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及采收率的提高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张伟,张南,刘文浩

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257900

摘要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飞速进步,高含水油田的开发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些油田的深度开发,如同在地质的迷宫中寻找生命的脉络,不仅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重重难关,更需要在提升油田整体采收率的道路上寻找新的突破。基于此,本文将对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及采收率的提高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采收率

正文


高含水油田,是指在开采过程中,产出的液体中超过90%是水,石油仅占极小比例的油田。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传统的开采技术在效率和经济性上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大量的水资源需要进行处理和回注,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高含水环境下的油藏特性复杂,对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高含水油田的开发策略。

 

1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的难点

1.1油水混合严重,影响采油效率

高含水油田中,大量的水资源与石油混合,增加了采油的难度。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使得油层压力下降,影响油井的自然产量,同时也加大了油田的处理成本和能耗。

1.2 原油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大

高含水环境下,原油的粘度往往显著增加,导致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阻力增大,降低了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1.3 油水界面识别困难,采油技术要求提高

在高含水油田中,准确识别油水界面变得尤为困难,这对井下控制技术、测井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精确的探测和控制手段。

 

2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技术的应用

2.1 开发新型采油技术

智能采油系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时监测油井的运行状态,实现对油井的精准调控。例如,通过监测井下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可以预测和防止井下故障的发生,同时,通过调整抽油机的工作参数,可以优化采油效率,提高采收率。另一种值得探索的技术是纳米驱油技术。在高含水的油井中,油水混合,导致油的流动性大大降低。纳米驱油技术则是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有特殊纳米颗粒的液体,这些纳米颗粒可以改变油水间的相互作用,使油从岩石孔隙中更易于被驱赶出来。这两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和采收率,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而且有助于实现石油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然而,这些技术的推广还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环境影响评估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以推动石油工业的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

2.2 水处理与回注技术优化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优化水处理工艺以实现更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变得至关重要。这一策略不仅关注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更强调提高回注水的质量,以确保油层压力的稳定,从而改善油井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首先,减少水资源浪费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步骤。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被用于混合、压裂和回注,其中一部分在过程中无法避免地被损耗。通过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可以对这些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水的再利用率,从而大幅度减少新鲜水资源的需求。例如,采用高效的反渗透技术,可以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废水净化,使其达到再次利用的标准。

其次,提高回注水的质量对于维持油层压力至关重要。低质量的回注水可能导致油层的污染,影响油井的产能。因此,需要对回注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如盐分、重金属和有机物。这样,处理后的水在注入油层时,可以更好地与油层岩石和流体相兼容,保持油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和寿命。

2.3 地层调剖与堵水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地层调剖和堵水技术是两种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它们在优化油水分布、降低水对油井的干扰以及提升油井产量和采收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层调剖技术,就是对地下油层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改善其内部的流体分布状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的差异,原油往往与地下水混合流动,导致油井产液量增加,但含油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油井的经济效益。地层调剖技术通过注入特定的调剖剂,改变地层的渗透性,使原油流动路径得以优化,从而实现油水分离,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堵水技术则是针对油井中普遍存在的“水淹”问题,通过在油井中注入堵水剂,封堵地下水流入油井的通道,阻止水的侵扰,保持油井的生产稳定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油井的产水量,提高产油量,延长油井的经济寿命。

这两种技术的实施,都需要精确的地质勘探数据和精细的工程设计。例如,通过地震勘探和井下测井技术,可以获取油层的详细信息,包括渗透性、流体分布、水淹程度等,为地层调剖和堵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堵水剂的选择和配制,也需要考虑到地层的特性,以确保其在地层中的有效分布和封堵效果。

2.4 多元化开发模式

在当今的石油工业中,高效开发高含水油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这些油田由于长期开采,其含水量逐渐升高,导致采油效率下降,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需要创新开发策略,结合油田的具体地质条件,采用多元化的开发模式,以实现对这些复杂油田的高效、可持续开发。

混相驱是一种颇具潜力的开发技术。它利用了不同流体之间的混相性质,通过注入混合了油、水、气的流体,改变地下油藏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促使原油从岩石孔隙中释放出来。

化学驱是另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该方法中,特定的化学剂被注入油田中,以改变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流动。再者,热力驱技术通过注入高温流体,如蒸汽或热油,来加热油藏,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采油效率。这种方法在重油和稠油的开发中尤为常见,这些多元化的开发模式并非孤立使用,而是根据油田的具体地质条件,如油藏的温度、压力、岩石类型、原油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应用和优化组合。例如,一些油田可能需要先进行热力驱提高原油流动性,再通过混相驱或化学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3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及采收率的提高措施

