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实验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姣姣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

在当今教育领域,小学数学教育正逐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涵盖了数学思维、交流、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培养这些素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数学实验,作为一种结合了观察、操作和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数学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数学实验与数学核心素养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实验;数学核心素养;融合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育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素养不仅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提升、问题解决技能的增强以及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塑造。在这一背景下,数学实验作为一种互动性强、体验性高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通过数学实验,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何将数学实验与数学核心素养有效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1.数学实验的类型与特点

数学实验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来探索数学概念和原理。数学实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观察性实验、操作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观察性实验侧重于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理解数学规律,如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图形来学习几何知识。操作性实验则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数学,例如使用计数器来理解加减法。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实验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和互动性,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思考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数学交流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和观点,以及理解他人的数学表述。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以及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它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效果。这些素养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能力。

3.小学数学数学实验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策略

3.1设计融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实验活动

为了将数学实验与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融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活动,确保这些活动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交流、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应考虑如何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关于测量和比较不同容器容量的实验,来教授学生关于体积和测量的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实验活动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答案,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3.2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切割和分配物品,从而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师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3通过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

数学实验不仅是学生个人探索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机会。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不同的几何模型,并在小组内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数学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实验教学中强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在教授比例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调整不同溶液的配比来达到特定的浓度,这样的实验不仅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还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引导他们通过试错和反思来优化解决方案。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应对未来学习中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3.5实验教学中塑造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

数学情感态度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塑造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通过制作和测试不同形状的纸飞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中的对称性和平衡原理。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教师还应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让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态度,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结束语

小学数学实验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交流、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这种融合策略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耀羽.数学实验:让学生思维真正发生——基于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J].华夏教师,2024(04):93-95.

[2]张丽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23):53-55.

[3]王丽丽.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聚焦新课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论文集(二),2023:2.

[4]张瑜.融入数学实验发展核心素养——从小学数学实验“种子的发芽率”说起[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5):109-110+121.

[5]胡婕.在初三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