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策略探讨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吴玉虎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 810006

摘要

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立足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通过导入游戏活动、信息资源渗透、开展体育竞赛、组织小组合作等策略,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锻炼,使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意识;高效教学

正文


主动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参与能力的学习意识。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导入游戏活动、信息资源渗透、开展体育竞赛、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有效锻炼。

一、引入游戏活动,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游戏化教学主要是以游戏为主线设置的体育活动。学生对游戏有着天然的兴趣,在课堂中融入游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为学生的体育训练设置一个很好的起点。基于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合适的游戏,点燃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体育课堂高效进行。例如,“跳绳”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单摇跳、单人花样跳、双人跳等几种类型。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跳绳,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单摇跳、单人花样跳、双人跳这几种跳绳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模仿学习。在巩固了跳绳技能之后,教师可以引入“越过障碍”游戏,利用游戏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全面激发出来。游戏分为三关,学生在每一关都要采用合适的跳绳方式通过障碍。如在第一关,地面上会放几块海绵块,随机摆放,学生要跳绳绕过海绵块;在第二关,地面上会画一些曲线状的区域,学生要以跳绳的方式越过弯曲、复杂的区域;在第三关,会有充当“坏人”的学生来干扰跳绳的学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如果能躲过干扰,则通关成功,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通关情况进行打分。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主动参与意识,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强化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二、信息资源渗透,助力学生自主模拟训练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得能力,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初中体育教师要关注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的整合价值,有意识地将信息资源导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智慧课堂中展开自主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有效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以“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概念,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有效培养学生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播放“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动作技能在比赛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起来。其次,教师可以出示“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口诀:“右腿蹬地向左跨,拨球部位右侧上,屈膝跨步降重心,顶肩左推快跟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图片,立足动作分解,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一动作技能,掌握动作要点。

三、开展体育竞赛,有效推动学生集体参与

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将学生的竞争意识全面激发出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学生思想、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例如,在“足球”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后,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比赛。比赛分为专项技能比赛和综合性比赛两种类型。其中,专项技能比赛是学生在对某一项足球技能较为自信的前提下参与的比赛,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如绕杆运球、踢球进门等;综合性比赛是根据学生的参与人数,以 5V57V711V11 形式设置的比赛。在综合性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整体分组,让学生组内自由商量参与哪项比赛,属于小组战,同时也属于个人战。通过这种方式组织体育竞赛,将学生的竞争意识全面激发出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能够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去应用足球技能,感受为团队、为自己而战的自豪感,促进学生思想、技能、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四、组织小组合作,全面建设高效体育课堂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合作机会,让学生合作进行体育训练。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通常会更加积极与主动,既加强了对相关技能的学习,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合作式的体育活动,引领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课堂的高效构建。以“垫球、上手传球”的技能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会打排球的学生上前展示“垫球、上手传球”的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的规范性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纠正,让学生自主模仿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展开教育活动,让熟练掌握这一技能的学生去指导掌握不熟练的学生,让学生展开自主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辅助学生掌握技能。再次,在学生都比较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做传球游戏。学生采用垫球、上手传球的方式进行传球,将排球传给自己人或对手(可以采用适当的战术去迷惑对手),若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没有接到球,这个学生就要退出活动。最后剩下的是哪个小组的人,哪个小组就获得胜利。以这种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实现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带给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兴趣。所以,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以确保其效用可以真正发挥出来。在进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时,教师可从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就评价形式而言,可增加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等形式,使学生在不同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其查漏补缺提供保障。就评价内容而言,可从激励评价、表扬评价等方面入手,并适当予以批评与鞭策,确保学生可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健美操时,教师便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健美操比赛活动,学生既是参赛选手也是评委。在比赛过程中,评委组先按照标准就参赛选手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打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分数,并予以点评。在学生全部完成比赛及评价后,教师可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其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予以针对性评价。在评价时,教师需遵循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与鞭策为辅的原则。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可获得独特的体验及感悟,可对自己的情况形成全面的、客观的认知,从而使其树立一定的自信,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体育课堂改革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基于学情,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导入游戏活动、信息资源渗透、开展体育竞赛、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创新体育课堂,有效强化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动体验与参与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志彬 .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才智,202336):30-31.

2]王小东 .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235):126-127.


...


阅读全文