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座次礼仪融合教学的策略微探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黎玉群

贵港市港南中学 537100

摘要

中华文化有着深厚悠久的传统座次礼仪文化底蕴,学生学习优秀传统座次礼仪,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座次礼仪内涵,积累传统座次礼仪知识。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礼仪文化之座次礼仪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传统座次礼仪文化教学内容,传统座次礼仪教学方法等等。想要改善这些问题,教师要充分明确高中传统座次礼仪内容,并结教学改革教学,提升传统座次礼仪实践性。本文在旨在明确传统座次礼仪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并为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传统座次礼仪提出具体策略,以此高中语文传统座次礼仪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座次礼仪 高中语文教学 融合策略

正文


随着课改深入,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语文学科教学在融入传统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多有不足,传统礼仪文化之座次礼仪与语文学科教学更是相去甚远。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深挖教材资源,结合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通过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礼文化之座次礼仪,提高学生精读教材的能力,增强传统礼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座次礼仪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之一: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仁爱中华文化,集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毋庸置疑,传统座次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它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而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传统座次礼仪文化的深挖和课外资源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再将其给传达出来,可以提升传统座次礼仪在教学中的影响力。这也就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将传统座次礼仪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能丰富学生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眼界,锻炼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座次礼仪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对教材中传统座次礼仪文化内容的深挖

2024年是广西新课改的开考之年,教材中关于传统座次礼仪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语文教师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挖掘来展开传统座次礼仪文化教育。例如《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关于项王与沛公的座次问题就很值得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成问题。《红楼梦》是新教材的整本书阅读的选材经典,其中不乏各式宴饮场面的描写,这就涉及到宴饮活动中座次尊卑的问题。 林黛玉与姐妹在贾母处用晚饭时“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贾母等人在中秋之夜赏月时,“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贾府是一个尊卑秩序严格的家族,座次须分清尊卑。贾母是家中最年长的,居中而坐;贾赦等是长子,所以居左,依年龄、辈分区分尊卑而坐;贾政等为次子,所以居右,依辈分区分尊卑而坐。再如人教版教材中《廉颇蔺相如列》中提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作为臣子朝拜君主,面向北方,一般按官位高低从东向西排列,这样,官位高的就排在右面,这也就形成了古代在大多数时候的“以右为上”。

学生阅读到关于古代座次的文字,并没有思考其中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性发问且给他们醍醐灌顶的解释:古代的居住建筑一般是堂室结构,坐北朝南,前堂后室,在堂最尊贵的座位是南面,即坐北朝南 。古人把称帝称王叫做“南面”,把称臣附属叫做“北面”就与座位有关。因此,在堂内座位尊卑顺序依次为:南面(座在北而面朝南)、西面(座在东而面朝西)、东面(座在西而面朝东)、北面(座在南而面朝北)。最后达到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座次礼仪文化的理解。

(二)建构课堂丰富的传统座次文化教学的氛围

在积极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会逐步提升,求知欲和主动性也会更高,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丰富课堂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准备《践行礼仪,文质彬彬——中国传统座次礼仪探究》一课中,就思考改进教学方法,为达到让学生理解座次方位与人物地位尊卑的目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画出人物座次方位图,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但回顾《践行礼仪,文质彬彬——中国传统座次礼仪探究》一课教学活动,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新课导入时,设计老旧,缺乏新意,如今想来,应使用创设情景引起思考,或者观看古代典型宴饮场面,让学生理解人物座次尊卑。这一节课的最初构思中有一活动——角色扮演,通过解读《鸿门宴》和《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座次,何不让学生将画面演出来?这不但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好办法,而且是一个切身体会人物座次与身份尊卑的好方法啊!这些想法被笔者拘泥在传统讲授课堂中,最终没能将这些想法幻化成课堂上思想碰撞的火花。

(三)将传统座次礼仪融入到课外生活实践中

课堂与文化最好的融合办法就是适当使用。没有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之中,知识只会被学生搁置在思想高阁之中,学生也会慢慢变成行动的矮子。想要将传统座次礼仪文化融入生活,不能局限于课堂,也不只是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要积极通过多媒体和学生日常生活等渠道来使用所学,提升学生对传统座次文化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结合目前传统座次礼仪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入实践来看,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传统讲授,容易忽略学生的生活实践。例如,完成《践行礼仪,文质彬彬——中国传统座次礼仪探究》一课学习之后,学生对传统座次礼仪有了基本理解和感知,就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宴饮活动中注意亲人的座次,或者在特殊的庄重场合观察宾客座次,以此深化课堂所学。

综上所述,传统座次礼仪作为传统礼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教材内容的学习,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礼仪习惯。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深挖注意内容和建构课堂情景,并回顾教学实践分析存在问题,优化语文教学与传统座次礼仪课堂融合的形式,突破桎梏,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结合日常生活所见人物座次,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单位:贵港市港南中学

作者简介:黎玉群,广西贵港人,本科,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优秀传统礼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的融合。

基金项目:广西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年度立项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程的策略与实践研究”(2022258B)

 参考文献

[1]张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J].学周刊.2022,24(2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4.049 .

[2]李小玲.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2021,(41)

  [3] 曾依平,郝胜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礼仪文化的实践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23,19(2).DOI:10.3969/j.issn.1673-2634.2023.02.011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