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探索与实践——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莎1, 张瑜1, 赵锦2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4;

摘要

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专业评估作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专业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为此,学校开展了基于OBE理念的内部专业评估。本文介绍了专业评估的理念与目标、方法与原则、评估指标体系与内容、实施过程、评估成效与启示。专业评估取得了预期效果,对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专业评估;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OBE理念

正文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al Specialty Evaluation in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based on OBE Concept

—— Take Xi'an Mingd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YANG Sha1, ZHANG Yu1, ZHAO Jin2

(1.Xi'an Mingd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Shaanxi 710124;

2.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Shaanxi 710100)

Abstract: Specialty is a basic unit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ts construction level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he evaluation of special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lementing the centrality of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promot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omprehensivel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Accordinglyour university conducts specialty evaluation internally based on OB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alty evaluationincluding its concepts and goals, methods and principl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ontent,implementation process, results and enlightenment.Through the evaluation and practice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have been achieved.

Keywords: specialty evaluation; student center; results orient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BE concept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规模化转向内涵式发展,“质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很多高校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自主研究制定并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内部评估。2011年我国教育部相关文件[1]明确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评估是以专业为对象,依据评估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 对专业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

建立和完善校级专业评估制度是新时期“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抓手[3]。基于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专业评估的实践,认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校级层面的专业评估,应该提高认识,树立主体责任意识;紧跟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认真研读指标体系,深刻把握指标内涵;创新评估工具,完善动态监控评估机制;重视评估结果运用,建立持续改进反馈机制。

2. 评估理念与目标

OBE 理念又称为“以成果为导向”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华盛顿协议》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完美对接社会、企业需求的重要导向。OBE 理念包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强调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在以学生能力提升为重点;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即强调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对照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对于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毕业要求),把具体要求分解、对应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上,形成毕业要求达成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是要建立起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持续跟踪更新,修订和完善质量目标,并做出科学决策[4]

OBE 理念的实质“是强调以专业技术成果为基础,按专业和工作分析得来的专业成果本身的结构方式组织教学,重视专业技能及技能的获得”[5] 。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完整地说明了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之间的关系:学校定位、区域特点、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学生发展决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决定学生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决定教学活动。这是一个由上向下设计,由下向上支撑的过程[4]

树立OBE“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作为评估导向,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内部专业评估,逐步实现:

1)充分发挥专业评估在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为高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成效测量方面提供借鉴。

2)发挥专业评估指标对专业建设的引导作用,明确专业改革和建设目标,通过发现问题和问题解决,全面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水平提升和特色发展。

3)诊断专业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促进学校、学院、专业分级建立科学、系统、能够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动专业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3. 评估方法与原则

OBE“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作为评估导向,并坚持以下原则: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及其能力发展为重点评估对象,聚焦于学生的教育增值。基于学生发展的专业评估既要有学生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外在评估,也要有对自身成长和收获的内在评估[6]

2)以成果为导向,关注学生学习成果、课程、教学活动对于毕业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

3)引导专业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及运用,发挥评估对于专业建设的诊断、鉴定、调控、改进作用,就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可操作的整改方案,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

4)实行四结合的方式,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线上评审和现场考察相结合,专家评价、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保证专业评估公正性和可靠性。

5)依据专业建设水平实施分层次评估。对冠有国家级、省级头衔的专业和其他专业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估。对于新办专业、停招专业和拟撤销专业则不纳入评估。

4. 评估指标体系与内容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是检验专业建设质量和专业评估的基础和依据。专业评估标准除了关注资源输入性评估指标,比如师资、教学资源和投入之外,更应关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相关文献指出,我国新时期的评估指标设计应加大学生学习成效相关指标(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以提高衡量学生个体发展观测点的权重,关注教学活动的生成过程[7]

学校在充分调研国内专业评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了包括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国内部分开展专业评估的省市研究机构及高校等多方面经验,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经过征求专家意见、学校各部门和学院及教师意见、上会讨论等几轮论证,确定了专业评估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详见表1)。

1所示为通用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1项,主要观测点49个(表1只显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个观测点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指标体系内涵给出了A级和C级要求,A级和C级之间为B级,明显低于C级为D级。每一个观测点,只有达到 C 级后才可以考虑 A 级。A、B、C、D 四级的权重分别为 1.0、0.8、0.6、0.4。具体核算原则为每个观测点得分为观测点分值与等级权重乘积,专业综合得分为主要观测点得分累加所得。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满分为 100 分,专业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改进四个等级。具体等级为优秀(总分≥90分)、良好(76分≤总分<90分)、合格(60分≤总分<76分)、待改进(总分<60 分)。


 1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5分)

1.1专业定位(4分)

1.2专业发展规划(1分)

2.培养方案(10分)

2.1毕业要求(1分)

2.2立德树人(2分)

2.3课程体系(7分)

3. 师资队伍(17)

3.1师德师风(2)

3.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6分)

3.3教师教学投入与水平(6分)

3.4专任教师科研情况(3)

4. 教学资源与条件(16)

4.1专业建设及经费投入(2分)

4.2专业办学设施条件(7)

4.3课程与教材建设(7)

