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贾成莉

响水县实验小学

摘要

文章旨在指导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目标明确,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创造力和培养观察力等能力,以及促进合作和沟通技能。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多样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鼓励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注重艺术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创意表达和艺术欣赏方面也得到了重视,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性的艺术表达,并发展批判性思维。文章结合苏少版美术教材,旨在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清晰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


关键词

美术教育、学生综合素养、创造力培养

正文


引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美术教育已经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传授绘画技巧的简单课程,而是一个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苏少版美术教材引领下,美术教育成为了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观察力和沟通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关键手段。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此外,美术教育还倡导合作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素养。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苏少版美术教材的指导下,实现这些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原则,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和原则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美的兴趣和热爱:在苏少版美术教材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帮助他们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美的存在。

2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美术教育应该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提供艺术材料和技巧的基础知识,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自主选择创作主题和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关于创作,还包括对视觉信息的敏感和分析。通过观察自然界、艺术品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理解构图、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从而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 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小组项目和合作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艺术项目,这将有助于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创意和解决分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不同的兴趣和才能。教师应该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在美术领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风格。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潜力。

2 创造多样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媒材和技巧:美术教育应该提供多样的材料和技巧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学生应该有机会尝试绘画、雕塑、拼贴等多种媒材,从而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美术不仅仅存在于画廊和画布上,它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有助于将美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的重要性。

4 鼓励学生参与美术作品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反思和成长: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是学生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同时鼓励他们学会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这种反馈机制有助于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

1 基础技巧:在苏少版美术教材中,学生将学习各种绘画和手工艺技巧的基础。例如,在绘画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画笔、颜料和纸张,掌握素描、水彩和油画等技巧[2]。这将有助于学生建立坚实的绘画基础,如通过学习素描技巧,学生可以练习掌握线条、阴影和明暗的表现,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2 艺术史和文化:通过教材学生被引导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学习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如文艺复兴、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并了解各个时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丰富他们的视野。

3 创意表达:在苏少版美术教材的指导下,学生将被鼓励进行创意性的艺术表达。例如,学生可以参与雕塑项目,使用可塑性材料创造独特的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种创意表达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 艺术欣赏: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分析一幅画的构图、色彩运用和主题表达,从而深入理解艺术家的意图。通过对不同作品的讨论和比较,学生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 实践性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际绘画和手工艺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水彩画时,学生可以亲自涂抹颜料,探索水彩的特殊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巧。

2 观摩和模仿:通过观摩艺术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习他们的技巧和风格。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梵高的星空作品,了解他的油画技巧,然后尝试模仿他的画风,创作自己的星空作品。

3 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美术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探索和表达自己的创意。举例来说,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城市景观项目,还可以选择其他主题,如自然景观、历史事件或抽象概念。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绘画、雕塑、拼贴等媒材和技巧,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美术教育更加具有启发性和个性化。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合作完成艺术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在一个大型壁画项目中合作创作,每位成员负责一部分,最终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有助于学生学会协调合作和共同创作。

三、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法:

1 作品评价:作品评价是美术教育中的核心部分。教师将评估学生的美术作品,包括技巧、创意和表达能力。例如,在绘画项目中,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线条、色彩运用、构图等技巧,同时也会考察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看是否能有效地传达主题或情感。通过作品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并提供指导,鼓励他们不断改进。

2 参与度评价:参与度评价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这包括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展示自己的作品等。例如,在小组合作的项目中,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合作态度、对团队目标的贡献以及与同伴的互动。这种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二)反馈机制:

1 及时反馈: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及时给予反馈,包括赞扬他们的成就和指出改进的地方[3]。例如,如果学生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运用方面有进步但还需要改善线条的清晰度,教师可以及时指出并提供建议。这样的反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使他们更有动力提高自己的技能。

2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是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高的关键。例如,学生可以写下他们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包括自己认为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自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这种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使他们成为更自主的学习者。

评价与反馈机制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和综合素养。通过作品评价和参与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表现,并通过及时反馈和学生自评来指导他们的成长,使他们在美术教育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满足感。

总结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以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原则,以及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总结了苏少版美术教育的关键要点,以强调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观察力、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苏少版美术教育以其全面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美术教育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力、观察力、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晓爽.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J].  2021.

[2] 李少演.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J].读与写:上旬, 2021(8):1.

[3] 邵凌月.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J].参花:下半月, 2021, 000(003):P.68-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