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智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志文 廖梦原

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摘要

在现场生产中,我们要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对管理者和工人的安全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强化对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检测,对重大机械操作设备和特殊设备进行抽查,根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手段和防范手段,牢记安全,警钟常鸣,才能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建设和文明建设,确保项目的质量,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

工程方案;智能;工地保安;管理制度

正文


引言

 

建立与开发智能化的工地保安管理体系,既是目前也是今后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才能实现企业的安全监管。这一逻辑必然会帮助企业提升其工作效能,并对其进行持续的创新,将其与法律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地结合,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政策制定、防范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项目中的安全问题

 

    建设项目的安全性是建设项目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保证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只要保证了项目的安全性,就不会有其它的项目。这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建设项目的建设则是对企业的建设流程进行控制,把不可控的因素都纳入到可控的范畴之内,采取一种安全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的员工和工作环境都能够正常、健康、高效地运行。在国内的建设项目建设中,因为周围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对建设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作为建设工程的第一位,增强所有员工的安全性,是当前建设项目建设管理中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处理好建设项目中的各种安全问题,才能推动国家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和发展。

 

2智能化工地安保工作面临的问题

 

    建设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流程观念的逐步强化,尽管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也为确保项目的安全进行了一定的保障,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从而使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流程更加有效。

 

2.1建设工程中缺乏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认识

 

    目前,国内建设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安全意识。这既反映了建筑工地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不到位、发现问题晚等问题。建筑工地对“安全第一”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许多施工现场,尽管有“安全”的口号张贴在墙壁上,但通常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让人们走进人们的心里。建筑工人由于工作紧张,容易忽略作业规范,把安全问题看得很重。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使得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常常被忽略,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发展成为重大的工程安全问题。而在实践中,很多地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都是流于形式。目前,我国部分建设企业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比如,在安全培训中存在着走过场,安全检查走过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面对以上问题,国家要加大对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观念的宣传与培养,使建设者们切实体会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行动。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增加对安全检查的投资力度,加强对安全问题的检查,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唯有如此,方能切实降低工程建设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件,保证人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2.2材料和机械质量差,保护设备不齐全

 

    其中,物料、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这些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塔式起重机的吊卡失效,导致起重机失去控制坠落,压伤了现场的工人。这就需要我们在采购建材及机械设备时,务必要把好关,保证品质,切勿贪图眼前之利去买次品。保护设备不完善也造成了重大的安全事件。比如,防护网的品质较低,无法对从高处坠落的物体进行有效的阻截,从而导致了对地上生命的伤害。另外,在靠近边缘处没有设置护栏,网格在工作面下方,工作面没有被完全关闭;升降机井没有栏杆,升降机井也没有保护;预留孔,采光井,通风孔无保护罩等。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由于塔架安装的螺栓强度不足,采用“以小代大”的方式,其承载力较差,导致了螺栓的断裂,导致塔架失去控制,导致钢丝绳脱落,压在地上的工人身上。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进行塔式起重机等重大设备的安装、维修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做到每个小环节都能达到安全要求。施工现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要从根源上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检查质量,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此外,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程建设中能自觉地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有效地保护自己及别人的利益。

 

3智能工地安保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剖析

 

3.1常规化的处理

 

    (1) 建筑工程项目的调度。每一个项目部每日都要提交一份施工工作计划,该工作计划包括:项目部、日期、施工作业班组(单位),并将相应的作业地点、作业内容、危险源识别、危险等级(一般、较大、重大)以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利用视频监视来了解各个作业地点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协助日常的建筑工作规划资料的制作;实现了手工工作进度表的手工维修;支持批量输入工作进度表;支援工地与影像的相关比对功能;协助监督工作现场的适当的保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2)班级班组的管理。每个项目小组可以每天对班组、班组参与人员、班组班会内容进行纪录,并支援班组日记、工地相片等资料的上传。支援团队及团队人员设定设定,并能支援定期产生例会参与纪录的基础资讯。

 

3.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事故突出表现在“物的不安全状况,人的不安全行为”上,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一定要将安全宣传贯彻到每个人,在工作人员进场工作前,就要做好进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要把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而不是流于形式。要使全体干部认识到“抓发展先抓安全”的思想,把“安全和生产联系在一起”。“物的不安全状况”主要指的是工地安全保护设备不完善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手段,即:管理者的安全意识薄弱,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这并非只是建筑业的一个问题,而是其它相似的建筑业的生产条件所面临的问题。在生产一线,工人很少会想到自己的安全问题,甚至对自己的安全风险视而不见,他们的主要想法是:“今日实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赚了什么钱。”因此,作业工人在工地上存在着不安全作业,例如不戴安全帽,临边作业不佩戴安全带等不安全行为。为此,在日常的工地安全巡查之外,工程负责人还要不定时地在工地开展一次安全生产专项巡查,从“头”开始,把戴好安全头盔、在危险区域工作时,要把佩带安全头盔、在危险环境下使用安全带当作重点检查,如果发现工人不能按规定正确穿戴安全带,一旦被证实,不仅要给予相应的警告,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从而达到一种警示作用,起到真正意义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要从基础抓起,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宣传,提醒所有的员工不要把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当成一种逃避安检的手段,夏天把安全帽当成夏天的消暑之物,冬天只用来保暖。增强了工作人员爱护自己、珍惜生命的自我意识,站在工作人员的安全的立场上,根据有关的劳保穿戴规范,配置相应的劳保物品,用法律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被侵犯,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3.3利用新科技,强化工地的安全监管

 

    目前,建设工地的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要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保护工作,就必须从强化工地安全监管、强化安全保护等几个方面着手。企业要加强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工作。这就要求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工地的巡视,保证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问题,要及时停产或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治理,才能保证工地的安全。安全主管部门要对工地上的建筑物料、器材进行巡查。这其中包含了原料和装置的安全性检验。对不符合标准的物料及机械,要严格禁止进场,防止由于物料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生产安全问题。在工地现场设置专职的保安人员,对危险程度高的工作,如手架的搭设与拆除,机械设备的吊装,用电设备的使用,地基土方的开挖等实施监控。要有一定的保安常识,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才能保证工地的操作。对工地的安全工作要持续重视,保证各种规定和规定的贯彻落实。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此期间,增加技术手段的技术水平是非常必要的。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等新科技手段,实现对工地的安全监控,降低或消除因人为失误造成的误差。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建筑工地进行危险评价与预警,有利于及早地识别出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建筑工人等多方参与。通过强化现场安全监管,利用新技术进行安全保护,并在工地上强化安全管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工地上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建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结束语

 

    通过系统建设、制度建设、人文管理等软件建设以及科技设备等的硬件建设,以系统的方式对安全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将作业流程、设备设施、现场环境等方面的资源进行集成,以现代的技术取代了以往的思想,克服了“手工管理”的不足,有利于对现场的各种隐患和违规现象进行及时的检测和排除,从而将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活动进行标准化,减少现场的安全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费用和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春旭.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7(03):253+256.

 

[2]张少林.浅议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四川水泥,2017(01):237.

 

[3]王彩红.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研究[J].门窗,2016(11):78.

 

[4]杨记泽,顾红.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6(11):218.

 

[5]梁志鑫.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探求[J].智能建筑,2016(06):18-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