3.1 精细注水管理

为了提升注水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现代科技引入了高级的数值模拟工具。这些工具能够模拟和预测注水对油层的复杂动态响应,包括压力分布、流体流动路径、油水接触情况等,从而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优化的注水方案。例如,通过模拟可以发现某些特定的注水位置或注水速度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水驱油现象。

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注水管理的实时性和智能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安装在井口和管道上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注水参数,如压力、流量、水质等,这些数据会被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出影响注水效果的关键因素,实现对注水参数的动态调整,以确保注水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也能及时发现并预防可能对油层产生不利影响的异常情况,从而保护油层的长期稳定生产。

3.2 智能油田管理

智能油田管理系统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集成和分析。系统通过部署在油井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实时收集油井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如同油田的“脉搏”,反映了油井的实时生产状态,包括产油量、含水量、压力变化等关键指标。

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数据,如异常升高的含水量可能表明水侵问题,或者压力突然下降可能预示着砂卡风险,智能算法会立即进行深度分析和智能诊断,快速识别问题的根源。这种及时的故障识别能力极大地缩短了问题响应时间,避免了可能的生产中断和设备损坏,从而保护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同时,智能油田管理系统还具备自我调整和优化的能力。根据分析结果,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油井的作业参数,如泵的抽吸频率、井口压力等,以适应油层的变化,保持最佳的生产状态。这种动态优化的能力使得油田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保持高效的采油效率,进一步提升产量。

此外,通过云计算平台,这些数据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洞察,如油层的分布特征、产油规律等,为油田的长期规划和开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3 先进的油水分离技术

高效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颇具潜力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膜材料,通过物理方式截留原油中的微小油滴,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另一方面,磁性纳米材料也在油水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材料具有极高的磁响应性和表面吸附性,可以将原油中的微小油滴或油基污染物吸附并分离出来。

然而,尽管这些新型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膜材料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以及磁性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技术,以适应更复杂的油田环境,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性和环保性,以实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微生物驱油技术的探索

微生物驱油,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的石油开采技术,正在全球能源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这种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通过向地下油层中注入经过精心筛选和培养的微生物菌群,让它们在油藏环境中进行代谢活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等,或者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这些都可显著改变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使得原油更容易从岩石孔隙中流动出来。

微生物驱油的优势在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传统的石油开采方式,如水驱、化学驱等,往往会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带来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化学污染。而微生物驱油则能有效降低这些环境影响。

然而,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选择和培养出适应各种油藏条件的高效微生物菌群,如何精确控制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以优化驱油效果,以及如何在大规模应用中避免对地下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等。

 

4未来发展建议

4.1 强化技术创新与研发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强油田开发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包括对新型驱油技术的深入研究,如采用先进的化学驱油技术,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还涉及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油田的智能化管理。同时,也不能忽视高效油水分离技术的改进,以减少在开采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可以激发创新的火花,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

4.2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坚持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低环境影响的技术,如微生物驱油,这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可以有效提高石油的流动性,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此外,热力驱油技术也是值得推广的环保方法,它通过注入高温蒸汽,使稠油变得易于开采。这些技术的应用,旨在实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4.3 提升技术的经济性

在探索和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经济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应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引入更高效的设备,降低运营成本,以确保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4.4 建立完善的法规与标准

政府在推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扮演引导和规范的角色。建立和更新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可以为智能油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油田开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同时,法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技术创新的需要,为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4.5 培训与人才培养

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和挑战,需要培养一支具备先进知识和技能的石油工程人才队伍。这需要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设立专门的培训项目,提升现有员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石油行业,以确保足够的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4.6 数据共享与平台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资源。推动建立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通过整合各方数据,可以为油田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支持,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开发和管理。

 

结语:

油田开发的未来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强化创新,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通过提升技术的经济性,建立完善的法规与标准,以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能够应对能源领域的各种复杂问题,实现石油行业的高效、安全和环保发展。同时,数据共享与平台建设将为这一进程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开启智能油田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来春梅.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6(8):24,32.

[2] 王骏曹鹏昇白冰.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22):31-32.

[3] 李昕宇.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分析与研究[J].石化技术.2019(1)2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