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李劲松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实验中学 223400

摘要

在初中语文实施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入开展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操陶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


关键词

深度阅读教学 重中之重 情操陶冶

正文


鉴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跳出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通过遵循新课程理念,开展素质教育,借助深度学习的模式来带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潜能,让学生在深度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启发以及感悟。因此,本文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这三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由于学生即将要面对中考,并且在语文课堂上供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相对有限,所以说,在讲解相对较难或者内容较多的文章时,教师往往会采取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讲授法,甚至还有一些教师通过以讲代读以及以练带读等等一些方式。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其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很容易便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被动参与者,并逐渐对文章的阅读缺乏深层次的分析以及感悟。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其内容浅尝辄止,只会导致学生在中考阅读的过程中因为不会完成文本内容的深层次阅读,只会照搬一些空洞的理论,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降低。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福建省某年中考试题《好沉一环土》,通过对文本进行阅读,从而分析本篇文章中,第二段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存在怎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简要的分析。大多数的学生在进行这一问题的解决时,往往会将自己之前所学习到的与段落作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部搬上来,例如:为下文内容铺垫、过渡、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等等。而这些学生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回答,主要是因为并不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阅读,又或者是学生无法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又比如说,在进行一下这一阅读题目的完成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给母亲梳头发》所给材料,来判断本篇文章是不是在抒写家庭的亲情?又或者是呼吁大家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进行重点关注?如果说,学生在平常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阅读,在考试时进行短暂的思考,怎样才能够真正地明白哪些内容属于亲情?而哪些是生活状态呢?由此能够看出,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的阅读,而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地位。

、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尝试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由浅入深以及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通过寻找其中所隐藏的文字信息,以此来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本篇文章的主旨以及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层次阅读,将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透过文本符号的表层含义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及心灵沟通,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并真正地实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山东省某年中考试题《大城小树》并提问:通过对《大城小树》材料进行阅读,大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理解文章之中“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这句话的?通过对这一题目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其关键词在于“心里”以及“生命”,联系上文内容可以知道作者在进行本篇文章的写作时正处于住院治疗期间,并因为病房外所种植的树提前康复。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并不是说这棵树能够治疗疾病,而是能够为人们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力量,这一力量就是坚强以及希望。如果说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阅读,那么,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并无法轻松地应对各种阅读的题目。

三、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的具体策略

(一)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针对性教学目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能够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尝试在超出自己原有的阅读水平的范围之中,来展开深度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合作探究能力。由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要因材施教,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变色龙》这一篇文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与变色龙相关的视频,在此过程中,其重点便在于帮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变色龙所具备的特点是自己外形颜色会随着外界的环境而发生相对应的变化。通过播放视频,还能够帮助学生对其形象进行深层次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及探究的热情。接下来,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真正的明确本篇文章属于一篇讽刺小说,所以说,本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变。之后,教师则需要围绕“变”来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对文章中各个人物的语言以及性格特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及感悟,以此来挖掘变色龙所具备的性格以及社会意义等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为学生阐述整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可以围绕班级中学生所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并尝试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展开大胆的想象,真正地实践阅读能力及相关素养的提升。通过对文章的内容阅读,学生能够了解到奥楚蔑洛夫这一个人物形象属于性格善变,那么,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尝试探讨导致这些人物性格善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为何这一人物形象能够为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塑造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人物形象在本篇文章之中,没有发生过变化的是哪个因素?通过为学生提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深度阅读和讨论交流中,逐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二)立足于阅读文本的内容,带领学生深度思考

在初中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教师还需要正确地掌握“文本主义”以及“读者中心论”之前所存在的尺度。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阅读的基础是能够立足于文本内容,并且超越文本应有度,这样一来,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抓住文本的价值。鉴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立足于文本的内容,从而对其内容所具备的丰富性及开放性来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并鼓励学生在文本内容的想象空间内来展开创作,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一篇文章的相关内容时,需要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寻找到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现济南冬天这一季节所具备的“温晴”这一特征的。通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阅读,学生能够知道作者在进行写作时,主要从“冬山”以及“冬水”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描写。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山时,写到了阳光下的山、城外的远山以及覆盖着雪的山。在对济南的水进行描写时,作者写到了水在冬天不仅不会结冰,还会冒出热气。最后,作者写到了济南就像是一个空灵的蓝水品。在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赏析这以比喻的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作者由于对于故乡存在浓厚的热爱之情,从而忽略了水的表象,只能够看到其本色。事实证明,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草一木都表现出了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思念之情。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之中,通过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内容来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及探究,往往有助于为学生提供表达观点及看法的机会,通过结合自己的认知来完成问题的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遵循师生平等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主导者,需要正确的把握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且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来完成文章内容的学习及深度阅读,并为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启发。

例如,教师在讲解《乡愁》这一篇文章的相关内容时,在带领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感知之后,教师需要围绕这些内容来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及讨论。例如:寻找文章中是否有一个词反复出现?这个词是什么?大家在提到这一词汇时,往往会想到哪些内容?是否能够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与大家进行分享?最后结合文章的具体意象,从而阐述对于乡愁的理解。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以及互动,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及探究,并真正的总结出这一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事实证明,要想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要科学地地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通过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交流以及沟通,将更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深度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文章阅读的兴趣,并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情感的熏陶和体验,从而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那玛;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指导[J]. 《新课程》- 2022-08-03

2. 林释能;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1-05-19

3. 高会玲;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综述[J].《家长》- 2021-12-01

4.李文建;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 2019-04-18

5. 刘全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8-12-18

6. 刘俊;分析分层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华人时刊(校长)-2022-02-15

7. 王清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J].《新课程(中旬)》-2014-03-18

8. 梁清;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J].《新课程(中)》- 2018-07-18

9. 生活体验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究李鹏奇;-[J].《成才之路》-2022-01-05

10.何婧莹;徜徉课外阅读 传承传统文化[J].《文化产业》-2022-01-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