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南》探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指南》;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正文
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提升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主题课程实践研究》DX[2024]JKS0095
前言:《指南》提出“为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启蒙者,教师和家长应努力为幼儿打造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采用科学情绪调节、管理策略,给予幼儿温暖和关怀,实现健康、稳定的情绪管理目标。”在幼儿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严慈相济,构建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将会让幼儿沐浴在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
一、幼儿情绪管理现状
(一)缺少与家长的沟通
在幼儿成长中,家庭的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远超过幼儿园,因为家庭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时时刻刻的。所以,为了保证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必须积极与家庭沟通、联系[1]。但是,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主要的交流内容以幼儿学习为核心,并未深度钻研幼儿的教育问题,忽视了幼儿的情绪管理,大部分家长忽略家庭教育,并未正确指导幼儿,从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幼儿长时间被负面情绪干扰。
(二)情绪管理能力较差
幼儿以自己为核心,但是在家长的指引下,幼儿步入幼儿园后,会逐渐脱离自我[2]。而且,受年龄特点影响,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过于依赖自身的情绪经验,其行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虽然,幼儿已经初步形成对情感的认识,但无法全面掌握情感变化。总的来讲,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只能简单认识情感,无法深入感知情感,理解情绪变化原因。
(三)家庭环境差异明显
幼儿园属于集体学习、生活环境,规则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是保证群体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园内的生活、活动、学习等具备一定的时间与要求,幼儿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活动等。比如,认真听教师讲述知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区域游戏等。但是,这个过程中教师制定的规则并不具备情绪管理作用,反而是控制幼儿情绪。而家庭环境中,幼儿的行为、思想并不受限制,在外界刺激下,可以自由表达自身情绪,做出相应行为。这些都表明了,幼儿所处的家庭、幼儿园环境差异明显,会影响幼儿的自身情绪管理。
二、基于《指南》的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一)亲近自然环境,放松孩子内心
“压制不如疏导”是当前幼儿教师指导幼儿管理情绪的重要思想理念[3]。“疏导”可以通过语言沟通实现,让幼儿所处环境发生变化。自然生态教育是基于真实自然环境的教育模式,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卡娜夫人提出“自然教育能让孩子真实地体验自然,释放天性、激发潜力,使其在自然力量的支持下形成优秀品质和习惯。”为此,教师应积极开展自然生态教育,让幼儿亲近自然环境,以此放松孩子的内心,减少负面情绪的生成。
例如,建立自然生态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纯天然的绿色环境,让幼儿自由地爬树、玩泥巴,利用树木、树叶制作工艺品、装饰品、工具等,减少电子玩具的接触,也不进行文化知识学习,以此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实践能力等,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自由、快乐地探索未知的自然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的内心更加轻松,持续性地助力幼儿创新、创造。有关学者提出“幼儿长时间生活在自然、真实的景观中,能减少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借助自然环境展开教育,能让幼儿获取更多的力量和知识,有效调节负面情绪,拥有正面情绪,让自然资源成为幼儿的成长力量源泉。
(二)创办游戏活动,感受积极情绪
《指南》提出“积极创办游戏活动,借助多样化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等,切实发挥游戏指导作用,帮助幼儿调节负面情绪。”游戏的假想性能让幼儿的心理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有效舒缓心理压力,拥有不同类型的情绪体验。为此,教师应全力开辟广阔的教育空间,鼓励幼儿自主游戏,让幼儿拥有自由玩耍的权利。同时,要整合室内外资源,提供能够移动的资源库,支持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教会幼儿管理情绪,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合作沟通等能力,感受积极情绪,获取丰富经验。
例如,创办主题“沙盘游戏”,组织幼儿欣赏年画,指导幼儿独立创作充满“海洋气息”的“年年有鱼”,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模型拓印,让小鱼以不同姿势躺在沙滩上,如“头靠着头”、“尾巴挨着尾巴”等,或者小鱼围在一起。完成该游戏环节后,为幼儿提供贝壳、螺壳等材料,以此完整沙滩画的创作。
再如,创办角色游戏“小超市”,游戏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能和责任。对此,教师先根据幼儿意愿分配小组,要求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营业员、超市老板、保洁员、保安等。随后,分类超市的物品,重现购物场景,让幼儿能够分清自身职责,正确完成“工作”任务。该游戏活动能让想家的幼儿不再焦虑,逐渐放松神经,缓解负面情绪,感受游戏的积极情绪。
(三)落实绘本教学,正确认识情绪
绘本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教育资源,其画面生动、语言简单、情节有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喜好。由此,教师可以从绘本入手,以绘本教学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其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情绪,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会幼儿正确表达情绪,指引幼儿解决矛盾,实现自我接纳。
例如,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我好害怕》,利用小熊卡通形象详细介绍“恐惧”、“害怕”的情绪,让幼儿了解这些情绪形成的原因,学习如何控制这样的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大胆。近几年,绘本教学实践效果显著,是适合幼儿阅读的读物,绘本教学将会得到一定的延续,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知识内容能更好地辅助幼儿调节情绪,使其平稳地度过幼儿阶段。
再如,阅读《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绘本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图片内容为:狐狸爸爸与鸭儿子在做事情。并提问幼儿:“当你看到这些图片时,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的幼儿说:“很快乐,好像我和爸爸。”这时,教师继续追问:“有趣的事情能让人快乐,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有的幼儿说:“我看见狐狸爸爸喂鸭儿子吃东西。”还有的幼儿说:“我看见狐狸爸爸与鸭儿子一同玩水。”围绕绘本内容,以简单的问题指导幼儿,能让幼儿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逐渐正确认识不同的情绪,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正确表达自身情绪,并掌握了情绪调节、管理的有效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必须从两个方面引导幼儿,即表现与控制。表现需要适度、恰当,避免刻意压制情绪,要做到合理、有限度。如果无法控制负面情绪,将会影响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教师要从根源入手,利用不同方法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重点分析幼儿的情绪变化,动员家长参与,创办多样化活动,优化教育环境,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发挥情绪管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莉.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4,(07):36-38.
[2]朱诗娴.依托绘本提升小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与反思——以班本课程“我的情绪小怪兽”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06):78-80.
[3]李玮玮,魏小玉,雷琛,吴嘉欣,曾梓媚.教师正念教学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J].教育观察,2023,12(21):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