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
摘要
关键词
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正文
1 前言
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提高了对建筑产业的要求和标准,传统建筑产业在建设中,存在较大的能源消耗,并且对周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因此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筑产业转型,需要建立绿色节能型建筑,在建筑设计中以绿色低碳作为概念,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我国目前的能源日益减少,因而出现能源紧张的现象,所以把低碳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在达到节能的同时,也可以响应国家倡导实现绿色环保建筑的号召,提高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我国城市的建筑发展对于低碳设计实施是比较重视的,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也是趋向于绿色低碳。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如果没有好的设计,那么也就建设不了好的建筑工程,因而在建筑设计中,则需要以低碳概念作为出发点,尽可能降低资源的浪费,合理安排利用资源,并且对施工中出现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 低碳概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
在低碳概念下,建筑企业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绿色设计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达到绿色环保的基本要求
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在设计上表现比较单一,以传统方式进行建设,形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从长远的角度分析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低碳环保概念被提出后,人们对建筑物的绿色环保要求更高,而建筑企业实施绿色建筑设计,以环保节能理念的视角出发,将其引入到设计中,在满足建筑物功能的同时,实现了环保和美观的双重效果,使其建筑物符合国家对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
2.2 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引入低碳概念,可以实现环保的目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建设中,降低对各类资源的浪费,采用合理的节能绿色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更多的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和风能等,使得建筑物达到零排放,从长远的角度分析低碳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3 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低碳概念应用到绿色建筑设计中,对比于传统的建筑建设来说,更具环保型和安全型。传统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并且大量材料的应用,也对室内的空气等形成了污染,不利于人体的居住。而绿色建筑设计,引入低碳概念,采取节能技术,降低具有危害性材料的应用,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创建出更加舒适的生态型环境,使得人的居住体验感更好,保证了居住者的健康,并且其设计也更加符合人性化要求。
3 绿色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建筑地址
在将绿色低碳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址。在建筑地址的选择上,主要勘察建筑物周边的环境,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地的开阔度、采光情况等。选择比较开阔和采光比较好的位置,有利于在建筑的设计中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如:冬季阳光照射时间比较长的区域,在设计中需要应用到可以吸收热量的建筑材料,以此保证室内的温度,降低室内使用供暖设施,节约能源,同时也可以降低由于供暖而造成的碳排放。在阳光充足的区域,也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增加建筑的玻璃窗户数量和面积,以此使得更多的自然光照射进入室内,能够降低室内照明设施的应用,可以节约电能,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节能的目的。
3.2 使用节能型环保建筑材料
传统的建筑设计应用的建筑材料多为高污染、高消耗的材料,对周边的环境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并且威胁着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如:传统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超过标准,如果人体长期接触甲醛,则会造成人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受到较大的刺激,进而形成致癌物质,并且受甲醛影响出现致癌物质具有比较长的潜伏期,不容易被察觉和发现。同时还有部分建筑材料存在氡气等有害气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形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在此情况下,建筑企业实施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选择,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投入情况,尽可能选择绿色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在进行材料的选购中,采购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建筑材料的作用,掌握绿色设计的有关要求,合理应用低碳环保概念。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达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效果,如:新型的隔热材料、墙体材料等。在节能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考虑到材料本身的环保性,同时也需要对其回收情况进行考虑,在达到环保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兼顾经济性,达到建筑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3.3 合理规划和使用建筑空间
低碳概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对建筑空间设计,合理规划建筑空间,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并且可以减少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建筑垃圾,降低能源消耗,符合低碳节能的设计要求。设计工作者需要以实际的建筑类型和功能等情况,合理分析建筑空间,以降低建筑面积和材料消耗为基础条件进行设计,同时还可以借鉴优秀的低碳建筑空间设计,对其空间分布和设计的技巧进行参考,合理引入到低碳建筑空间设计中,以此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水平。
3.4 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在低碳概念下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重视,突出表现在一些高层建筑中,需要合理利用可在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一,可以建立节能型系统,区域差异也决定着建筑消耗的差异,因而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以实际区域的状况和周边环境情况,选择符合本地要求的能源模式。如:北方区域的冬季温度偏低,则需要大量的供暖设施,消耗大量的煤炭,因此,建筑设计工作者则需要将重点放在保温的节能设计上。选择可以替代煤炭供暖的可再生资源,降低碳排放。第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如:在施工中建立污水回收池,达到水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
3.5 充分利用智能化方式
以建筑物的基础建设标准作为依据,引入低碳环保设计理念,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使其可以体现出智能化的作用,如:在建筑设计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图纸和设计方案,有关设计工作者以仿真的方式模拟图形和低碳概念比较分析。同时还需要将智能化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中,在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同时需要严格把控建筑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的。
3.6 合理设计建筑的外观
低碳化概念要求加强对建筑的外观设计,如:建筑外墙体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塌陷地毯的理念,降低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墙体塑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包括:外形、颜色以及材料。建筑屋顶的设计,则可以利用种植绿色植物的模式,在夏季气温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阻隔热量,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保温的效果,并且还存在一定的美观性。在对建筑物窗户的设计中,选择玻璃铝制框架,可以达到热量和光照需求,达到比较好的隔热作用,控制能源消耗,符合低碳的概念。
4 结束语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中,绿色低碳概念是发展的趋势,要求建筑设计工作者需要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选择合适的建筑地址,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优化建设设计方案,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达到兼顾建筑美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为人们的居住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也推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效铭,李锡涛.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89-90.
[2]兰天.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9,9(10):153-154.
[3]王晓艳.低碳概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7(36):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