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预制施工;施工;造价比较及经验分析
正文
引言
在我国,由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的科技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现有的现浇施工相比,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灵活性强,整体效率高,适用于大型住宅建设。通过对装配式施工项目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运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预制施工项目和预制施工项目造价的比较和经验分析。
1 预制房屋项目概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在整个建造工程中,建造工序是一个连贯的,各工序按某种次序有序地进行。但是,在整个建造项目中,将整个建造流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对各个阶段进行再设计,从而构成规则与建造序列。该方法能减小建设项目选择的空间,实现了对物料的调配与调配。其原因在于,在整个建造项目中,每一项建造工序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针对具体的环境加以调节与优化。这样既能加快建设项目的进度,又能保证建设的质量。其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建设阶段,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国家建设科技的进步。通过对该项目的研究,可以对新型建造工艺、建造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国内建造工艺的革新与发展。配电房施工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施工工序进行再设计,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和效率。开展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提升建设项目建设的效率,保证建设的品质,促进我国建设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2预制房屋和预制房屋的造价指数比较
2.1建设项目造价资料比较与剖析
通过对土建造价资料的比较和分析表明,与常规施工项目相比,使用预制拼装施工在各环节的投资费用都有显著降低。首先,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施工,可以使施工单位的浇筑数量、砌筑数量以及局部的粉刷数量,使土石方工程、桩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包括模板工程)、屋面与防水工程、保温隔热、热工程、楼地面工程等分项工程的造价均有所下降。另外,在建筑物超高人工、机械降效和抽水增压人工等项目上的投资也显著降低。相应地,如测量费和塔式起重机地基的成本也减少了。但是,在涂料方面,尽管涂料的造价降低了,但是 PC部件和设备的造价则明显提高了。在每平方米的土建费用基础上,采用预制拼装结构的方法,可使施工单位面积费用提高约750元。这种额外的费用,大部分是由制造和装配 PC零件所引起的。虽然有些地方的投资费用降低了,但是从总体来看,还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在造价输入上的差异体现了其在建设全流程中所具有的优越性。既可节省工地上的人工及物料,又可减低对环保之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由于其在施工中的广泛使用,其造价上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显著,从而促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在对土建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尽管预制拼装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造价高昂,但是由于其快速的建造质量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其在建设项目中的整体效益依然十分明显。所以,在以后的建设项目中,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做到经济、经济、施工、施工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2.2装修项目造价与造价比较
组装一体的建筑装修工程造价包括抹灰工程、楼地面工程和油漆、涂料工程、门窗工程,因为组装的整个建筑部件中已经包括了一些抹灰,所以抹灰量降低了,所以已经被纳入到了土建工程中,所以装修工程就不做统计了。与现场浇筑相比,预制混凝土施工成本降低了7.28元。
2.3电力项目造价与造价比较
通过对预制房的单价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每平方米电费81.77元,而预制房的电费单价为73.03元。从资料分析,由于安装一体化建设项目中管道和分电器的数目增多,从而造成了建设费用的提高,因此,施工单位的单方费用比施工单位要高。
2.4供暖项目造价资料比较与剖析
通过对供暖项目造价资料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与现有施工相比,预制供暖项目的造价明显下降,平均单价为13.51元/平米。这种明显的价格上的优势来自于对供暖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与优化。首先,塑胶供水管道应用于预制房屋供暖项目中,显示出其优越性。资料表明,塑胶供水管道只占整个施工成本的1.35%,而在预制施工项目,这个数字下降到0.64%。这就说明在预制房屋供暖项目中,采用塑胶供水管道的造价要比现有的施工项目便宜得多。其造价上的优越性是由其建造方法决定的。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厂房内预制好并运送至工地进行拼装的建造模式,降低了建造时的物料损耗,提升了建设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供暖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外,通过对装配式住宅进行综合分析,使其达到最佳供热效果。与现有的预制房屋相比,预制房屋更易于进行模块化的采暖系统的设计与建造,可以有效地提升建造速度、节约造价。与现有的预制施工相比,预制式施工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这是由于其在选材、建造方法和设计思想上进行了创新与优化。通过在国内推广使用,使其供暖系统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从而为国内建筑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5给水、排水项目造价资料比较与分析
