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
正文
本文系2024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数字化赋能西安市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24JX20)研究成果。
前言:制造业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在激烈的世界竞争当中,我国需要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数字垄断、知识垄断、人才垄断、技术垄断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战略。数字技术在这些战略的实施中具有极强的赋能功能。不过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必须要结合世界市场情况,认真分析自身短板,如此才能高效利用数字技术,达成原有轨道高速发展,同时实现产业范式跃迁这一目的。
一、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面临的难题
1.集群内产业配套相对不足
良好的产业配套需要上下游企业在产业布局、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消费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共享。然而,放眼我国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集群内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各自为政,整机和零配件配套硬性连接多,软性打通少,缺少同步产业联动,陷入集而不群的低水平状态[1]。集群内产业配套相对不足,与集群内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不足有关。
2.供应链信息共享相对不足
根据波特的产业集群定义,产业集群不仅建立在同一地域之内,同时内部也存在竞争(市场竞争)与合作(技术合作),因此需要将供应商、客户等纳入到集群内,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同产品、互补产品的综合布局,从而有效避免内部分化。换言之,产业集群内部存在供应链,提高供应链水平有利于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发展。然而,目前部分先进制造业集群内供应链信息共享相对不足,其中一部分因素源于群内企业的自我保护,在供应链数据方面没有如实公开核心数据。
3.产业集群内财务管理落后
产业集群的塑造需要群内企业积极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在实现高质量财务数据披露的基础上,保证财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数字化,便于群内各个企业财务核算的高效化和精准对接(供销存对接,做到零库存管理)。然而,目前制造业集群当中各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差异化问题,核算方法、预算管理、财务披露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4.产业集群内缺乏专业人才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具备高水平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才[2]。据我国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我国境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占比不足万分之三。制造业集群内芯片、关键配件、储能材料、新型合金仍然依赖进口。这与人才缺乏有着直接关系。
二、以数字化技术为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赋能的策略
1.以物联网实现生产标准化解决产业配套不足的问题
通过共建物联网系统,保证企业之间可以做到高效联动,从而有效解决以往群内生产标准化不足导致的生产要素融合差的问题。首先,由协会组织群内企业以共同出资的形式共同构建物联网。通过物联网保证群内企业各类信息被有效采集,使得群内企业资源共享,特别是一些共性资源得到高度共享,有效降低群内企业生产要素采购成本压力。其次,物联网具有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等功能,可以不断采集集群内各类产品信息,再由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集群核心企业来带头整合产品信息,提出较为具体的生产标准,并将该标准发布到集群内,由其他企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增减,最终经过集体讨论后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由此保证每个群内企业的现有生产要素得到一定使用。最终以生产标准化解决了困扰集群内企业生产要素分散、融合不足的问题。
2.积极构建数字合作平台提高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水平
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系统,并整合资源构建数字合作平台,促进集群内企业横向联络、纵向合作,提高各类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水平。例如,群内某企业即将研发某款机械设备,而此时该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通过该平台发布信息后,其他企业可与其联合,在群内协会的辅助下签订协议,为某企业提供资金,并在产品上市后,按照约定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此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体系,使得上下游企业均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围绕某企业新型产品,其他企业在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基础上,提供某企业所需材料。在材料供应上,需要先获得某企业的材料参数、生产工艺、技术特点,保证材料的精准供应。类似这般经过不断磨合,集群内企业形成了更为精细的供应链系统,链上企业充分共享信息,让信息真正地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发挥出指导、调节作用。
3.以数字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集群内合作企业统一财务软件。对于联系较为紧密、合作比较频繁,而且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雷同性的多个企业而言,有必要融入统一的财务软件,如此可以保证财务信息共享。尤其是上下游合作企业可以实现进销存统一管理,降低存货管理压力,避免不良成本产生。
其次,于集群内建立独立法人的财务中心,由该中心对集群内所有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例如,集群内企业共同将运营资金注入到统一的资金池当中,由财务中心负责管理。当某个企业需要资金时按照相应的程序提出申请,并由财务中心审核以及资金池管理委员会把关,通过审核后便可以拨付资金,通过这种形式有效解决群内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以第三方财务公司统一管理,可以有效保证集群内财务管理规范化、高效化、专业化。但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协会需要对该财务中心形成定期审计,要通过严密的监督提升集群内企业的财务安全水平。
4.以数字技术培养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所需全面人才
首先,通过数字技术打通先进制造业集群与高级院校之间的屏障,共同构建具有双师制、“1+x”证书制度、产教融合特点的实习基地。各大高校可以通过该平台将人才输送到产业集群之内。如此通过产业集群和高校的协同努力,培养出具有强大适应力的现代制造业发展所需的高端应用型人才[3]。产业集群可通过数字平台输出人才能力模型,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其次,产业集群内部打造技术型人才再学习系统。主要由政府引导、产业集群配合,共同兴办职业培训基地,将产业集群内部各类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基地当中,针对性学习集群内部生产所需的技术工种。为了保证先进技术落户产业集群,可以在培训系统中融入AR、VR技术,赋予技术人才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地掌握先进技术。
总结:总而言之,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数字技术赋能,包括为集群资源管理、生产标准化、生产要素融合、人才培养、产业链构建等提供内部驱动力。从宏观环境来看,数字化赋能不能仅依靠先进制造业集群自身,政府、高端院校等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如此才能形成更大格局的资源整合,倾社会之力服务于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有林.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J].科技智囊,2022(8):12-16
[2]张翠杰,王文龙,赵敬云.高等教育服务河南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应用研究[J].新潮电子,2024(4):208-210
[3]杨帅.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评《广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6(1):11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