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化学多元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赵艳红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摘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解读新高考背景的影响,关注学生多元化化学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提升化学阅读指导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获取化学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和解题技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本文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阅读教学入手,重点针对多元化阅读指导教学进行了深度探究,力求能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高效化阅读基础上掌握高考解题技巧,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化学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高考背景;高中化学;阅读教学

正文


新高考改革的深度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推进了化学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和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有助于提高教学指导成效,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度学习。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阅读教学指导,提高学生阅读化学信息、分析化学文本的能力,使学生化学解题素养也能达到针对性训练。因此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应重新审视阅读教学需求,把握新高考背景的影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化阅读、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化学学习和实践效果。

一、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化学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高考改革的深度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极大地推动了化学阅读教学的创新实施,也为化学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1]。具体分析,一方面,新高考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化学用语。这就促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不仅要知道这些概念、原理的定义,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环节应鼓励学生阅读,准确地把握每个概念、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新高考注重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中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应细化阅读实验指导、数据分析等方面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能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实验步骤和目的,以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能对化学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此外,强调对化学与实际应用联系的阅读理解新高考强调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应用的联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本材料,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基于此新高考改革背景,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将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从多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全面改革教学指导体系,有效支撑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度探究学习。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多元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在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教师应准确定位新高考的影响,积极改革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保障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和感悟[2]。下面就对化学教学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细化分析:

(一)创设情境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化学阅读兴趣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多元阅读教学受到重视,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能力,成为化学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3]。而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与生活实际、科学探索或工业生产等相关的情境,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实施情境创设阅读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确保其与阅读材料紧密结合,并能借助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化学知识,还能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阅读的持续兴趣。这样教师从情境创设的视角改革化学教学活动,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使高中化学阅读教学活动高效化开展。

例如,在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就可以尝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阅读教学情境,以情景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思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具体情境创设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即“想象一下,你正在厨房烹饪,准备用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来调味。你或许会好奇,为什么食盐能够让食物味道变得更加鲜美?其实,这背后的化学原理与钠元素及其化合物密切相关。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元素,它不仅存在于食盐中,还广泛存在于其他化合物和我们的身体里。那么,钠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化学性质?它在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以生活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也可以搜集与此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讨论和分析,在深度阅读基础上总结与化学课程相关的内容,形成对化学知识的系统认识,保障学生在阅读学习实践中可以获得良好体验和感悟[4]

(二)设置问题引导阅读,培养学生化学阅读思维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阅读指导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设置具体阅读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阅读探究和深度思考,能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思维,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具体开展问题引导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材料,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从不同维度引发学生对化学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和有效论证,逐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概念,还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化学原理、实验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有效开展问题引导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就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挖掘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高效化阅读学习创造条件

    例如,在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中的相关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化学阅读材料提出指导性问题,使学生能对化学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阅读学习体验,使学生阅读思维得到高效化培养[6]。具体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教师从对学生实施阅读思维训练的视角,可以选择“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此材料深入探讨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引入了具体的碱金属元素例子,以此为基础开展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原子结构知识。在对阅读材料进行解析后,教师从引发学生阅读思考、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视角,可以尝试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碱金属元素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碱金属元素能与氧气和水反应?”借助此类问题指导学生关注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共同点,以及这种共同点如何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如何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以及碱金属元素外层电子的不稳定性如何导致它们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在学生经过阅读形成对本节课化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后,化学教师还可以提出深度探究类型的阅读问题,如“碱金属元素从锂到铯,其金属性为何逐渐增强?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此类阅读问题的设计,能引导学生分析核电荷数增加对原子半径、电子层数以及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的影响,进而理解金属性增强的微观原因,有效鼓励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设计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碱金属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趋势,加深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的理解。如此,在开展化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设计问题引导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阅读内容深度探究,全面提升数学阅读指导综合效果。

(三)实施专题训练阅读,增强学生阅读解题能力

    从新高考视角看,在高中化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高考阅读题对学生实施阅读专题训练,引发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在阅读探究中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深刻认识。在实施专题训练阅读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课程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借助大量的阅读和解题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7]。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逐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例如,在高中化学《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阅读教学中,基于新高考要求和对学生实施化学阅读指导的现实需要,教师就可以设计专题阅读引导教学,使学生能从化学题目中提炼关键信息,找到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8]。在实际开展专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本节课主题思想,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训练题,并鼓励学生分析阅读要点和关键内容,增强学生阅读学习体验。在专题训练中,化学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如表1所示的训练素材,然后确定阅读学习的要点,有效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探究学习活动,切实保障学生阅读能力不断优化。

1 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专题阅读教学训练表

阅读题目类型

阅读题目信息

阅读要点

习题一: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烯烃是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由于碳碳双键的存在,烯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其中,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它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造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烯烃主要特征是什么?

乙烯在工业上有哪些应用?

抓住关键信息:烯烃的定义(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特性(高反应活性)和应用(如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

理解专业术语:如“烃类化合物”“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这些术语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

习题二:信息提取与解析

根据以下段落,提取关于烯烃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关键信息,并简要解释。

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这使得烯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化学反应中,碳碳双键可以打开,与其他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例如,在加成反应中,烯烃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反应,生成饱和烃或卤代烃。

 

提取关键信息:烯烃的结构特点(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化学性质(高反应活性、能发生加成反应等)。

解析信息关系:理解烯烃结构特点如何影响其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

 

习题四: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烯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乙烯可以用于制造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材料二: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塑料袋、塑料瓶到汽车轮胎、电线电缆等,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然而,高分子材料的不易降解性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烯烃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讨论高分子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综合分析:结合两段材料,理解烯烃作为高分子材料原料的重要性,以及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环境问题讨论:认识到高分子材料不易降解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思考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如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提高回收利用率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化学新高考改革而言,新高考政策的发布和考核侧重点的变化,会对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教师重视阅读教学,构建阅读指导教学体系。因此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点把握新高考背景的影响,全面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创新,有效指导学生对化学课程知识深度学习,保障学生学习素养逐步提升,使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培养,为学生有效应对化学新高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晓华.提升中学生化学阅读和信息素养的策略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3(24):49-51.

[2]裴莉婷.探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4):93-94.

[3]李永銮.谈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2):66-67+43.

[4]施向阳.化学课堂教学中科学阅读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14):71-72.

[5]丁亚兵.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学多元阅读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1(28):47-49.

[6]刘菲,刘翠,沈金晶,等.叶圣陶阅读教学理论指导下高中化学阅读材料设计[J].中学化学,2018(07):6-7.

[7]赵尔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17):64-65.

[8]卞瑞鹏.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出现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9(02):111-1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