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于燕兵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

摘要

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降低锅炉排烟热损耗、优化锅炉燃烧调整以及加强节能管理。智能化技术通过精确控制和优化运行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烟热损耗通过改进烟气回收系统实现。燃烧调整则侧重于优化燃料与空气比例,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加强节能管理涉及制定严格的能耗标准和监控体系,确保各项节能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这些措施共同作用,可显著降低火电厂的能耗和运行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

正文


在能源日益紧张与环境保护呼声高涨的当下,火电厂作为能源转换的重要枢纽,其运行效率与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关键。集控运行作为火电厂现代化管理的核心,通过集成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厂运行过程的精准调控,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浅析火电厂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措施,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为火电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1.火电厂集控运行的概念

火电厂集控运行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对火力发电厂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集中监控和控制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与控制,以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安全稳定、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集控运行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高度集成化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通常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这些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实时收集电厂各个部位的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控制室。控制室的操作人员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了解电厂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运行参数,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整。

在火电厂集控运行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预测模型和优化算法,可以对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精确控制,确保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热能损失。同时,通过对汽轮机和发电机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可以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降低单位电量的能耗[1]

2.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集控运行技术实现了火电厂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和调节,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集控系统能够实时收集火电厂各环节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确保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集控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预设的优化算法,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如锅炉燃烧控制、汽轮机负荷分配等,以实现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集控系统具备故障预警功能,能够通过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预测潜在的故障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帮助维护人员提前进行检修,避免事故的发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集控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中心以外的地方对电厂进行监控和操作,提高了应急响应能力和管理灵活性。集控运行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燃烧过程,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如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助于火电厂实现绿色环保生产[2]

3.火电厂集控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3.1过热汽温系统的控制

如果控制系统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到锅炉的动态特性和负荷变化,可能导致控制策略不够灵活,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工况。例如,控制算法可能缺乏足够的自适应能力,无法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以应对外部扰动。过热汽温的准确控制依赖于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温度传感器。如果传感器精度不足或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导致控制动作失准。火电厂的燃料供应如果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进而影响过热汽温。燃料供应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控制系统难以维持稳定的汽温。

随着电网负荷的变化,火电厂需要频繁调整发电量。这种频繁的负荷变化对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控制系统响应速度不够快,可能导致汽温控制不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可能出现老化和磨损,这会影响到过热器的传热效率和汽温的稳定性。设备老化还可能导致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响应迟缓或失效。环境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也会对过热汽温产生影响。例如,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锅炉的散热效率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控制系统能够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

3.2再热汽温系统的有效控制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通常比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更多的控制回路和设备。这种复杂性可能导致控制策略难以优化,控制参数难以精确调整,从而影响控制效果。再热汽温的控制受到蒸汽流量变化的影响。在负荷变化或锅炉运行状态变化时,蒸汽流量的波动可能导致再热汽温控制不稳定。再热器的传热特性和结构设计对汽温控制有直接影响。如果再热器的设计不合理或传热效率低下,将增加汽温控制的难度。

燃料和空气的配比直接影响燃烧效率,进而影响锅炉的排烟温度和再热汽温。不稳定的燃料和空气配比可能导致再热汽温控制不稳定。再热汽温控制系统需要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和外部扰动。如果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不够快,将难以实现对再热汽温的精确控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再热器及其辅助设备可能出现老化和磨损,这会影响到再热器的传热效率和汽温的稳定性。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响应迟缓或失效[3]

3.3主汽压力系统的合理管控

主汽压力控制系统需要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和锅炉运行状态的波动。如果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不够快,可能导致压力波动过大,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策略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锅炉的动态特性和负荷变化。如果控制策略过于简单或未能适应复杂的运行工况,可能导致主汽压力控制不准确。主汽压力的准确控制依赖于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可靠的执行机构。传感器故障或执行机构响应不准确会导致控制信号失真,进而影响压力控制。

