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张婷

广西南宁市百灵路小学 530219

摘要

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具有独特的意义。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质和学习难度,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正文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核心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变革和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指导、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课本为依托教学和多种学习方法引导等方面的策略,同时创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水平。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必要性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因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传承文化基因的关键途径。

文化传承与认同感培养: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来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精神。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小接触并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感受先贤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种文化熏陶有助于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为未来成为有根有魂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语言能力与思维训练: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习文言文不仅是学习古汉语知识,更是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解析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意境,学生能够学会在有限的文字中寻找深层含义,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日常沟通和学术写作中的精确表达与逻辑推理能力。

审美鉴赏与情感陶冶:文言文教学中蕴含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情感教育意义。经典文言作品往往富有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能够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节奏,领略古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在赏析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审美情趣得以提升,有利于形成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通过情感共鸣,学生还能在古今对话中获得心灵的滋养和成长。

跨学科整合与创新能力激发: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语文课程内的任务,它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紧密相连。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文言文教学可以作为跨学科整合的桥梁,通过将文言文内容与历史事件、哲学思想、艺术作品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文言文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激励他们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写、演绎或创作,激发潜在的创新思维,为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开辟新路径。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尽管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与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当前文言文教学内容往往选取经典篇章,但这些内容与学生现代生活的距离较大,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加之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差异显著,学生在缺乏足够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难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造成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选取既具文化价值又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文言文内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法单一,互动性不足: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侧重于教师讲授、学生记忆背诵,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探究学习,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难以真正掌握文言文的精髓,也限制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是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不足: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文言文素养和教学能力有限,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文化背景了解不深,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深度学习。此外,针对文言文教学的专业培训不足,教师缺乏持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文言文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

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培养不匹配: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对学生文言文字面理解能力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理解、审美鉴赏、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单一的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尤其是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领域的培养。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将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创新表现、文化理解等纳入评价范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师朗读指导,提升文言文认识

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价值。然而,由于其古雅的表达形式和古文的特殊语法结构,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难以适应和理解。但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认识和学习兴趣。朗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情感表达1】。教师的专业朗读示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以《伯牙鼓琴》为例,首先,先让师生共读《伯牙鼓琴》,接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共读《伯牙鼓琴》这个古代故事。通过教师朗读示范,学生可以听到正确的语音和语调,了解古文的音韵特点和节奏感。在共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情感内涵和深远意义。其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复杂或生僻的词句进行解释和注释。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同时,教师可以讲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法和修辞特点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探讨《伯牙鼓琴》故事的背景和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脉络和人物形象。通过深入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道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2】。除了教师的朗读示范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朗读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古文的情感表达,提升语音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文言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具体探讨如何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邀请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再由其他同学担任观察员。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深入融入故事情境,亲身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从而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接着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故事情节,再现故事中的场景和对话3】。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或者使用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例如视频、音频等,来展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素材。比如播放相关历史背景的视频,或是用音频展示古代诗词的朗读等。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增加学生的视听体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以上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和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两小儿辩日》这个古代故事,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也增进对古代文化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古文知识,提高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呈现情景再现,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4】

(三)以课本为依托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

以课本为依托教学,是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策略之一。通过课本为基础,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以《不耻下问》为例,具体探讨如何以课本为依托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中《不耻下问》的篇目为导入,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背景有个初步了解。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和兴趣。由于古文语言的特殊性,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一些古字、古词产生困惑5】。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些生词进行讲解,并与学生一起品味其意境和修辞之美。通过深入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耻下问》故事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学问尊师重道的风尚,以及知识传承的重要性。通过了解故事的背景,学生可以将其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拓宽知识面。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读一些与《不耻下问》相关的历史文献、古代名人的言论等。通过阅读更多的相关资料,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学问交流和知识传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耻下问》这个古代故事的现实意义。可以与学生一同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时勤于请教、不耻下问的重要性。通过将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言文的智慧和价值。总之,通过以上以课本为依托教学的策略,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耻下问》这个古代故事,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生也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加深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6】

(四)引导学习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引导学习多种方法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以《囊萤夜读》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引导学习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阅读方法,让他们主动探求文本中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能够深入挖掘文言文的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理解能力。接着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囊萤夜读》这个故事。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语调和节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背诵则有助于深化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手抄本,将《囊萤夜读》的文本精心排版,加入自己的感悟和注释。通过手抄本的制作,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体味古文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或者让学生尝试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囊萤夜读》的故事情节。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将古代故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与《囊萤夜读》相关的项目或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者是创作故事延续等。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能力7】。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体验,例如夜读活动。让学生在夜晚阅读《囊萤夜读》,感受故事情境的真实感,增强对古代文化的体验和认知。通过以上多种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学习和体验《囊萤夜读》这个古代故事。不仅提高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同时,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教师朗读指导、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课本为依托教学和引导学习多种方法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具有扎实文化基础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桑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新读写, 2020, 000(029):P.55-55.

2]蔡燕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 2022(25):0070-0072.

3]杨明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段小古文教学策略研究——以《自相矛盾》教学为例[J].今天, 2022(22):0091-0092.

4]李红艳.核心素养下小学文言文诵读技巧与方法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2(2):3.

5]何雅娟.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 2021(23):2.

6]张丽仪.浅谈核心素养下"读""练"结合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11):3.

7]王惠惠.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