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建平

重庆市酉阳县两罾乡中心小学校 409834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通过分析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和相关参考文献,阐述了创建趣味化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建立积极评价机制等多种途径,以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积极性,为其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低段;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正文


一、引言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可能使其感到困惑和枯燥,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

 

(一)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他们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单一的数学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变化性,以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形象思维为主

此阶段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直观、具体的形象来理解和认识事物。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他们往往难以直接接受和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图像或情境来辅助学习。

 

(三)好奇心强

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和发现。这种好奇心若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恰当引导和满足,将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

 

(四)好动,喜欢游戏

具有较高的活动需求,游戏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三、激发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创建趣味化教学环境

 

1. 装饰教室

在教室里张贴有趣的数学图表、数学故事、数学谜题等,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例如,在墙上贴上数字形状的卡通画,如用大象的形状表示数字 8,用兔子的耳朵表示数字 3,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能接触到数学元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设立数学角

摆放数学玩具、数学读物和学生的优秀数学作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自主探索和学习数学。数学角可以放置一些七巧板、数字拼图、数学积木等玩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数学的乐趣;同时,提供一些适合低段学生阅读的数学绘本、科普读物,如《数学真好玩》《马小跳玩数学》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数学思维。此外,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数学作品,如漂亮的数字书写、创意的数学手抄报、解决难题的巧妙思路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 故事教学法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比如,在教授0 的认识”时,可以讲述小猴吃桃的故事:小猴先吃了 1 个桃子,又吃了 1 个桃子,最后把桃子都吃完了,一个也没有了,就用 0 来表示。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不仅能轻松理解 0 的含义,还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2. 游戏教学法

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字接龙”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字,学生依次接着说下一个数字;“猜数字”游戏,老师在心里想一个数字,学生通过提问来猜出这个数字;“数学飞行棋”游戏,将数学问题融入飞行棋的规则中,学生在游戏中回答问题,前进或后退。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还能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直观教学法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感受它们的特征,如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六个完全相同的面,都是正方形。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如冰箱、魔方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开展实践活动

 

1. 数学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在学习“长度单位”时,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的书桌、铅笔的长度;在学习“质量单位”时,让学生用天平称一称苹果、书本的重量。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度和质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2. 数学手工

安排学生制作数学相关的手工,如用卡纸制作数字卡片、用小棒拼搭图形等。在制作数字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熟悉数字的形状和写法;用小棒拼搭图形时,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组成和特点,如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具有稳定性。

3. 数学调查

让学生进行一些数学调查活动,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统计家庭一周的开支等。在调查和统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四)建立积极评价机制

 

1. 及时表扬

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或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比如,“你今天的计算又快又准确,真厉害!”“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继续保持!”这些具体而真诚的表扬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增强自信心。

2. 奖励制度

设立奖励体系,如小贴纸、小红花、奖状等。当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奖励时,可以兑换小奖品。奖励不仅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担任数学小组长、获得优先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等。此外,还可以开展班级“数学之星”评选活动,对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1. 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动画、有趣的音效和精美的图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讲解“位置与方向”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向和位置的概念。

2. 在线学习平台

推荐适合低段学生的在线学习平台,如“小学数学乐园”“智慧数学”等,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游戏、课程视频和练习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3. 教育类 APP

利用教育类 APP,如“数学王国”“速算总动员”等,让学生在移动端随时随地进行数学学习和练习。这些 APP 通常具有趣味性的界面和互动性的功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认识钟表》

在教授《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老师先播放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片中的小朋友因为不认识钟表而上学迟到。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纷纷表示不想因为不认识钟表而迟到。然后,老师拿出一个大大的钟表模型,拨动指针,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并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接着,老师让学生分组制作自己的钟表模型,并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和讲解。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讨论,互相帮助,不仅掌握了钟表的结构和认读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钟表,并记录下爸爸妈妈起床、吃饭、睡觉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认识钟表,还提高了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案例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老师在教授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设计了一个“购物小达人”的游戏。在教室里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商店”,摆放了各种商品,并标上价格。每个学生都有 20 元的“购物资金”,他们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并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钱和找零。例如,一个铅笔盒 12 元,学生给了 20 元,老师引导学生计算应找零 8 元。在游戏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体验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此外,老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进行购物模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结论

 

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创建趣味化的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小学低段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数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马云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吴正宪. 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课堂教学案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孔企平.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 史宁中.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