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价值及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全面发展
正文
引言: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逐渐摆脱“主科附庸”的地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课堂仍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僵化、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价值探讨
(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互动有助于学生在练习中强健体魄。通过启发式提问、示范讲解等互动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纠正错误动作,促进基本活动能力的形成,积极的互动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互动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尊重对手,增强规则意识,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游戏互动、比赛互动等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培养坚强意志。
(二)提高教学效果
师生互动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示范、练习等环节,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助于突破学习瓶颈,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掌握运动技能。互动能优化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运动爱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互动能创新教学方法,如将合作学习融入体育课堂,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帮互学掌握技能要领,在“教学做”合一中提高学习效率。互动能丰富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互动、直播互动等,及时解决学生运动中的困惑,拓展体育学习时空,互动能完善教学评价,开展互评、自评等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他人,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三)增强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感情升温的“催化剂”。平等的互动能拉近师生距离。教师放下权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耐心倾听学生心声,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双方在知心互动中加深了解,建立了信任。多元的互动能增进师生感情,开展趣味游戏、体育比赛等互动,师生共同参与其中,在欢笑玩耍中消除隔阂,密切关系。民主的互动能唤起归属感,互动中学生的想法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产生被接纳、被认可的心理体验,对体育学习更有兴趣,良性的互动能树立教师威信。互动过程中,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感染学生,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接受教师引导。
二、增强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创新互动方式
互动方式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对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互动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互动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口头问答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此,教师树立互动意识,创新互动模式,丰富互动体验,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利用微信、直播等网络平台开展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其中,如在微信群中发起运动打卡,引导学生分享锻炼心得,或开设体育主题直播,在线解答学生问题[1]。因材施教,采取多元互动。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差异化的互动策略。如对内向、害羞的学生,多一些鼓励表扬;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为其搭建展示平台;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互动中穿插更多练习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设计互动环节。如开展小组讨论、情境表演、技能比拼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创新互动方式是增进师生互动的基础,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互动思路,优化互动体验。
(二)优化互动内容
互动内容是师生交流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互动实效和教学质量,然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互动内容较为肤浅,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要求教师立足学情,精心设计互动内容,在互动中渗透思想教育。互动内容要紧扣体育教学目标,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展开互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探究运动方法,领悟技能要领,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如学习立定跳远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摆臂发力,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运用。互动内容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有趣、有益的互动话题,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品德情操。如在长跑教学中,引导学生畅谈坚持不懈的体会,渗透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互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互动素材,引起情感共鸣,唤起运动兴趣,如邀请学生分享假期运动经历,在交流碰撞中传递体育的价值内涵,优化互动内容是提高互动实效的关键,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有机融合,赋予互动更多的思想性和教育性[2]。
(三)构建良好的互动氛围
互动氛围是师生交流的情感基础,对于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氛围较为沉闷,师生关系疏离,制约了互动的深入开展。为此,教师主动营造平等、活跃、友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投入体育学习,树立平等理念。打破师道尊严,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虚心接纳学生观点,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在互动中做到心平气和,不轻易批评、否定学生,多一些理解、包容,给学生表达、展示的机会。精心设计互动情境。利用游戏、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互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特殊生,给予更多关心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互动的快乐[3]。注重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贴学生的思想感受,互动中多些亲切问候,少些严厉呵斥;多些鼓励表扬,少些冷漠回应,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让学生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投入互动。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需要教师摒弃权威意识,真诚地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在心与心的沟通中增进相互理解,拉近彼此距离,如此能让互动渗透到体育教学全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的常态。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素质和教书育人本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师生互动,不仅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互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深化,找到契合学情的最佳互动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平.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价值及策略[J].华夏教师, 2022(22):75-77.
[2] 党芝蓉.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新课程, 2022(3):179-179.
[3] 文周茂,沈玉霞.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灌篮, 2021(14):11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