组装一体的给水管、管件和焊接钢管的费用要比现浇稍微高一点,其他三个方面都要小一些,通过测算,组装整体式给排水工程的每平方米费用要低于现浇的15.72元。
3集中式住宅项目造价偏高的成因剖析
通过对每平方米土建工程成本的分析,组装式施工单价比现浇施工多738.82元;从费用组成中分析,单就土建项目而言,组装式施工项目的费用费用比现浇项目高12.26%。从工程造价的组成来分析,单是个人计算机零件和安装工程的费用就多了1435.02元。这一节的组成范围很大,主要包括 PC机零件的价格,与支撑有关的费用,吊装和运输的费用。通过换算,惠民新区 PC单元单价在每平方米1280元左右,占比89.2%。每平方米的支护成本为95元,每平方米的提升成本为60元。PC生产的费用受相关税费、生产规模、设计与建造一体化、定制式生产与一般生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制造商的具体情况出发,将 PC零件的制造费用分为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在这些因素中,固定成本主要是固定开支,如土地、厂房、设备等,以及随着 PC部件的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开支,如原材料、动力、燃料、人工等。
4 探索改善措施
与常规的现浇结构相比,其造价组成有很大差别,其关键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要使其建造费用达到或比常规的现浇建筑更低,就需要减少 PC部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费用,到目前为止,在节省建材成本上的余地已经非常小了,如果要想获得更多的性价比,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努力。
4.1企业的应对措施
(1) 计划阶段――注重工程的规模效率。在设计阶段、预制阶段和建造阶段,只要有较高的投入,就必须有较高的产出,从而减少组件的费用。尤其是在相对比较简洁、标准化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2) 设计阶段——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重复性。当前,国内的装配式房屋的预制比例比较低,从而使其在场地和工地上的建造费用都很高。因此,想要控制好施工成本,关键是要增加预制比例,充分利用起重机的利用率,尽可能地防止横向构件的现浇,同时也要尽量少用到全屋的模板和脚手架,这样既能节省直接费用又能节省措施费用。此外,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改善,提高产品的重复性,尽可能地减少模具的种类,提高产品的周转次数,以达到显著的节约生产的目的。
(3) 转运部分——通过改进部件的出货方式来提升货运的效益。加强与工地的协调与交流,使 PC部件的序号及布局力求做到科学化、简约化,尽可能地使零件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以增加零件的搬运效率,节约运输费用。
(4) 装配阶段——加快装配进度,节省装配费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其造价主要由大型起重机及人工组成,施工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施工造价。在把核心工艺进行本土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改善与优化,以及采用分段式的流程建造方式,使多个工艺同步作业,将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
4.2工业应对措施
(1) 进一步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前,政府与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作,很难发挥出建设产业化的优点,同时也导致了开发商成本急剧上升,装配式构件建造成本急剧上升,从而严重降低了建设的经济效益。
(2) 构建一套完整的建设产业化运作体系。在我国,建筑设计、 PC部件生产、建筑施工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就算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在其经营范围内,也大多是独立的法人。在企业的经营、成本、费用等方面,它们之间的合作也会比较有限。由于产业链条的分段以及社会的劳动分工,对税收与收益进行了多次计算,从而使我国的装配式施工成本不断攀升。
结束语
在国内,建设工程技术的运用程度逐渐提高,新的建设工程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建设项目的工作效率,使建设过程更加简便,建设费用也更加低廉。发展装配式施工是我国建设模式的一次重要革命,它可以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施工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李丽红,耿博慧,齐宝库,雷云霞,栾岚.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3。
[2]刘启超.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缝性能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
[3]万连建.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途径研究[J].山西建筑,2015,23:222-223.
[4]李丽红,肖祖海,付欣,杨学会.装配整体式建筑土建工程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2014,11:6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