5. 教学改革与成效(17)

5.1培养模式改革创新(5)

5.2教学研究与改革(8)

5.3实践教学改革(4)

6. 质量保障(12)

6.1质量管理(8)

6.2持续改进(4)

7.学生发展(18)

7.1生源情况(3)

7.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10分)

7.3就业情况(5)

8.最佳实践(5分)

8.1专业在办学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色、亮点,以及优势和标志性成果(5分)


 

5. 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评估前期准备工作涉及专业评估工作部署、确定评估专业、邀请专家、人员培训、数据收集等方面。

本次专业评估,学校组织了校内外专业建设经验丰富的20位评审专家对参评专业进行评审,每一个专业由对应专业领域的三位专家组成独立的专家组对专业进行评审。学校评估部门在评估前对参评专业负责人和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评估专家分别进行了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体系解读、自评报告撰写指导、质量状态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于评估要求理解的一致性。

本次专业评估将以专业质量状态数据为依据,定性材料为支撑,注重事实判断,综合评审专业发展现状,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降低专业统计数据的复杂性,数据归口职能部门统一提供和核实专业相关质量状态数据。

2)评估阶段

评估阶段流程包括开展专业自评、专家线上评审、专家现场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公布评估结果。

专业自评是指参评专业对照指标体系对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与条件、教学改革与成效、质量保障、学生发展、最佳实践等方面进行梳理,形成专业自评报告,同时提供专业近三年或者近五年的专业质量状态数据以及定性材料,作为自评报告的支撑材料。

专家组采用线上审阅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业进行评估。在线上评审环节,专家通过线上审阅参评专业的自评报告、近三年来专业质量状态数据汇总表单和定性材料等支撑材料,严格依据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和学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专业进行评审。现场评估环节包括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考察专业实验室、教师座谈、学生座谈四个环节,全方位考察专业建设现状,专家组结合线上评审和现场汇报情况对专业负责人进行了质询,在充分肯定专业建设成绩的同时,对于参评专业在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实验室建设、专业特色、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反馈了评估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对照评估指标进行总体评价,评审结果综合三位专家打分情况,并由专家组出具专业评估报告。学校评估组织部门向学校汇报评估结果,经学校审定后,在一定范围公布评估结果。

3)整改阶段

内部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持续改进”,这与OBE持续改进质量文化的理念相一致。整改阶段是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阶段,要求专业根据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持续改进的角度提出改进专业建设的对策,构建实施-反馈-改进-调整的持续改进机制,形成目标制定、实施、自查、反思、持续改进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良性闭环系统。

整改阶段主要包括整改方案、整改检查和整改报告三个环节。各专业要在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专业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组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从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与条件、教学改革与成效、质量保障、学生发展、专业最佳实践等方面提出整改方案。整改期为12个月,整改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回头看”,跟踪专业建设整改情况,评估专业整改效果,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整改期满,专业根据专家意见和整改情况形成整改报告,促进专业不断改进和调整发展目标,推动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6. 成效与启示

6.1专业评估的成效 

通过内部专业评估的开展,各专业对于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晰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促使各专业对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人才培养关键性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构,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做了较好的演练与准备。

6.2专业评估实操启示

1)提高认识,树立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专家报告会等多种途径,提高学院、专业、教师对于专业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全体教师质量意识,促进专业积极主动的完成评估工作,同时,学校要在政策、人力、经费等资源分配上给予专业评估支持,组建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落实目标责任,促进全校各部门形成为专业评估服务的共识。

2)紧跟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指导专业在建设中对标“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专业认证理念,深化OBE理念的教育改革,基于经济社会和行业需求、学校定位和学生发展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毕业时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建立专业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

3)认真研读指标体系,深刻把握指标内涵。保证参评专业的所有老师和评审专家对于评估指标内涵的理解是完全一致,对于整个专业质量状态数据的统计、评估流程、支撑材料的收集要有严格的指引和说明。通过培训、座谈、交流等多种途径,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解读,对数据统计指标进行说明,确保评估相关方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和把握精准。

4)创新评估工具,完善动态监控评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专业评估数据平台,采集反映各专业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本着对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的原则,实现数据实时动态更新,注重数据分析和判断,简化评估程序,提高评估工作实效性。

5)重视评估结果运用,建立持续改进反馈机制。建立专业有效监督机制,组织专门的机构负责专业评估整改工作,协同学院、教师、专家就专业薄弱环节和未来发展进行研讨,制定可操作的整改方案,定期组织专家回头看,跟踪整改效果,促进专业建设持续改进和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Z]. 2011-10-13.

2]张彦通等.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工作的若干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3): 37-40.

3]储昭霞等.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抓手:校级专业评估[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 (6): 77-81.

4]周桐. 基于OBE理念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08):81-84.

5]李光梅.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及其应用[J]. 教育评论,2007,(01)

6]刘娟.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校专业评估模式[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02):13-17.

7]杨洋. 新一轮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析议[J].  高教探索, 2014, (1): 64-68.

 

作者简介:杨莎(1991.05),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单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张瑜(1981.0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高校质量管理,单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赵锦(1992.0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实验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