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浩

曲靖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像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这样的“子细胞”“小单元”。本研究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导向,以建设系统性、协作性和互补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为出发点,研究提出“12345”的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保障体系,希望能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产生积极的理论影响,同时也为提升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提供有效的实践帮助。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正文


引言

现代产业学院的本体是学院,而学院的职能是育人现代产业学院不仅以育人为根本目的,还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能力为第一要务不仅要育特别的人,还要特别会育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成元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育人、协同创新、信息互通、资源融通人才共享,构建起现代产业学院“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1.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性育人的理念和体制机制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协调育人,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和实效性。然而,现代产业学院在育人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育人主体不全面、育人环节不连贯、育人资源整合度不高等问题。

1.1育人主体全面性不足,难以实现“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存在缺位。首先,思政课教师主导力不够,主要表现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有待加强。其次,专业课教师影响力不够,主要表现在课程思政相关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分类推进、专业(群)课程思政示范点打造等方面有待加强。再其次,多方合作凝聚力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育人参与度不足,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技术指导、委托研发等形式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有待加强。

1.2育人环节贯通性不强,难以实现“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存在失位。家--企协同育人在“全过程”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三者参与“全过程”育人链条存在阶段性断裂。一方面,家庭教育没有一以贯之地融入子女成长成才全过程,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家长往往只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家庭教育重要环节处于缺失状态。另一方面,在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岗位见习等离校未就业阶段,学校认为此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全部交给企业,而企业仅关注学生的工作业务能力、技术技能水平,往往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校企双元育人在纵向衔接上留有空白。

1.3育人资源整合度不,难以实现“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存在异位。“全方位”育人体现的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育人资源的全面整合,但现实中往往存在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重校园文化育人轻企业文化育人等不协调的情形。此外,高校现已建立了十大育人体系,但现实中往往存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比重较大,文化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比重较小的情形,导致未能促成学生全面发展,未能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

2.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意义

“共同体”已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等,无不体现出各参与主体间休戚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促成多元主体参与、全程行动协作、各方资源整合,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应然走向。

2.1共同体成员的多样性,有利于多元参与的主体补充

秉承共同体理念,构建多主体参与育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吸纳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党政团干部、管理服务人员,甚至政府人员、行业企业领军人才、校外聘请专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所有参与主体秉持共同理念、认同共同目标、拥抱共同理想,突破部门领域之分、学科专业之别,形成育人工作合力,从而实现“全员”育人

2.2共同体行动的协作性,有利于协同育人的过程补充

秉承共同体理念,构建各行动协作育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不是物理层面的多主体加和,而是各行动主体在“全过程”育人中的协同与协作,家庭、学校、社会等育人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愿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以协同育人的方式做到育人主体不缺位、育人目标不改变、育人过程不留白,从而实现“全过程”育人。

2.3共同体资源整合性,有利于功能复合的方位补充

秉承共同体理念,构建全资源融合育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从场域来说,有课内和课外育人,有学校和企业育人,还有线上和线下育人;从育人类型来说,有思想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有外显型育人和内隐型育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将各级各类各种育人资源整合在一起,发挥系统性、整体性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

3.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保障体系

通过对现代产业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合二为一的系统性分析,探索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设策略,提出12345”的建设保障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3.1一载体现代产业学院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学校,当然更离不开学校这一历史性载体,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只有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才能集多元主体参与、聚多项行动合力、汇多方资源力量,最终建立有效的“三全育人”模式,形成合理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3.2双轨道校内思政渠道校外思政链条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应用好校内思政渠道和校外思政链条双轨道。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应充分用好校内育人资源,抓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同时更需要借助行业企业等校外资源,用企业文化感染学生,将工匠精神带给学生,把社会法则传输给学生,抓好实践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等。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行业企业岗位工作实况,了解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邀请行业企业优秀典型人物和朋辈校友返校作报告或专题讲座,通过行业企业优秀人物奋斗历程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工匠情怀,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理论结合实践,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3.3三紧扣紧扣“全”的重心点紧扣“育”的中心点紧扣“人”的出发点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紧扣的重心点紧扣的中心点紧扣的出发点“三全育人”的中心在“育”,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成为育人的沃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以文化人,不断夯实学生的道德根基、不断筑牢学生的思想之魂、不断筑牢学生的精神家园。“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任何的教育实践都是以“育人”为前提的,现代产业学院的所有育人主体、所有育人行动、所有育人资源都应围绕“人”来进行,丰富学生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宽度,延伸知识面的广度,提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和能力,持续强化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以人为本做好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4四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要落实好组织政策人员经费四大保障。组织保障方面,学校党委、行政应加强对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和重要议事内容。机制保障方面,将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纳入考核,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末评优选模的重要内容,建设工作结束后,对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人员保障方面,校内形成书记院长“一把手工程”,副校级领导具体联系,二级学院领导直接负责;校外聘请产业学院相关行业企业专家、领导、技术骨干支持建设工作。经费保障方面,单位年度预算中增设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专项经费,相关行业企业也要适当安排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所有专项经费要加强预算和管理,既要保证建设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又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

3.5五育人课程+科研育人实践+组织育人文化+网络育人管理+服务育人心理+资助育人

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把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综合成课程+科研、实践+组织文化+网络管理+服务心理+资助五个育人模块。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导向明确的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主导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党建引领、全方位覆盖的组织育人体系构建以合作企业文化精神为灵魂的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协同响应的新媒体三网共建网络育人体系,完善五位一体”“四级”心理育人体系,健全规范科学的管理育人协同联动体系,建设以生为本的服务育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扶困扶志扶智的发展型精准资助体系。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综合后的五大育人模块,是长期伴随学生成长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现代产业学院各育人主体应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先谋后动,越位思考,全盘规划,落实不缺位,扎实推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对五大育人模块的了解,形成活动参与自觉,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4.结语

研究通过对现代产业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合二为一的系统性分析,探索现代产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设策略,以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发展共识,从整体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反哺推动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的创新,有利于现代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国家现代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6):33.

[2].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Z2):167-170.

[3]王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DOI:10.27048/d.cnki.ggzsu.2022.000005.

[4]王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家,2021(08):151-155.

[5]宋新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21.DOI:10.27116/d.cnki.gjzgc.2021.000182.

[6]荆国林,朱凌岳,牛瑞霞等.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产业学院多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3,49(07):106-109.

[7]闾春飞.共同体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156-159+163.DOI:10.13971/j.cnki.cn23-1435/c.2023.02.039.

[8]王亚煦.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2(05):80-85.DOI:10.16209/j.cnki.cust.2022.05.024.

[9]林美玫,刘梅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研究[J].西部学刊,2023(02):133-136.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3.02.022.

[10]张姿炎,范志彬.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4):414-421.DOI:10.16103/j.cnki.21-1582/c.2022.04.004.

 

基金项目:曲靖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YJKT0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