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绿色智慧建筑研究
摘要
关键词
BIM;智能施工;绿色施工
正文
引言:
BIM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一种新的行业转型时期, BIM在施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IM可以将传统的二维设计图转换成三维的三维造型,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将 BIM技术融入到绿色智能施工中的好处
BIM可以使复杂的智能施工过程简单化。BIM技术不但具有可视化等特点,而且能够将二维的图纸转化为三维的三维建模,简化了复杂的建造流程,降低了建造的难度。另一方面,“绿色”和“智能”的建设理念也契合了现代“生态学”理念。并以该模型为依据,探讨了一种以节能为目的的住宅智能化设计方法。不过,由于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即使具备很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施工人员也很难把它做得很好。通过对 BIM模型的分析,给出了一个应用 BIM进行绿色、智能化的设计解决方案。BIM为绿色智慧施工提供了一套新的服务与帮助,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式,同时也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使建筑业的发展更加顺应了时代的趋势,推动了建筑业的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二、基于 BIM技术的绿色智能楼宇设计
建筑业一直以来都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产业,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这一产业的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结合,更能满足人们对建筑业的需求。BIM在建筑节能、节能、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应用。
(一) 建筑照明
建筑采光的好坏,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有很大影响。在“绿色”智慧大厦中,通过合理的采光进行合理的采光设计,将室内用电及其他采暖设施的耗电降到最低。因此,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注重对实际条件的剖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照明效果的作用。BIM技术与照明设计相结合,能够通过 BIM的电脑技术,采集并分析照明的数据,给设计师们提供精确的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提高照明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通过 BIM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室内光照、温度等因素在各种设计条件下的改变,并据此纠正不合理的地方。此外,设计师还可以根据 BIM的各种解决方法,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使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室内照明设计。
(二) 建筑外表面的隔热
1、在建筑外墙保温方面进行了革新
1.1材质革新
建筑外保温技术的进步,使建筑外壁隔热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传统的聚苯板、挤塑板到高性能的岩棉板和玻璃棉,到纳米材料和相变材料,使其具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性能。这种新的隔热层既可以改善隔热性能,又可以改善房屋的防火和隔裂性能。
1.2体制革新
建筑的外绝缘构造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当前,常用的隔热构造有内部隔热、外部隔热和复合隔热等。每一种不同的结构形态,都给了设计师们更多的选择。采用预制预制构件和模块化施工工艺,能显著地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建设周期。
1.3体制革新
建筑外墙隔热体系对建筑隔热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内已开发出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外保温体系,包括外保温、外保温、外保温等。该体系在隔热、防裂等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效果,对建筑起到了全方位的保护作用。
2、建筑外墙保温工程实例
2.1 项目的重点
在进行建筑外墙隔热体系的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使用功能等多方面的情况,确定其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特别考虑如下问题:
(1) 选用适当的隔热层。要依据该建筑的气象状况及建筑的节能需求,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耐久性好的隔热保温材料。
(2) 确定隔热层的厚度;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结合建筑节能隔热材料的特点,结合建造技术及造价,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层。
(3) 注意隔热体系的稳定问题。通过合理的联接,保证了保温层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紧密结合,避免了保温层的剥落。
(4) 对隔热体系进行了耐久研究。为了延长隔热体系的使用年限,应选用耐老化的隔热材料。
2.2案例研究
以一个居住小区为实例,介绍了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情况。在建筑结构上,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选用了优质的岩棉做隔热层,并进行了外墙外保温。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我们采取了预制板及模块化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的工程管理,以保证其长期使用性能稳定可靠。通过对某居民小区的实际使用,发现其节能效果显著,同时也改善了室内舒适性。
(三) 建筑结构的通风
1、建筑通风设计的重要作用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保证人们居住环境中的舒适性与健康性。由于各种原因,如污染源,人类活动,建材等,都会对室内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使建筑内部的有害气体得到及时的排放,同时为建筑内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品质。同时,通过合理的通风方式,对房间的温、湿进行调控,改善了住宅的舒适性。过湿或过干都会给人体带来不利的危害,通过适当的通风方式可以达到对室内空气进行调控,避免霉变及家具损伤。
