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武定国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结构施工,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体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利用科学的工艺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正文

1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1混凝土配比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配比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分配各项材料,同时,需要保证材料比例的科学性。材料配制效果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等。在配比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公式确定配比参数。一方面,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刚度;另一方面,需要减少材料成本。施工单位需要合理确定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水灰比,结合砂石使用量确定总水量,如可以利用体积法和重量法灵活计算施工参数。并且根据设计规程确定最终配比结果,保证混凝土结构材料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并及时调整出现的失误。

1.2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技术

确定混凝土配比之后,施工单位需要有序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根据配比组分各类材料,严格控制配比误差。通常需要控制集料添加量误差在-2%~2%范围内,此外,要严格控制施工用水和水泥材料,以及外加剂使用量在-1%~1%范围内。待施工单位确定具体添加量之后,需要有序加入各种材料,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搅拌的力度和时间,冬季要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在3min以内,其他季节需要搅拌2min左右。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向施工现场运输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输送过程中要保持输送管线的顺直性,如果因为特殊因素需要转弯管线,需要保证弯度的平缓性,向下倾斜管道,并在弯曲部分加固处理接头。在管线中不能进入空气,否则可能会引发堵塞问题。在泵送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利用水泥砂浆润滑处理泵管的内壁,在泵送初期,要低速运输混凝土结构,确定各项工作正常之后逐渐提高转速,保证混凝土结构泵送过程正常。如果在管线中混入空气,需要采取反泵处理措施,在料斗中吸回混凝土结构,清除空气之后再继续泵送。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泵送过程的连续性,如果发生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超过了45min,需要及时清理管内混凝土结构。

1.3钢筋搭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分配施工材料,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性能。钢筋搭接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在钢筋搭接过程中选择使用普通钢筋,但是,这些钢筋不利于调整大小,加大了箍筋施工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产生钢筋过密的问题,不利于保证钢筋搭接质量。因此,在钢筋搭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钢筋。当前,机械连接和焊接是常用的钢筋搭接方式,有利于保证钢筋搭接质量,同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1.4混凝土结构浇筑振捣技术

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结构下落高度在3m范围内。如果选用分层分块浇筑法,施工单位需要结合钢筋密集度控制每层混凝土结构浇筑厚度。选用插入式振捣棒,要确保浇筑厚度在振捣棒长度的1.25倍以内。选用平板振动器,要控制浇筑层厚度在200mm范围内,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浇筑的连续性,如果产生间隔,施工人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缩短间隔时间,注意在混凝土结构初凝之前复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实时观察模板和钢筋的变化,针对大梁体结构,由于其一些部位不利于开展连续性浇筑,可以利用单独浇筑的方式,在小剪力的部位设置施工缝。如果发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结构发生离析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在现场二次搅拌混凝土结构,自行浇筑,避免利用外力注入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浇筑混凝土结构。在竖向结构浇筑之前,底部要填入水泥砂浆,注意统一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结构砂浆的成分。如果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问题,并且浇筑高度超过了3m,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溜管和串筒下落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浇筑施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另外,在混凝土结构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模板上全面覆盖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如果混凝土结构工程量较小,可以利用人工振捣的方式,要提高振捣棒插、拔的速度,避免发生漏振问题。在振捣棒插入阶段,要确保其插入下层混凝土结构中,每个插点的振捣时间需要控制在20s左右,确定没有气泡和下沉等现象之后可以停止振捣工作。

1.5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

为了优化养护效果,施工单位需要综合分析施工环境,明确施工现场的湿度和温度等参数,提高养护工程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材料种类确定养护时间,如针对硅酸盐水泥需要维持养护时间在一周以上,不同部位的养护时间具有较大差异,如地下室底层的养护时间要超过三周。施工单位通过勘察施工环境,可以选择优质的养护措施,减少整体施工成本。若采用自然养护的方法,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环境温度落实洒水处理措施,并且确定养护时间,可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养护措施。例如,在养护横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覆盖苇席等物品,养护竖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喷、洒水的方式。夏季温度较高时,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隔热处理,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2.1加强管理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企业需要对材料质量加强检验,在源头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积极协调和配合采购人员,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规划工作,分析不同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确定材料的使用量,避免采购过多的材料浪费资源。同时,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要求选取材料规格,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和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了优化质量管理效果,管理人员要提高责任心,保证采购和存储工作的科学性,提前确定仓库位置。在存储材料的过程中,要优化空间环境,尤其要保持存储空间的干燥性和干净度。管理人员要加强控制材料质量,在采购阶段落实质量检验工作,在存放入库之后再次检测,确保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如果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施工单位可以进行退货处理,避免影响后续施工的安全性。

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奖惩制度,及时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惩罚违反规定的员工,以此提高施工人员施工行为的规范性,使其符合施工标准。

2.3开展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地进行养护工作,保证施工效果。为进一步了解混凝土结构,科学地评估混凝土施工工作,还需要在养护结束后推进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工作。在试验前,要对试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和打磨,从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经过试验,若是混凝土结构不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则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4有效预防裂缝问题

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施工技术监管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采用合适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因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材料使用量较大,施工单位需要加大混凝土结构温度的控制力度,并且合理选择外加剂的类型,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和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吴江涛.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18(11):1.

[2]王斌.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居舍, 2020(08):18+34.

[3]贾立新.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  2021(2016-12):185-185.

[4]孙玉林, 王敬贤, 邓加朋. 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  2021.

[5]包元荣. 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