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程;高考模式;化学教学
正文
引言: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改变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传统化学教学课程结构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新课程高考模式下,高中教学要求, 开展化学课程教学时,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要重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可通过对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形成正确的三观。而现阶段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可加强相关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重视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机会更加平等,且重视对学生自身潜力的挖掘,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信心。化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化学知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与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关生活化的化学知识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多数教师仍存在比较陈旧的教学观念,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重视化学原理知识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价值缺乏认知,影响化学教学质量。
(二)化学教学素材陈旧
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所选择素材都是教材中内容,并未重视拓展教材之外的教学素材,导致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造成该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教材的获取渠道、素材真实性等存在较大关系。教师选择素材时,可选择渠道少,且对于素材的真实性辨别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且多数素材的选择,与当今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教师所选素材都比较陈旧,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学生学习方式错误
新课程改革之前,学生学习时,主要以死记硬背,跟随教师引导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展开学习,学习过于被动,多数学生不愿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使其学习方式错误,这样也会导致化学学习效率降低。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错误,不善于知识的总结,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学生对相关化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兴趣低,所学知识只存在于字面理解,而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应用能力差。高中教学中,主要以考试作为学生不断学习的一推动力,重视考试成绩,且多数内容比较偏重于记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记忆,从而更好应付考试,缺乏对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二、新课程高考模式下的化学教学重点内容
(一)对教学时间的要求
新课程高考之前,存在文理分科考试的形式,文理分科后,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时间不同,化学并非作为一种必考的科目存在。但是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对于选择化学学科的学生而言,相关化学教学速度加快,学习任务加重,短时间内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化学知识学习,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教师而言,学习任务较重且时间比较紧迫。为提高相关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对相关化学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性地安排,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与学习任务。
(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不仅如此,在教学中还应使其思维水平提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自身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对学生展开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授,并不断利用题海战术使其相关知识内容丰富,这样有利于学生适应考试模式,提高学生考试能力。教授知识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以往教学中,学生学习主要以被动学习为主,多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学习,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不利于教学的高效展开。因此,新课程高考模式下,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利用自身的引导,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完成自我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在教师的督促下,完成相应自主学习,便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可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高中阶段化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化学试验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对于学生而言,化学学习比较抽象,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如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习兴趣较低,理解化学知识时,比较困难,且理解不够深刻,学生学习收获少,对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学习质量低。对此,新课程高考改革下,为确保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利用一定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期间,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1]。由于高中化学学科,试验活动较多,教师可利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试验活动,在确保试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演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自主完成相应的试验活动,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从自身实践中获取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对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为例,教师以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原因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进行初步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实验教学活动,为化学课堂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观察,加强其理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基础知识,培养知识整合能力
高中化学学习内容繁杂且教材编排存在一定的零散性,学生在学习中,对所有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只表现在理论知识的表面,大多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背后原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且教师教学时,对于化学知识的教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相关知识的教授,并不能够完整且仔细进行阐述,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对相关化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其后续的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此,高中化学教学时,相关教师应对化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教材内容有清楚地认识与了解,熟知教材内容。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虽然相关知识分布比较零散,但是学习后,复习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化学知识的梳理、分类,发现相关知识彼此之间的联系,并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合能力,使其在知识的梳理、整合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理论的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从而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其知识整合能力得到提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2]。
以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为例,在以上教材中,讲述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教师对相关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学习后,应对以上内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并得出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体系,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帮助,可提升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且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科学选课,实施个性化教学
现阶段,新课程后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展开,主要以超量命题、限量做题等为主,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不断发挥学生潜能,并鼓励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对相关课程进行选择,可使其不同的潜能有效发挥。而高中化学选课时,可选择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学生而言,作用比较积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开展教学时,对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解,并结合现阶段校内教学实际情况等,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并根据相关评估结果,展开科学选课措施,这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内容,并开展个性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对后续相关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实施科学选课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灵活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发挥其潜能。教师根据相关重难点展开教学,并灵活运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也比较扎实,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以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为例,教师应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教学,利用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加强重难点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挖掘其潜力,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存在较多的实验性活动,而实验教学活动的展开,对学生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学生在学习时,一般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对教师所演示的实验进行观察,学生参与性较低,不利于学生自身动手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后,要求不仅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促进学生的全方面综合发展[4]。对此,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课程中,相关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的示范与学生参与,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亲身体验化学试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且对相关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为例,教师教学时,为引导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性质等知识,可通过一定的实验研究展开教学,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金属和相关化学用品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学生参与其中,对知识理解更深刻,也可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存在较大关系,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开展相关的化学知识教学时,根据学生相关经验及生活实际,并与之相联系,选择合适的学生比较好理解的内容展开教学。在此期间,由于相关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相关知识有更好地理解,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5]。学生学习兴趣也会随着提高,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后,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可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可使其感悟到化学的魅力,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
以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例,教师开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自然资源进行了解,并深入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化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
结束语
新课程高考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需要对自身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并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符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并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延权.新课程新高考改革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高考,2023,(10): 113-116.
[2]李家振.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3,(25):12-14.
[3]马平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125-127.
[4]卢保伶,季晓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48):22-24.
[5]朱培晶.新高考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3):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