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校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实施策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静

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14200

摘要

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到,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而在《终身教育研究》中也曾明确表示,成人教育必须是智慧、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所以,发展社区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必要途径。下文便结合当前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的意义和关系,分析当前社区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延伸学校督学,以“三方”合作推动教育;整合地域资源,增强加强教师培训机制;建立社会参与化教学,打造多维立体教学;构建合作协调机制与课程评价体系等策略,以期能够为提高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实效性作出参考。


关键词

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课程设计实施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终身学习需求的不断增加,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融合成为一种必要趋势。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不仅服务于个人提升,更促进了整个社区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高效的社区教育课程,对于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成人学校在社区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本文将从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意义、课程设计的现状与挑战、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为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课程融合的意义和关系

(一)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课程融合的意义

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在当前社会具有深远意义。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求。社区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能够有效提升社区成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为其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此外,通过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共享,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还能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通过教育,社区成员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得到增强,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因此,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

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在目标和效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人教育主要关注职业技能和继续教育,而社区教育则更加注重生活技能和社会参与。两者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教育内容,还可以拓宽教育对象的范围,进而有效提升教育效果。成人教育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社区成员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水平,而社区教育则通过丰富的生活技能培训和社会活动,增强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感。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还可以通过相互支持和资源共享,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另外,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还可以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曾明确表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这与《终身教育研究》中成人教育智慧、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特点遥相呼应。这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要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打造合理、便捷、长久的终身学习体系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推动社区整体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融合,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层次学习需求,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还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资本,通过教育,社区成员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得到增强,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

 二、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一)系统化管理明显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够

目前,我国社区成人教育在系统化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也相对滞后。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系统的管理机制,社区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佳。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通常由地方教育部门或社区服务中心承担,然而,统一的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的缺失,使得教育资源在分配及应用上,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师资力量的配备及其专业水平,以及师资数量的充裕度,均难以迎合教育需求的持续上升,众多社区教育机构中的教学人员,多由兼职教师和志愿者组成,他们往往未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亦缺乏职业成长的途径,这进而引发了教学水平的显著差异。

教学资源整合度不强,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在社区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程度不足,同时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调,时至今日大部分社区教育课程依然采用以讲述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不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社区教育所依赖的教学资源,其供应主要来自社区服务中心和地方教育部门,然而,这些资源由于未能与高等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界深入开展合作,从而在整合层面存在明显不足。社区教育在课程架构方面缺乏周全且针对性的规划,导致难以迎合众多学习者的多元需求,诸多教学素材沉浸于理论,实用性和操作性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因此,增强社区成人教育成效的关键途径,在于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程度,以及创新和多样化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未经多方机构参与,课程设计缺乏深度

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社区教育应当是多方面、多元化参与的。但当前的社区教育中,由于缺乏多方机构的广泛参与,社区成人教育的课程结构安排较为单一,难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课程内容大多局限于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社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计主要由地方教育部门或社区服务中心负责,缺乏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导致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灵活性。

(四)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未曾建立评价体系构建

当前,社区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仍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机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难以有效评估教育效果,制约了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计多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社区教育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难以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提升社区成人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成人学校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实施策略

(一)延伸学校督学,以“三方”合作推动教育

教育督导是教育存续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让教育“长牙齿”。而在社区成人教育课程中,学校和社区今年进行督导合作,让学校督学变成社区选择性的督学,进而达到监督和指导教学的目的。社区成人教育的推进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教资,帮助社区教育提升质量。此外,非盈利组织可以发挥其灵活性,组织各类社区教育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增强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通过政府、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三方”合作,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以江苏苏州张家港市社区为例子,2017年,由开放大学副校长李峰、市教育局职社科副科长潘龙宪、老年大学副校长刘盘松、社区培训学院社教处主任陈红娟组成的市社区教育中期督导组一行八人到张家港市社区进行教育考察。在整个过程中,八人首先是考察了上半年的教育落实情况,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之后又结合实际与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谈论了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并对工作的落实和进程提出了推动性的意见。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江苏苏州张家港市社区主要采用了兼职与特聘、名师与专家引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式进行“三方”合作推动教育。其中,兼职与特聘主要是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骨干教师或者是高级技术人员。而名师与专家则是与相关行业的专家建立联系,并且采用师徒、教学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而青年教师培养则侧重于政策的解读、落实以及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整合地域资源,增强加强教师培训机制

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包括公共文化设施、社区组织和志愿者资源等,丰富教学资源。同时,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教育质量。社区教育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地方教育部门和社区服务中心的资源,还应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效果。此外,社区教育的教师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重庆渝中区电大分校为例子,渝中区电大分校根据成人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专业外,还开设了智能手机应用、生活美妆、茶文化与茶艺、摄影基础、川菜烹饪等近20门市民终身学习公益课程和短期体验课程。而在教师队伍组建方面,渝中区电大分校主要是从学校内部培养、国内外高层次教育人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三个方面聘用。在培训体系方面,渝中区电大分校重视教师的持续成长,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增强学术造诣。并且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薪酬激励、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建立社区精准教学体系,打造多维立体教学

由于每一类学员的需求不同,故而根据社区成员的不同特点,如性别、专业、职业目标等,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此外,可以结合地区特色和经济,打造相关职业培训课程本土文化课程以及社区治理为主题特色课程。职业培训课程可以促进社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而本土文化课程挖掘和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增强社区成员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社区治理为主题是很多地方都会忽视的内容之一,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治理能力这门课程看起来比较“鸡肋”,但实际上社区治理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

以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招募为例子,该企业要求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排版能力。对此,对于想要在毕业后以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就业目标的学生,比如汉语言幼师等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参与书法、美术、阅读等培训,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平,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想要从事党政相关工作的学生,社区治理是必修的课程,在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考取相关证书,以待后期在面试过程中能够更有胜算。以这种“瞄准目标”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四)构建合作协调机制建立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课程质量和教育效果。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等方面。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提高课程质量和教育效果。同时,应构建多方参与的合作协调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非盈利组织应加强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2021年成都市社区教育新措施,以本地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基础,借智借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合作办学,在用好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中依托“高新区社区教育家校社企共育指导中心”、“家校社企共育实践基地”和“特色学习活动空间站”形成了“1+7+X”。其次就企业方面,2020年9月,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挂牌建立“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成都基地”,此项目由双方共同监督和管理,并基于此建立了合适的督导体系。2021年4月,与重庆市巴南区签订社区学院协同发展协议,进一步地推动了本地人才教育的发展。

总结:

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科学的实施策略,可以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满足社区成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策略,以实现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通过多方参与和合作,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和合作协调机制,可以有效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海珍.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社区教育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DOI

[2] 陈剑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11):27-29.

[3] 陆宝林,汪陈榕,陈新元.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终身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2024,45(04):48-49.

[4] 于文鑫,王开元.应急状态下城市基层社区韧性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荆楚学刊,2024,25(03):46-54.DOI

[5] 宋美霞.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D].山西大学,2021.DOI: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