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程琪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 232038

摘要

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的重要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现状,对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职业规划

正文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New Teaching Models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g Qi

Huainan Union University, Anhui, Huainan 232038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importan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educational missions of universities. As the cradle of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future social pillars, universities bear an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better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hat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solv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deeply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eaching model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iming to improve student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New teaching model; Career planning

一、引言

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革与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使命与责任愈发凸显。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市场却面临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一方面,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因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一现状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并调整其就业创业教学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平台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制约就业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面对这些挑战,构建一种基于现状、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新模式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应当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应当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为就业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探索构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创业者。同时,也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仍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操作和市场需求的结合。这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实践机会。这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对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了解不够深入,难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

(四)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尚不够深入,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这导致学校难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无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和实习机会。

三、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同时,还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大赛、组织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四)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估工作,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四、新模式实践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进行实践探索。该校通过实施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淮南联合大学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标准,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优化。学校不仅开设了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还增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形成“专业+创业”的教学模式。此外,学校还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导师进校园,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创业经验分享,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淮南联合大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真实的职业场景。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创业大赛,通过竞赛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3. 师资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淮南联合大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具有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行业培训,提升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师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 校企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校企合作是提升就业创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淮南联合大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学校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如共建产业学院、开展订单式培养等,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

实践成效与启示

经过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淮南联合大学的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就业率、创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显著增强。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只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才能构建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

综上所述,淮南联合大学在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创业者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

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基础。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立清,罗帅.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策略 [J]. 就业与保障, 2023, (12): 109-111.

[2] 童舟.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点、问题和创新路径 [J]. 大视野, 2023, (06): 71-74.

[3] 丛培鑫. 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 (10): 83-84.

[4] 张硕,柳平,阚智文.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究 [J]. 国际公关, 2023, (14): 140-142.

[5] 孟庆方,雷晓柱,吴永庆.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施路径探究 [J]. 华章, 2023, (07): 27-29.

[6] 赵淑湘. 基于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形测量技术课程为例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03): 83-86.

[7] 吴渝婷,洪两喜.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探析 [J]. 才智, 2023, (14): 128-130.

[8] 唐珍,陶媛.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究 [J]. 广西教育, 2022, (36): 103-105+123.

 

作者信息:程琪,女(1993.11——)汉族,安徽桐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就业创业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本科高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KJ2021A0969);

高校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现状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YB2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