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探索——以温州市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邹秋梅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摘要

本文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应用价值,结合温州市地方文化资源特色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探索并形成了以下实施路径:第一课堂,课程内容与优秀文化相融合;第二课堂,拓展地方文化体验与实践活动;同时通过数字赋能,构建文化学习平台;通过校企协同,共同开展文化实践项目,并总结育人成效。以期为其它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地方文化资源

正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1在温高校第二批市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大学英语》建设成果之一

2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能元宇宙技术赋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3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项目编号:ZJDF-HX2021015

 

正文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他还特别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在此理念下,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师在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同时,更要在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

地方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区域文化传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区域性的文化传播、民俗生态、学科教学产生深刻影响[3]将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之中,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增强课程的亲和力。 

地方文化资源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价值

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地方文化资源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多领域。通过将这些资源融入课程,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文化对比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也能使课程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

促进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地方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的具体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比较不同地方的文化,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强化文化认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学习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优秀元素,学生还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外来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实践探索--温州市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程

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以其独特的商业氛围和民营经济活力著称。温州市的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包括温州鼓词、南戏、泰顺廊桥、永嘉学派等,这些资源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 实施策略

(1)第一课堂:课程内容与优秀文化相融合

内容链是外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起点,也是课程思政工作的主要抓手。外语教学内容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1)外语教材;(2)教师自选材料[4]。在外语教学内容中挖掘育人元素的三项序列任务:理解育人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方案[4]。而目标设计的典型误区是思政目标无的放矢,脱离素材而独立存在,被任意拔高或贴标签,导致思政目标与语言目标两张皮[5]。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时,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思政育人目标,适时引入温州地方文化元素。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2》为例,进行整合和融入,见表1

单元主题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融入地方优秀文化

Where are you from

通过学习用英语讲述家庭故事,弘扬孝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浙江有礼·孝行乐清、周雄孝文化节、孝子祭”“孝子宴等形式弘扬孝道文化。

Can I help you?

通过学习和对比品牌产品,提升辩证思维、培养工匠精神。

温州的木雕、石雕、瓯绣等传统的手工艺体现温州人一直秉持着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及其历史源头-永嘉学派思想。

Nobody has pizza for breakfast.

通过学习用英语介绍中国八大菜系,增强中华饮食文化自信。

温州传统美食:温州鱼丸、温州糯米饭、灯盏糕、永嘉麦饼。

How do I get there?

通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指路问路,学会倾听与协商,培养乐于助人和人文关怀精神。

众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旅游景点介绍:泰顺廊桥、江心屿、永昌堡、雁荡山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You’d better call the doctor.

讲述疫情期间白衣天使,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对比中西方面对疫情不同做法,增强民族自信心。

张文宏,温州瑞安人,在新冠疫情期间,他的专业见解和科普工作广受公众认可。

1 教学内容与地方优秀文化融合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各思政内容可以巧妙地融入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教学形式之中,但每种思政内容都有其相对更适合的学习形式。以下是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思政内容设计的,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四慧教学方案。

-阅读理解:编写或选取关于温州文化的英文阅读材料,如温州黄杨木雕的制作工艺、温州小吃的历史与特色等,作为单元教学内容的补充材料,在课前通过线上发放,供学生自主学习,并设置测试题,检验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对相关单词的掌握。

-听力练习:利用AI配音软件,录制关于温州文化的英文音频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温州鼓词、温州小吃、温州方言等的介绍,作为听力教学环节的内容补充。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捕捉关键信息。在提升英语听力水平的同时,加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翻译练习:让学生尝试翻译温州历史古迹、旅游景点、温州传统美食以及温州传统手工艺等相关内容介绍,并分析中英文在表达上的差异。此部分内容可以设置在课前线上预习、课中深化理解或课后拓展学习环节。教师在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时,指出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并提供修改建议。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温州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传播-口语、写作在课中深化研讨环节,组织学生围绕温州文化进行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例如,设定话题温州鼓词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分享观点。在写作教学部分,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温州文化的英文介绍。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温州小吃进行英文说明,包括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口感特点以及文化意义等。通过针对地方文化内容的口语与写作教学设计,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助力弘扬和传播温州优秀地方文化。

 Where are you from为例,温州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见图1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设计

(2)第二课堂:拓展地方文化体验与实践

高校除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因素,继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之外,还应拓展和运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6]。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温州的地方文化景点,如泰顺廊桥、江心屿等,让学生在实地感受中加深对温州文化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记录所见所闻,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开展温州地方文化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3)数字赋能:构建文化学习平台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集教学、培训、视频、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门网站,将地域文化的系列教育资源充分整合[5]针对温州地方文化,我们可以打造一个专属的英语学习生态系统,汇聚丰富的温州文化相关英语资源,包括精心撰写的地域文化的补充教学材料、微课视频、演讲比赛的优秀作品集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知识拓展空间。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在深入探索温州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艺术瑰宝及现代发展成就的同时,还可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在平台内置互动社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文化体验与创意作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温州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还能有效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校企协同:开展文化实践项目

与温州本地的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地方文化的英语项目研究。例如,与企业共同开发温州地方文化的英语导览系统、翻译温州地方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2. 育人成效

通过将温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一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他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还加深了对温州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二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国际交流中介绍和传播温州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三是温州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得到增强。通过学生的英语表达和项目研究,温州文化得以更广泛地走向世界,提升了温州的文化软实力。

、结语

通过第一课堂的内容融合、第二课堂的实践体验、数字赋能的学习平台建设以及校企协同的文化实践项目,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助力了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一实践探索不仅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 人民日报,2016.12.

[2] 王京清.学根本大法立人生大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1):23.

[3] 徐浪静,许金友.大思政视角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 17:83-87.

[4] 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2):47-52.

[5] 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外语,2021 (2)54.

[6] 董泽民,方雪梅.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0,34(2):51-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