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开展
摘要
关键词
生活教育视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
正文
引言: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游戏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活即教育”体现在生活中也表现在教育中。目前,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已经在越来越受重视了,尤其体现在幼儿游戏化教学中。
一、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本质与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我国幼儿游戏化课程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教育基础,这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成长。在以前,幼儿游戏通常都是作为幼儿教学的辅助,没有能够发挥主要特征[1]。但是,现在游戏已经完全融进幼儿教育中,教师利用游戏化课程促进开发幼儿游戏探索能力,使得幼儿教育从知识传递改变为智力发展阶段。所以,无形之间给幼儿最好的成长带来滋补,幼儿通过对教学课程能够体验游戏的乐趣,从而幼儿可以有效快速的进入游戏中,达到一种娱乐与学习并存的层次,也能发现幼儿自身的潜在发展能力。
二、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重要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状态下进行游戏化课程的开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教师通过课程游戏化课程的开展,有利提升幼儿的认知,认知的基础就来源于实践,在幼儿成长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对幼儿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是推进教育游戏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教育内容融进游戏化课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身心投入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其认识能力。幼儿在游戏化课程教学中,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帮助。幼儿在参加游戏时,能增加自身的词汇,促进语言能力,还能增进幼儿的探索欲望,所以就能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2]。幼儿在玩游戏过程中,会有困难不能解决,这时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方式帮助幼儿,在帮助幼儿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化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游戏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加增兴趣的情感体验。所以,生活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是开发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
例如:教师让幼儿进行角色互换,增加教育的有趣性,这样,幼儿还能有更多更好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扮演动物上,一个幼儿充当老虎,一个幼儿充当狮子,进行角色互换表演。
三、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开展策略
(一)开发生活游戏,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随着上学的年龄,目前幼儿上学年龄在三至六岁,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在生活上根本离不开教师,例如吃饭、脱衣、穿衣、如厕等好多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带领。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开发生活游戏,通过生活游戏,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3]。
例如:教师在幼儿进食的时候,应该培养幼儿的自主进食能力。有些教师会在幼儿进餐时,才告诉幼儿如何使用餐具,但是由于午间吃饭时间较短,又考虑到幼儿有差异性,所以,在这期间幼儿会失去耐心,幼儿的自理能力很难养成。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开发游戏化课程,利用手工课,通过游戏锻炼幼儿使用餐具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投喂游戏,幼儿使用筷子和勺子向小动物进行投食,有一个空碗放上石子或者豆子,幼儿用勺子或者筷子投喂给玩具动物,幼儿之间可以进行比赛,看哪位幼儿喂得快就有奖励。通过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进食效果,又能体会生活中筷子和勺子正确使用方式,从而也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利用同样的方式,教师也可以锻炼幼儿穿衣服和脱衣服的能力,让幼儿给玩具动物穿衣服或者脱衣服,进行比赛。教师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也要加以表扬,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既能锻炼幼儿的生活技能,又能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融入生活游戏,落实知行合一理念
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为幼儿建造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幼儿在学习或者游戏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把答案给幼儿说出来,应该以引导的方式,指引幼儿独立找到答案并学会自己解答。
例如: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程时,给幼儿探索的机会,将进行的资料放进游戏中。所以,教师在幼儿进行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提供帮助,引导幼儿探索生活的秘密找到所需要的答案。
(三)开发亲子游戏,改善幼儿亲密关系
由于现在的家长工作比较忙,陪伴幼儿的时间较少,所以,在生活教育视野下对幼儿展开游戏化课程,幼儿游戏化课程不能只在幼儿园进行,还要做课外延伸,开设很多的亲子课程,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游戏。幼儿园的亲子课程,还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实则是在提升家长的育人理念,
例如: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幼儿园在设计游戏课程的时候,先让家长进行安全培训,进行安全培训,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调动家长的参与度。
(四)注重游戏互动谈话,引导幼儿表达
幼儿才是学习的重要主体,教师一定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借助生活游戏感知生活真谛。以往的教育工作者只是带领幼儿开展游戏化课程,并没有形成互动模式,也使得幼儿表达能力欠缺,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互动。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合作活动,将幼儿进行2-4人分组,组员之间搭建小火车,在轨道上奔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这个小火车有点短,要是长一点就好了。幼儿小组听到以后马上沟通:我们可以建构一个长火车。在询问和回应中,幼儿自主学习建构火车。幼儿在这个游戏中,体会了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多人的组合能使幼儿健康成长快乐,提高幼儿的做事条理性,也能在合作小伙伴中感受到相互合作和理解的愉快之情,从根本上,也提升了幼儿的表达能力[4]。
(五)开发户外游戏,扩展幼儿探索能力
对于学前幼儿来说,正值处于好奇探索期,所以对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充满着好奇之心,如果幼儿长期在幼儿园室内则会有反感心理,不能有探索能力。所以,对目前的幼儿园来说有户外活动,是对幼儿成长的提升。比如参观公园、动物园、图书馆等场所,能更好开拓幼儿的视野。但是幼儿园目前不重视护外活动,缺少针对户外游玩的游戏。其实,添加户外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体会世界美丽景象。幼儿毕竟年龄较少,参加户外游戏,教师一定要注意,幼儿的人身安全。如此之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跟好奇心,也为幼儿心理深深埋下未知世界的探索口。
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公园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可以进行寻找不同花朵的游戏,将幼儿进行分工,分为几个相同的小组,找寻公园的花朵颜色与不同,看看最后哪个组找的多,会有一定的奖励。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以主动观察花朵花种的不同进行比较。幼儿在大自然中表现出更加直观地感受,都在感受每一片花瓣都是不同的,从而提升力幼儿的探索认知。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同样的办法使幼儿观察公园中有哪些小动物,幼儿通过教师的指引,会发现原来还有小蚂蚁、小昆虫等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间接观察,通过户外游戏,幼儿直接观察,幼儿直接发现了新大陆,对幼儿的探索欲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述我们进而得知,在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在开展游戏课程时,要贯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将幼儿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真实形成教学作合一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陈蓉.践生活教育思想,护幼儿本真童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02):69-71.
[2]张乐.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和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1(21):48-49.
[3]周秀娟.生活教育视野下农村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有效性探究[J].学周刊,2021(21):181-18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90.
[4]刘朝阳,李红.“三生”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的研究[J].家教世界,2020(12):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