2、通风设计原理
要使通风口的布置得当:通风口是室外和室内气流的主要流通渠道,如果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布置,则能使其达到更好的通风效率。在建筑的建筑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方向及气象条件,合理地运用建筑的自然流动来达到室内与室外的交流。通风孔的开启与关闭时机及开启形式要结合地区的气象特征及风向的改变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考虑到照明与隔声:将通风与照明、隔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个舒适、卫生的房间。既要保证建筑的通风,又要保证建筑的隔声,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
安全性:在建筑中,建筑的通风设计要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诸如火灾等危险事件。在工程建设中,要按照有关的规程、规范进行,保证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3、利用通风设计来提高房间的空气品质
所谓自然通风,就是指通过建筑内部的构造及自然气流,使室内与室外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开窗、门洞和通风井等通风方式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自然通风方式简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
机械通风:指利用风机和风管等机械装置,使室内和室外进行气流交流的一种方法。采用机械换气方式,可按需调整,确保良好的室内环境。因此,在进行空调系统的空调系统设计时,必须综合分析系统的风量、时长等因素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建筑的通风系统中,可以采用与之配套的空气清洁装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空气净化器,吸湿机等。该装置能较好的消除室内污染,调整房间的湿度,改善房间的环境品质。
绿化植物:在室内,绿化植物还能起到通风作用。绿化植物能够进行植物的光合脱氧,从而改善室内环境。绿化植物还能吸附一些有毒的气体,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四) 防火措施
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防火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应注重防火设备的布局及防火出口的设置。在防火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人员的顺利撤离,因此,楼梯、电梯和安全门都要进行适当的布置,同时也要把人们的交通习俗等因素都考虑进去。若单纯以图纸形式呈现,则不论是设计者或是建筑组,都难以提前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从而导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停工的风险。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能够将建筑规划模型呈现给设计师与建筑工作者,能更直观地认识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保证建筑安全、高效、高效率、高效率的建筑结构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 BIM还能为疏散人群提供更加合理的照明与通风方式,从而降低火灾危害程度,避免其给建筑物及人员带来重大伤亡。通过 BIM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便利居民的疏散与疏散,提高建筑的安全水平。
三、 BIM在绿色智能施工中的应用
在目前的情况下, BIM与建筑行业的结合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BIM的应用能够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建筑材料的高效率节约,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能够缓解国家的能源紧张。考虑到环保与节约能源,基于 BIM的绿色、智能化施工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显示出基于 BIM的绿色智慧施工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此外, BIM与绿色智慧建筑的结合,不仅能够节省能源,还能够获取经济效益,二者的结合还能够让建筑用户更好地使用感受,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BIM与绿色智慧施工相结合能够为建筑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不仅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环保效果,还能够为施工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基于 BIM技术的绿色、智能化楼宇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基于 BIM的智能化,绿色,智能化的建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绿色制造”的发展思想推动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目前的方式是将现代化的信息化与传统的产业结合起来。因此,如何将 BIM技术和绿色智慧施工结合起来,就成为了目前国内建筑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强,林莹莹,刘志宏.苏州传统民居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6):54-56.
[2]樊静静.“智慧建筑,筑就未来”主题论坛暨《智慧建筑建设与评价标准》研讨会在上海召开[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No.102(23):37.
[3]崔楠.绿色施工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56(33):10.
[4]张玮斌,余雪薇,把昕桐.智慧建筑时代设计企业如何战略布局?[J].中国勘察设计,2019,No.326(11):68-71.
[5]项颢,沈洁,贾琨.智慧建筑的概念及其系统框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No.275(10):31-3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