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元素;视觉传达设计
正文
前言:在近几年,传统文化得以复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产生了相对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最新的传统文化热潮逐渐兴起。而在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开始被广泛地应用,其真正地为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开展中,我国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所以这也导致整个设计领域逐渐出现了“洋化”的现象,缺乏对本土文化所具有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致使我国设计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所以有效地使用传统文化,把这些元素融入到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中,能够真正地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也能够提高作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使民众在接受艺术审美影响的过程中,逐渐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以此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
一、相关理念概述
(一)传统文化元素
在我国千百年发展的历史中,美术是文化元素中较为关键的一个分支,这也使传统文化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元素,其中不仅仅包含着水墨画和剪纸,同时也拥有着书法等一系列的艺术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沉淀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比较深厚的内涵,传统文化元素最大程度地使我国历史文化得以凝聚,也真正地实现了文化的有效积淀。
目前,传统的文化并没有在历史中消失,其依然具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时至今日,这些传统的文化是对于我国社会来说是重要的瑰宝,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素材。特别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一些精神内涵相对比较抽象,如果能够与时代元素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就能够真正地为我国文化赋予全新的价值,也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承。所以在设计工作开展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元素,能够真正地使作品披上独有的中国特色外衣,也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推动艺术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弘扬艺术内涵、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1]。
(二)视觉传达设计
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视觉传达的相关设计工作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所得到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是相对比较常见的,其中包含着的有:产品的包装、企业品牌的形象LOGO、店面的具体展示,还有电子的广告等。整个设计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结合现代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服务,使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所以视觉的传达这一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起到的效果就是纽带的作用。企业借助这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宣传,能够最大程度的使消费者借助设计出的作品,对产品的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所以在相关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师也需要以实践操作为主,把文字和图片相互结合,并配上恰当的颜色,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法,真正地对产品的信息和视觉和优势进行呈现,以此实现对人们视觉造成影响的最佳表现效果。所以能够看出,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拥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属于一种艺术活动,其能够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领域当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2]。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问题
(一)应用内容局限
根据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现有的传统文化数量是相对比较庞大的,这些都是我国国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些未被挖掘和使用的文化,更是不计其数。所以这样的现象就使我国的文化资源呈现出了储备量和使用率之间比例不均衡的现象,现有资源的利用和设计阶段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浪费、无法应用的窘迫局面[3]。
目前很多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元素,其在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应的问题。也就是元素使用的几率相对比较大,但是却局限在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元素之中,没有对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有效地挖掘。特别是在视觉上呈现出了相似,以及雷同等不同的特点。而这些元素如果经常曝光在大众的视野中,就会使其成为一些司空见惯的内容,大众出现了审美上的疲劳,也会导致所设计的内容吸引力逐渐地削弱。所以应用上内容所呈现出的局限性,也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使用,更阻碍了设计工作的高品质开展。
(二)创新能力不足
根据当前这一阶段,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具体发展的实际现状可以了解到,很多设计人员在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元素进行应用时,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含义,仅仅是采取着照搬照抄的现象,无法真正地融入自身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所以传统文化的元素在随意应用的情况下,也严重影响了设计工作的开展,甚至导致元素的使用与设计的诉求之间出现了分离的现象,最终所设计出的内容也是单一、同质化严重。除此之外,很多设计者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时,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并没有根据具有现代化特点的需求,对元素进行重新的解读,一味地照搬照抄和模仿,导致整个设计工作拥有了统一的模板,最终削弱了文化的价值,也很难发挥出设计工作所具有的精髓。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策略
(一)探寻亮点,迎合设计诉求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文化元素众多,其经过时间的冲洗和沉淀,所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元素数不胜数。而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中,找寻可以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的内容并不简单,所以这也对相关设计者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能力的提升水平,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设计工作开展前期,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相应元素进行准确地查阅,以及深入的分析,探寻该元素中所包含的亮点,挖掘不同元素所呈现出的精髓,从而在利用这个元素,分析其本身所具有的含义和根本上的寓意。这样才能够在不断地对文化精髓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全盘考量,了解文化元素所具有的本质内涵,从而使设计工作变得更加精准和恰当[4]。
传统的文化元素是否与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有着一定的复合性效果,与设计者的诉求匹配度是否能够达到较好的水平,也需要考虑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激发起传统文化本身独有的活力,也能够使设计工作与文化元素之间高度适配。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探寻亮点,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核心内涵元素。例如:近两年旅游业得以快速地发展,而旅拍商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何设计商家的LOGO,使其在众多门店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利用视觉传达的设计工作,对其中所具有的亮点进行有效地彰显。以延吉地区为例,当地的民俗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都拥有着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所以在视觉传达的设计工作开展中,就不妨以朝鲜民族的文化为核心,利用其中所包含的元素,设计出不同的LOGO。如,把相机与朝鲜民族服饰相互结合,用抽象的手法,设计出门店的LOGO,就能够让人们在看到这个门店时一目了然,也能够真正地使相关设计工作达到其最佳的应用效果,发挥出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优势。
(二)提炼创新,优化应用价值
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的有效传承,更是需要发挥出独有的创新优势,以设计为主要平台和基石,推动文化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创新的视角着手,再一次对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再造,从旧人、旧事上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取精弃糟,发挥出其中的独特性。
例如:在创新内容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者的需求,遵循美的规律,真正地设计出不同的作品。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有效地设计,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直接套用的现象。如,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图形和色彩的关系,以及整个构图的效果等,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凸显出设计的优势和独特的内涵。以老北京的京八件这一糕点包装设计为例,想要凸显出其独特的魅力,以及老京城老味道的品质,就需要结合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以简约、大方、明亮为主,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同时也需要凸显出糕点的美味,这样才能够在合理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提高设计作品所具有的独特性。其中可以把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渗透到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在不断地补充拓展和完善的形式下,使视觉传达的设计,真正地在传统文化应用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效果[5]。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种类也相对比较多,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特殊的艺术、精神、观念和智慧进行了有效的反映。而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的相关元素进行有效地融合,能够真正地使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拥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也能够呈现出最佳的表达效果,满足受众群体在设计过程当中的精神需求。所以本文在研究阶段,也结合了以上的内容,分析传统文化和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并以此探讨其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以最佳的设计模式,融入传统等文化元素,从而真正地为视觉传达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使受众在接触所设计的作品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的新的认知,加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杨上葵,许兴海,王子婷.新媒体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以“插画设计”课程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4,45(05):127-130.
[2]李瑞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模式研究——以插画设计教学为例[J].绿色包装,2024,(05):62-65.
[3]李婧妍.非遗传承背景下民族纹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09):27-29.
[4]朱冠臣.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J].玩具世界,2024,(04):163-165.
[5]曹翔.视觉传达设计线上教学与美育融合的创新路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24,(08):157-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