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机电安装;综合管线;应用
正文
引言
相比建筑工程中的其他施工环节,管线综合设计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敷设时,不仅需要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协调与配合,还需要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全局的精准把握。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对管线设计方法展开了详细研究,将各种用途的管线敷设在固定范围内,并且降低发生碰撞位置点的个数。
1概述
1.1管线综合布置概述
管线综合布置作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最重要管理技术之一,不同的建筑功能对于管线的布置有不同的要求;当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设计问题。而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实现对节点以及施工设计的有效完善,确保能够及有效的优化施工方案,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对于管线的安装,一旦出现布置不合理的现象,不仅无法充分的发挥出管线布置的作用,而且还会导致布线之间出现交叉碰撞现象,引发工程返工问题,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施工时间。通过运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就能避免出现此种情况,确保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基础上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运用综合布管技术对不同管道或者管线进行排列时,还应按照有关布置要求,对每条管线展开维护管理工作,确保能够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使用综合布置技术,还能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譬如:在设置综合支吊架时,倘若没有预先制定管线的布置方案,就会出现支吊架安装不合理的现象,进而就需对支吊架进行拆除和再安装,以此也就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1.2管线种类
(1)强弱电管线。其中常用的就是照明管线、消防管线以及电视网络等管线,都属于强弱电管线。强弱电管线中还包含部分管线的配套盒子以及箱子等。强弱电管线的数量比较多,并且管线的排布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合理规划管线安装的位置,并且根据不同的管线确定管线连接方式,根据建筑空间结构调整管线的走向,确保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2)管道。管道主要是消防用水管道以及建筑给水排水管道,计核建筑用水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结构的特点对室内的管道排布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管道能够更好地发挥使用作用,避免出现管道堵塞以及管道漏水的现象。
2建筑工程机电安装中综合管线深化设计的应用路径
2.1明确设计要求
首先,建筑工程机电安装中综合管线的设计要求,了解管道排列顺序,依照既定程序完成管线设计工作。第一,要控制好电缆架桥与排水管之间的间隔距离,若二者处于平行状态,则距离要保持在0.4m,若二者处于非平行状态,则要保证距离设置在0.3m。第二,科学完成暖通管道以及通风管道的设计,使彼此的结构间隔0.3m。第三,要开展给水、消防管道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预先完成线槽位置确定,使其位于建筑物高位,而其他类型管道则布置在建筑物中位。其次,工作人员要分析不同类型管道的兼容性,依照大型管道与有压管道和无压管道保持一定间隔距离,且冷管不可与热管敷设在一起的原则,使管道能够实现正常运行。最后,在应用MAGICAD时要准确测算管道公称直径值,若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0.3m,则需要将管道间的间隔距离设置在0.1m以上。若管道公称直径值高于0.3m,则管道间距离应为0.15m。设计人员要进一步保证管道的平整性,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并充分考虑经济成本,计算临时管道拆装所占用的施工成本比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2对管线进行合理布局
在具体化施工过程中,管线敷设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正式开工前,设计单位需根据现场实况以及施工作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对图纸设计进行再优化,即不能将电气线槽与通风管进行居中施工,吊顶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电气设备在同一条线上面,由此在全面提高建筑整体美观度的同时保证其功能性的正常发挥。除此之外在进行电缆敷设过程中,对于需在地下室内进行多根电缆敷设的工程,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实况进行电缆排序。此外为规避电缆松弛现象的发生,工作者需尽量减少电缆的搬运工作和搬运距离,在进行位置调控时多采用滚动的方式。除此之外就目前来看,电缆敷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其他工作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工作人员还需做好如下工作:将电缆敷设的方向进行严格控制;采取单层敷设的方式进行安装和固定;倘若在安装过程中遇到拐角处,需在确保弯曲度满足电缆允许直径弯曲度要求的基础内做弯曲处理;严禁绞拧、划伤和护层断裂的出现;将截面最大的电缆层敷设到最下方以及对高压电缆实施进一步的检验与测试。除此之外,针对节点图、剖面图及管线位置架设图等进行优先处理,保证在合理的排布策划后能够实现管线综合布置,保证后续使用空间。电力电缆在敷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放电工作,由于电缆的电容量很大,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后,剩余的电荷还有很多,因此应当让电缆及时地放电,否则会影响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在电缆试验后应当及时地放电,从而避免出现绝缘电阻虚假增大的现象,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
2.3融合BIM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高,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和可视化的特征。以BIM技术为依托,加快交流互动平台的构建,在管线综合布置中增进各个部门及人员的沟通,在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中了解安装情况,有助于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将建筑信息输入BIM模型中,根据施工进度对其予以实时更新,全面反映管线综合布置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在设计变更中,可以通过模型参数的设置为变更提供依据,保障变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降低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当前,管线综合布置中涉及的信息内容较多,通过应用BIM能够实现对多类信息的整合利用,防止人工操作导致的较大误差,通过有价值的信息的提取,为施工方案的精准优化提供依据。
结语
机电及管道安装作为工程施工作业的重要环节,倘若安装工作流于形式,在影响建筑整体安全性、可靠性及美观度的同时也不利于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电设备,并且机电管线的种类、规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机电的施工质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就会导致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影响,增加机电设备运行的能源消耗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现有的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力度,为机电综合管线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切实提高建筑机电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功能性。
参考文献:
[1]孟岩岩.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96.
[2]严书超.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探究[J].智能城市,2017,3(7):119.
[3]高学良,张志辉,李志涛.机电设备安装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3):144-146.
[4]赵晓峰,刘元霞,陈静.管道设备安装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12):175-176.
[5]孙春祥.浅谈机电设备运维的管理[J].居业,2020,(11):134-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