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与发展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杨刚伟 上官小锋 高凡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神农路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节能环保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 梳理了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出我国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方面的工作还需努力。其次, 详细介绍了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如绿色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并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技术能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及使用寿命。最后,对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能源管理、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将为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带来更多的创新。本研究旨在为促进建筑工程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节能环保技术; 绿色建筑材料; 建筑能源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节能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建筑工程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领域,其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和法规,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绿色发展,以期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我国,虽然建筑工程节能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面对这一现状,深入研究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引入等,都是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进行全面探讨,分析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详细介绍各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揭示节能环保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显著作用。此外,本文还将展望未来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能源管理、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路径,为推动建筑工程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全球气候变迁,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崛起

1.1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与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与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1]。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显著增强。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摄氏度。气温的升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强台风、洪涝、干旱和热浪等现象日益严重,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涉及经济、社会、健康等多个领域。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沿海城市和低地地区的生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环境难民潮。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导致一系列粮食安全问题[2]。气候变暖还增加了热带病的传播风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建筑工程领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数据显示,建筑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30%以上,建筑行业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近四成。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采暖、制冷、照明及生活用电等方面。这意味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中,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节能环保技术成为必要且紧迫的举措。

通过加强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轻建筑物对环境的负荷。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先进能源管理系统的引入,均可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水平。实现建筑领域的绿色转型,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建筑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深度解析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中,覆盖了从材料生产、建筑施工、使用维护到废弃处理的全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如水泥、钢材和其他建筑材料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而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相当可观。建筑工程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建筑物运行期间的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其他电气设备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引发大气污染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不当也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综合而言,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广泛且深远,亟需通过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来加以缓解和改善。

1.3 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研究现状和必要性

当前,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水平仍需提升。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化与应用。尽管这些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推广和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深入研究和持续创新节能环保技术,以实现更高效、更广泛的应用成为迫切需求。

2、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2.1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

绿色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显著的节能和环境友好特性。在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再生材料、低能耗材料以及天然材料。

再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如再生混凝土、再生钢材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能够降低建筑废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再生混凝土的使用过程,原有建筑结构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废料,经粉碎处理后可以与新混凝土结合使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低能耗材料具备优异的热工性能和较低的制造能耗,这类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能源较少,且在使用过程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3]。低能耗玻璃、保温板材等材料都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物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的能耗需求。

天然材料如竹材、木材和泥土等,因其取材便利、可再生性强和自然降解的特性,在建筑工程中也被广泛应用。这类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减少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也能提升建筑物的环境舒适度和人居健康。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重效益评估。通过科学合理地选用绿色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2.2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及其实施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目标在于通过科学设计和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建筑的高效、舒适和可持续使用。被动式设计策略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隔热保温等,通过优化建筑物的朝向、形状和内部布局,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能源的依赖。主动式设计策略包括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以及能效高的照明和电器设备,这些策略借助高效能系统和智能化控制技术,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精确模拟和分析,从而优化方案,提高能源效率。节能设计方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多专业协同工作,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能源管理专家的紧密合作,以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建造和运营中能够达到节能的预期目标[4]。建筑节能设计还应遵循国家法规和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确保通过科学设计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2.3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运作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测、控制及优化建筑物的各项能源消耗,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系统可集成供暖、供冷、照明、通风等各类能源系统,实现集中监控和智能管理。结合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系统能自动检测异常耗能,并针对性地调整运行参数,降低能源浪费[5]。系统还可接入智能家居、可再生能源等,实现建筑物能源的优化调配,最大限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通过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增强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性能。

3、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 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创新方向。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未来建筑将更多采用高性能绿色材料,如自愈混凝土、相变材料和生态友好型隔热材料等。这些新材料不仅具有长效、稳定的节能特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这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使得建筑在资源利用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诸如被动式设计、能量回收系统、太阳能光伏一体化等新概念,正逐渐被融入建筑设计中。被动式设计基于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自然温度调节的理念,不仅降低了对机械设备的依赖,还大幅减少了建筑的能源需求。能量回收系统则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建筑内部产生的废热和废冷,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在建筑能源管理方面,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发展为节能环保提供了新的契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优化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模式,从而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的精细化管理,还能根据外界环境和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自主调节和优化能源使用策略。

未来,节能环保技术将在建筑工程中呈现出全面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新一代的建筑物不仅会广泛使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还将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等新兴技术,形成一个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智能建筑生态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能实现能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总的来看,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建筑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3.2 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在建筑节能环保中的应用探讨

在建筑节能环保领域,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应用正逐步成为一种趋势。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智能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控制系统上。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实现动态优化。这些系统不仅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还能够通过学习用户的行为模式,提供个性化的节能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则为建筑节能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平台保障。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筑中的各类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耗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节能空间,优化能源配置。互联网技术还促进了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实现,使得建筑的节能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的节能效果,还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果。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现代建筑绿色发展的要求,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建筑节能环保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结束语

本篇论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进行深度研究,从理论上验证了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效性,并明确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尽管我国在建筑节能环保方面已经有所进步,但还需深入研究和努力。研究成果显示,不仅绿色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能有效推进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舒适度。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仍面临各种领域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展望未来,能源管理、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会贯通将为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带来更多的创新。本研究为建筑工程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期望能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共同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的绿色化步伐。

 

参考文献

[1]曹苧洢.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22,32(09):94-96.

[2]范薇徐兆良.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3,(08):31-34.

[3]王善库王晓琳.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J].节能,2020,0(02):40-42.

[4]姜常松.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11):0048-0051.

[5]蒋煜,马晓东,李文倩.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探索科学,2019,(07):74-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