李红勇.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3,64(13):222-224+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