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李喆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佛崖中心小学 746033

摘要

在不同的学科中,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各学科的老师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征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地位,合唱是最有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小学音乐领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围绕小学合唱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展开研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合唱;教学;核心素养

正文


引言:将合唱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可以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产生有利影响,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育的黄金阶段,也是他们形成自己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拥有强大的意志和完整的个性,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老师们应该注意把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中去,并使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推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1小学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音乐走进教室,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音乐学习效果[]。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要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合唱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对合唱教学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合唱本身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和感染性,在合唱的过程中,能感觉到曲目所带来的独特之美,也能感受到合作的和谐之美。

1.1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学习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除了讲授知识以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专业、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在小学教学中,核心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的基本教育中,音乐教育逐渐完善。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只让学生学习唱完整曲目的做法,当下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重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教材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其全面发展,以达到合唱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以音乐为媒体,以合唱为工具,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创作与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合唱学习中都能得到更多,更充实,更精彩的成长。

1.2提高学生艺术表现

小学的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起点,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全面、更充实、更精彩地成长。教师要在音乐合唱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到合唱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音乐观念[]。为孩子们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创造适合他们的音乐合唱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能更好地感受到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体验,从而使他们的大脑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塑造。在培养新型的音乐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地提升学生艺术表现。

1.3提高学生文化理解

在小学,学生年龄较小,智力尚未发育,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时很容易被其它事情所干扰,因此,在合唱团的教学中,他们很难跟上课程的节奏。所以,在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形式,以帮助小学学生集中精力,增加学习的有效性。把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生的合唱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培养学生对音乐合唱的积极态度。合唱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用学生所熟知的曲目及他们喜爱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应从改进传统的音乐合唱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综合动学习能力。

2小学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艺术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许多学生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他们认为合唱学习就是唱歌,他们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对合唱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因此,老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想出一些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当中。在小学合唱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先指导同学们去想一想,然后再去看一遍。比如,给孩子们播放优秀的学生合唱。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合唱所能带来的感染效果,从而使他们对合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确合唱与歌唱之间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称赞与鼓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对合唱的兴趣。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合唱。

2.2营造音乐氛围

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这种方式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同学们缺少了参与性,他们很容易感到无聊,这会造成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比较低。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合唱练习、合唱模拟等形式来进行学习,这样能够将学生沉浸式学习,从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专注于学习,也能带动课堂氛围。藉此,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可为日后的合唱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挖掘教材素材,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要有效地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因材施教获得最大的发展。将合唱课的内容与音乐核心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对主旋律训练有益的歌曲,要善于搜集和运用到班级合唱教学中去[]。小学音乐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在准备课程的阶段,对音乐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已有的歌曲、乐曲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针对与其有关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对合唱曲调与结构的认识与了解达到更高的程度。以综合艺术形式表现出音乐的艺术美与情感意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表演与创作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2.4乐器辅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趣味”与“知识”两个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在这之间获得更多的平衡[]。音乐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乐器来进行辅助,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致,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对音准和音调的掌握。在纯粹的合唱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去认识读乐谱,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应付式地接受一首歌曲。但是,引入乐器辅助,我们就可以将它有效地引入到合唱教学中去,从而让合唱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有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针对性的合唱教学方法。

2.5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情感表演

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小学生们不但要学会最基础的合唱技能,还要学会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让孩子们的节奏感、音高感、视唱能力以及音乐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让他们能够更全面、更充实、更精彩地成长。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自己的身体之中,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感情的培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等,他们的情感太过抽象,所以他们必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优秀作品赏析,从而达到学生对歌唱艺术的领悟,掌握各种情绪的表现方式。例如,给学生们演示《七色之光》的合唱表演,不管是合唱的方式,还是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对合唱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展小学音乐合唱课,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活动,又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美的能力,要想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老师既要具备丰富的合唱理论知识,又要对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责任感,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保证合唱教学的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重细节,通过合唱欣赏等多种形式,促进合唱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质量,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除了要有“耐心”、“坚持”外,老师要有一个科学的教学方案,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并与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学会对其进行观察,并适时地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音乐合唱的学习与练习是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音乐潜力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煜.基于核心素养分析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135-137.

[2]周继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24):46-47.

[3]王明玉.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合唱教学策略探究[C]//.2021现代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21:235-236.

[4]赵江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55-156.

[5]吴景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