燃料供应的波动和燃烧控制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蒸汽产量,进而影响主汽压力。燃料质量的变化或燃烧系统的调节不当都可能导致压力波动。电网负荷的频繁变化要求火电厂能够快速调整发电量。这种频繁且剧烈的负荷变化对主汽压力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控制系统不能及时调整,可能导致压力控制不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可能出现老化和磨损,这会影响到蒸汽的产生和压力的稳定性。设备老化还可能导致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响应迟缓或失效。

4.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的措施

4.1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可以实现对火电厂运行参数的实时优化。这些算法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预测系统行为,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率和最低的能耗。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火电厂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节能降耗点。通过分析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运行数据,可以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厂内各种设备和传感器的互联互通,实时收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用于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和故障模式。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以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进行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能耗增加。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可以用于培训操作人员和优化操作流程。通过模拟火电厂的运行环境,操作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提高应对复杂工况的能力,减少操作失误,降低能耗。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电网需求和火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自动调整发电计划和负荷分配。这种系统可以确保火电厂在满足电网需求的同时,实现最优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火电厂的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4]

4.2降低锅炉排烟热损耗

通过在锅炉排烟系统中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如热交换器或余热锅炉,可以有效地回收烟气中的热量。这些装置能够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进入锅炉的给水或空气预热器中的空气,提高给水或空气的温度,从而减少锅炉的燃料消耗。通过精确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燃料和空气比例,可以实现完全燃烧,减少烟气中的未燃尽可燃物,从而降低排烟热损耗。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如氧量控制或燃烧优化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排烟温度是影响排烟热损耗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锅炉设计和运行参数,如提高锅炉的给水温度、调整燃烧器的位置和角度、改善炉膛的密封性等,可以有效降低排烟温度,减少热损耗。锅炉受热面的积灰和结垢会降低热交换效率,增加排烟热损耗。定期对锅炉受热面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受热面的清洁,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热损耗。

高效的除尘和脱硫脱硝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以降低排烟热损耗。例如,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可以利用烟气中的热量蒸发吸收液中的水分,从而回收部分热量。烟气再循环是将部分排烟重新引入燃烧室的技术,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同时也可以回收部分热量,降低排烟热损耗。

4.3加强对锅炉燃烧的调整

采用先进的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如燃烧器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调整燃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燃料供给量、空气供给量、炉膛温度等。通过精确控制这些参数,可以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煤粉的细磨和干燥,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细磨的煤粉表面积增大,有利于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速度和效率。通过空气预热器将进入锅炉的空气预热至一定温度,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预热后的空气含氧量增加,有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热损失。

实施烟气再循环技术,将部分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提高燃烧效率。对燃烧器进行技术改造,如采用低氮燃烧器,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提高燃烧效率。低氮燃烧器通过改变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方式,实现燃料和空气的更佳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利用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锅炉的燃烧状态,自动调整燃烧参数。智能系统可以根据锅炉的负荷变化和燃料特性,自动优化燃烧过程,实现节能降耗。定期对锅炉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燃烧系统的各个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清理积灰,可以保证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4.4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火电厂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节能管理体系,包括节能目标设定、节能计划制定、节能措施实施、节能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等环节。通过明确的管理体系,确保节能降耗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安装先进的能耗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火电厂的能源消耗情况。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能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和原因,为制定节能措施提供依据。根据火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对锅炉、汽轮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精细化管理,使设备运行在最佳工况,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定期对火电厂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老旧、效率低下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换代,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能效。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火电厂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能。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采取节能措施,如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等。积极引进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如余热回收技术、高效燃烧技术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火电厂的整体能效水平。与电网调度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根据电网需求合理安排发电计划,避免在低负荷时段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5]

结语

火电厂集控运行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显著潜力。通过采用先进的集控技术,包括精确的设备控制、智能优化算法和实时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火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此外,结合预测性维护和精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火电厂的集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实现绿色、高效的能源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持续推进集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对于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谈正强.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1):1-3.

[2]胡蕴恒.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2,(12):70-71+74.

[3]吴昊.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10):205-206+155.

[4]方然.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08):126-128.

[5]曾学文.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02):4-6+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