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式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途径探讨——以《云量和雨量》一课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林海鸿 叶秀梅

福建省福清市东瀚中心小学350321

摘要

小学科学的微项目式教学,促使学生综合使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以《云量和雨量》为例,尝试介绍项目式教学的一些特点。驱动性问题的创设是项目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合作学习是项目式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物化(可视化)的成果也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评价表能引导、调控项目式学习,发挥激励学生的作用,常常应用于项目化学习之中。


关键词

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雨量。

正文

本文为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专项课题。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微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Q2023GH058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发展要求小学科学的项目式教学,促使学生综合使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云量和雨量》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文将《云量和雨量》为例,介绍微项目式教学的一些特点。

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与要求:10.1天气和气候。

一、任务驱动,建立目标概念。

项目式学习的第一阶段是项目明确阶段该阶段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驱动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真实的、能引导学生探究的驱动性问题的创设是项目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20239海葵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福建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好几位学生在这场暴雨中受灾。《云量和雨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课题组上的一节公开课我们的驱动问题是:掌握雨量器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方法,做一个合格的气象观测员。本课的核心任务就是设计制作和使用雨量器。

雨量,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有老师在集体备课时问:“大小不同的雨量器它们测到的雨量怎么会相同呢?教师对雨量的概念尚且模糊,更何况学生?为了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雨量这个概念模型,教师是这么做的。

教师出示降雨强度等级表:这里雨量的单位是什么?

1:是毫米

教师问:毫米是什么单位?

2:是长度单位。

教师问:长度单位用来测量身高也叫高度,测量水深也可以称作什么单位

3:深度单位。

教师问:我直接把直尺插入积水中,测量所得是不是雨量?

4:不是雨量,因为水是可以流动的,地面凹凸不平,各点测出来的深度是不一样

5:水是可以流动,测量位置的水可能来自其它地方。

师出示:雨量,就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面上的雨水深度。用雨量筒(器)测定。

师概括:为了让落下来的雨水和测到的雨水面积一样,深度一样。所以我们选择的雨量筒测量。雨量筒无论是大小,它们的侧边必须平直,上下的横截面必须一样。

接下来,教师出示不同的雨量器图片,学生心中的雨量(筒)的概念模型就建立起来了。

    二、设计思考,细化设计图谱。

项目式学习的第二阶段是方案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发挥指导和督促作用,引导学生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进一步简化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判断所获得信息的价值,并进行小组讨论,制订问题解决方案,按照设计的方案搭建初步模型。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是项目式学习设计环节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其实在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雨量筒的图片之后,部分学生已经会用塑料瓶来制作雨量筒了。但教师不满足于此,而是让学生在充分设计讨论之后进行汇报。

师:雨量筒的高度要选择多少(1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说说理由。

6100毫米、200毫米的雨量筒,不能测量特大暴雨的雨量,如果有可能,尽量用高度高一点的

师:选择的塑料瓶,选择侧边平直的还是弯曲的,为什么?

7:选择侧边平直的,因为侧边弯曲的,一个截面接到的水量是不一样的,测量结果会有误差。

师:集雨斗怎么设计,它有什么作用

8:可以把塑料瓶肩部以上的剪下,倒立在雨量筒上做成集雨斗。集雨斗可以防止树叶等异物飞入,可以避免水花飞溅出来,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师:0”刻度线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方向应该朝向哪里?

9:“0”刻度应该放在塑料瓶底部侧边平直处,因为瓶子底部凹凸不平。“0”刻度在下,刻度水位上升的方向一样也要向上

师:那么0”刻度下方的空间怎么处理?

10:使用前把水加到“0”刻度线。

三、反馈问题,不断改进提高。

项目式学习的第三阶段是模型测试阶段。物化(可视化)的成果也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特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需要测试模型能否达到设计目标,并根据测试结果,改进设计方案,最终达到完善作品的目的。当然,教师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具及方案。

《云量和雨量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模拟降雨装置,来测试自己的制作成果,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制作。

在这节课中,教师也有学具设计任务——制作一个人工降雨装置。教师制作降雨装置也是费了一番波折的。

一稿时,我们准备使用普通的手提喷壶这个装置的优点水量大材料获得比较方便缺点喷水壶倾斜的角度不同水量不同喷壶的容量有限(出水的时间也因此受限)

二稿时,我们用压力式喷壶,使用前给喷壶加压,它就能稳定出水(雾)缺点是这种喷壶不易向下喷水,使用时要倾斜壶身角度,出水量偏少(2-3毫米/分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稿时,我们用的是鱼缸水泵供水,用喷壶喷头花洒)出水,澡盆接水。优点是,出水稳定,出水量大。但是这套装置接水的高度、位置不一样,接到的水量也不一样所以,学生操作之前,教师要进行演示。

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实验器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优化改进。

四、过程评价,树立衡量标准。

项目式学习的第四阶段是教学的实施评价阶段

在形成最终优化方案后,学生开始制作并使用雨量筒。学生在制作雨量筒时,教师出示了小组评价表

评价不仅有总结性评评价,还有过程性评价。本课中,教师出示的评价具以下几个功能。

(1)导向功能这个表格中“完成进度”一项,标示了雨量筒的组成结构),学生通过评价表就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

(2)调控功能评价表“细节美观”一项,提醒孩子裁剪时边角要整齐,要处理掉瓶盖和旧包装纸这些细节要求,保证了雨量筒制作的质量

(3)诊断功能。评价表正确实用”一项,对刻度尺方向0”刻度位置、集雨斗大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孩子们制作雨量筒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保证学生的雨量筒正常使用。

(4)激励功能。小组自评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起到了定性评价的作用互评促使学生倾听同学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成果。

云量和雨量》这节课,不仅凝聚着开课教师的汗水,也凝聚着项目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智慧。项目组成员共同备课、设计教案,共同磨课、评课,通过这些,项目组成员对微项目式教学的特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期待着我们有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专项课题。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微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Q2023GH058

参考文献:

1. 叶冰倩《案例1:测量降水量》《全国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10.

2. 胡卫平、刘守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定《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科学(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