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亚秀莹,黄磊,刘巍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现有安全管理措施,当前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现状,总结和分析了本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当前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立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提出了开展线上线下协同的安全教育,构建“全过程、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模式,编写《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手册》,探索安全教育考核及评价体系与安全政策联动机制。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化学试剂;安全教育模式;安全事故

正文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for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

YA Xiuying, HUANG Lei,LIU Wei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 Anhui Province, 237000 China)

 

Abstract: The safety of chemical laboratorie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Currently, the chemical laboratory has some issu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of the chemical laboratory, they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and establish the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chemical laboratory, included developing online and offline safety education, building a entire process, regular” safety education model, compiling Emergency Response Manual for Chemical Laboratory Safety Accidents, and exploring the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safety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afety policies.

 

Key Words: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 Chemical Reagent; Safety Education Model; Safety Accidents

 

引言

2019年教育部在连续四年检查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28日,教育部印发实施《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由此可见,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效果也正成为基础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

1、现有安全管理措施

依据现有的化学药品,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设置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从采购统计、入库保管、领取出库、用后处置等全链条有章可循、规范管理。为了便于危化品管理,设置危化品暂存库,高标准配置了排风系统、防爆柜等,还配有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安防监控设施。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学期结束统一由专业厂家回收。而针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液,量相对较大,严格按照其种类不同分类处置。如酸、碱、氧化剂及还原剂等废液,通过酸碱中和或氧化还原等预处理后,分类收集至专用废液桶;对于含重金属及有机溶剂等不能在实验室进行预处置的废液,则直接分类收集至专用废液桶,并做好详细的信息记录。

基础化学实验室的教师以身作则加强安全意识学习,均参加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学习并取得合格证书,定期接受安全教育相关培训,将安全作为完成本职工作的第一要务,并将安全教育导入到课堂,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

2、建立安全教育体系

对在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反馈整改,形成工作闭环(1),确保实验室安全无盲点、无漏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基础化学实验安全教育体系示意图

1)梳理对比校内外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提升安全教育内涵

近些年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一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2],在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改革探索中,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建立线上资源库,针对每一项实验特点使学生在实验预习过程中接受安全教育。而课堂授课过程,可依据当次实验项目的安全隐患,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介绍当前实验课程中的安全风险,对学生再次进行安全教育,警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危险点。探索线上安全课程和线下安全课程的结构设计,最大化地树立学生安全意识和应对风险的处置措施的能力。

2)通过实验室安全自查和动态追踪,构建“全过程、常态化”安全教育模式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制度下的监督过程,关乎化学实验安全管理。实验室需定期制定安全自查计划,推行常态化、制度化的安全检查。采取节假日前、假期间和不定期突击检查,在此基础上实行每日自查,组织学生参与课前检查、课后复查等多形式结合的立体化安全检查制度。通过自查,树立“隐患即事故”理念,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模式,确保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在事故发生之前得以处置。

对于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第一节绪论课程将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维护以及安全教育”作为实验课程的第一课中的内容集中介绍,教师讲解并带领学生熟悉后续实验项目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同时对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点分类进行介绍。在具体的实验项目中,如遇到相应的风险点,则再次进行提醒说明,这样“集中介绍+多次复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牢固地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点探索将第一次课程设置为实验室安全演示课程,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向学生进行演示,并示范对于危险事故的处置措施。在后期的每次实验课程中再次强调课程中的风险点,建立“全过程、常态化”安全教育模式。

3)总结分析实验室现状,编写《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手册》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操作手册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一道生命线,利用手册中的应对规范,在第一时间内将危险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程度。认真梳理当前实验室中的危险品,分级分类设置处理办法,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科学编写《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手册》。并且在书册中对药品处置、事故危险应对规范和需要协同处理事故的各个部门及联系方式清楚列明。手册编写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当前现状及现存条件,并且综合对比国内外和校内外其他高校的应急处理办法编写符合实验室现存条件和危险处置办法的简明操作手册,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最小程度降低危害的原则,分类编写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手册。通过手册内容,能够让面临事故的师生在第一时间找对应对策略,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和防止事故次生灾害发生概率。

4)厘清安全责任,探索安全教育考核及评价体系与安全政策联动机制

实验室安全制度是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重要保障,学校实行“学校-部门-教师-学生”四级安全防护,如果实行过程中如果责任压实不到位,就会造成安全保障失效于事故发生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对比分析校内外的良好案例,探索安全教育考核及评价体系与安全政策联动机制,将安全责任与部门的年度考核、教师的职称评审与优秀评选、学生的成绩考核相结合,逐步推动安全责任压实到位。

在已有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以实验室主要负责人为主的各级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制度,将安全考核纳入各级考核,实现安全政策的联动性。在制度过程中强调实验室教师安全培训,参加实验室安全相关技能大赛等教师培训、演练制度,将安全教育效果和考核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3、结语

安全教育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基础化学实验室存在共性问题,总结已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安全管理架构,在安全工作中针对问题反馈整改,形成工作闭环,充分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龚良玉, et al., “育、管、查、练四位一体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大学化学, 2023. 38(10): p. 280-287.

[2]. 亚秀莹, 郑慧玲, and 黄磊, 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结合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分析——以皖西学院为例.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3. 51(04): p. 59-63.

[3]. 刘金昌 and 解强, 基于HAZOPRiskSystem分析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教学刊, 2023. 9(23): p. 20-22+2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22jyxm1759)。

作者简介:亚秀莹(1990-),女,汉族,辽宁省朝阳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天然气深冷液化工艺等研究。

黄磊(1980-),男,汉族,安徽六安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偶氮化物合成,等离子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刘巍1988-),汉族,安徽省岳西县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低温等离子体理论和实验研究、负氢离子束产生机理和应用研究以及小型射频推进器相关研究。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