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外治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摘要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外治法,中药贴敷,针灸
正文
1 引言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饮食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甲状腺结节的高发病率。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方式也随之多样化,从传统的手术切除到现代的微创治疗,各种疗法层出不穷。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治疗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外治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疗法,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外治法包括中药贴敷、针灸、推拿按摩等多种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通过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对外治法研究的深入,外治法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因此,对甲状腺结节外治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对于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甲状腺结节外治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甲状腺结节的基本概念与临床表现
2.1 甲状腺结节的定义与分类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局限性肿块,临床上根据其性质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主要包括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这类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侵袭性较低。恶性结节则主要是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等,这类结节生长较快,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良性结节的形成多与碘摄入量不足或过多、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例如,碘缺乏地区的人群易发生结节性甲状腺肿,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可能导致甲状腺腺瘤的发生。恶性结节的发病机制则更为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的异常。例如,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RAS基因突变则常见于甲状腺滤泡状癌中。此外,环境污染、辐射暴露以及某些化学物质也被认为是甲状腺癌的重要诱因。
2.2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性质。小型良性结节通常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较大或多发性结节则可能引起颈部不适、压迫感或吞咽困难等症状。当结节位于气管附近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位于食管附近时,则可能影响吞咽功能。
恶性结节的症状相对较为明显,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未分化癌由于生长迅速,常在短时间内引起明显的局部压迫症状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诊断甲状腺结节主要依赖于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触诊和视诊,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大小、硬度和移动性。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手段,其中超声检查最为常用。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明确结节的大小、位置、数量,还可以通过分析结节的内部回声和边界情况,初步判断其性质。对于可疑恶性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是常用的进一步诊断方法。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结节组织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此外,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评估结节的侵袭范围和转移情况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3 甲状腺结节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3.1 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现状
中医外治法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包括中药贴敷疗法、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疗法。
3.1.1中药贴敷疗法
中药贴敷疗法是通过将特定的中药制成贴剂,直接贴敷于甲状腺部位,从而发挥药物的作用。药物选择与配伍原则是中药贴敷疗法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丹参、黄芪、夏枯草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效。配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药效最大化。例如,丹参和黄芪的配伍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而夏枯草则有助于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案例显示,中药贴敷疗法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某50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结节困扰多年,在使用中药贴敷疗法两个月后,结节显著缩小,颈部压迫感消失,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1.2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状态。常用针灸穴位包括天突、合谷、内关等,这些穴位具有调节甲状腺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例如,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有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的作用;合谷穴位于手部,可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内关穴则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
针灸疗法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实例较多。某研究中,80%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三个月后,结节明显缩小,症状显著改善。一位40岁男性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甲状腺结节从原来的2.5cm缩小到1.2cm,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效果显著。
3.1.3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疗法通过特定手法对甲状腺部位进行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目的。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法、按法、点穴法等。揉法通过柔和的按摩动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结节周围的微循环环境;按法则通过较强的按压,刺激深层组织,增强治疗效果;点穴法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调节机体的整体功能。
推拿按摩结合其他疗法的综合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例如,一位60岁男性患者在接受推拿按摩结合针灸治疗三个月后,甲状腺结节完全消失,患者的颈部压迫感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也得到了彻底改善。
3.2 现代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现代外治法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包括热疗法、冷冻疗法和微波疗法。
3.2.1热疗法
热疗法通过局部加热甲状腺部位,促进结节组织的吸收和消散。热疗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热能破坏结节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热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红外线照射、电热治疗等。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光波加热甲状腺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结节周围的微循环环境;电热治疗则通过电流产生的热效应,直接作用于结节组织,使其逐渐吸收和消散。
临床实践中,热疗已被证明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一项研究显示,90%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接受热疗三个月后,结节显著缩小,症状明显改善。某45岁女性患者在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从原来的3cm缩小到1.5cm,症状基本消失。
3.2.2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通过低温破坏甲状腺结节组织,使其坏死和吸收。冷冻治疗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冷冻疗法利用液氮或二氧化碳等冷冻剂,通过低温探头直接作用于结节部位,使结节组织迅速降温,细胞坏死,结节逐渐吸收。
冷冻疗法在甲状腺恶性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尤为突出。临床数据显示,冷冻疗法对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位55岁男性患者在接受冷冻疗法后,甲状腺癌结节从原来的4cm缩小到1cm,且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3.2.3微波疗法
微波疗法利用微波能量加热甲状腺结节组织,促使其坏死和吸收。微波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微波探头发射微波能量,穿透皮肤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结节部位,使结节组织温度升高,细胞坏死,结节逐渐吸收和消散。
微波疗法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一项研究显示,90%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接受微波疗法后,结节明显缩小,症状显著改善。某35岁女性患者在接受微波疗法治疗后,甲状腺结节从原来的2cm缩小到0.8cm,症状完全消失,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4 甲状腺结节外治法的未来展望
4.1 结合中西医优势的综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中医外治法通过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现代医学则依赖于精确的诊断技术和直接的治疗手段,如热疗、冷冻疗法和微波疗法。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实践中面临不少挑战。首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一大难题。其次,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设计临床试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进行中药贴敷结合热疗的临床试验时,需要仔细设计试验方案,明确治疗的具体步骤、药物配伍和热疗参数,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预期效果包括提高结节缩小率、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等。
4.2 新型外治法的研发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外治法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应用上。基于纳米技术的外治法研究正在逐步兴起。纳米技术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甲状腺结节部位,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治疗效果。纳米药物载体能够有效穿透细胞膜,将药物输送到细胞内部,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例如,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金颗粒在抗肿瘤治疗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基于生物材料的新型外治技术开发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或直接应用于治疗中。例如,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制成药物缓释贴剂,将中药或其他药物缓慢释放到甲状腺结节部位,持续发挥治疗作用。此外,生物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微创治疗设备,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4.3 临床实践与推广应用
外治法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如何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外治法,首先需要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外治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教材和手册等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还可以建立外治法推广示范点,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和效果评估,增强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外治法的信任和接受度。
外治法在甲状腺结节长期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甲状腺结节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随访。外治法由于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适合长期应用。在长期管理中,外治法可以通过定期治疗,稳定结节状态,防止其恶化或复发。例如,中药贴敷可以作为一种常规保健手段,定期进行,以巩固治疗效果。同时,结合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手段,定期评估结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结论
5.1 研究总结
本研究对甲状腺结节外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中药贴敷、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外治法,通过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和局部微循环,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现代外治法如热疗、冷冻疗法和微波疗法,凭借其直接作用于结节组织的特点,显著提高了治疗效率。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外治法因其安全性高、无创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
5.2 展望与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探索其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最佳应用方案。同时,应加强基于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的新型外治法的研发,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于临床实践,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推广,使外治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此外,应重视外治法在甲状腺结节长期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定期治疗和随访,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外治法将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秋兰,黄菲.中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5):180-184.DOI:10.14033/j.cnki.cfmr.2023.25.045.
[2]连心逸,倪青,苏宁,等.甲状腺结节中医药外治法防治策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06):755-758.
[3]解相蕊,刘春雪,张童,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21,41(10):1393-1396.DOI:10.13463/j.cnki.jlzyy.2021.10.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